APP下载

卡卡杜国家公园:澳洲大陆最神奇的地图

2014-09-10周虹宇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白蚁卡卡岩画

周虹宇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重镇达尔文市以东171公里处,面积为1.31万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突兀荒芜的高原,低洼潮湿的湿地,沿海岸线分布的潮汐区和冲击而成的平原构成了公园复杂的地貌,也给这里带来了独特的动植物种群。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有一个土著部落从4万多年前的冰河时期就开始在这里生活,直到1972年被发现时,他们依旧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这些土著人成为了卡卡杜悠久历史的见证,在高原区的大量岩洞里,土著居民用丰富多彩的绘画描述了他们各个时期的生活,不但极具艺术性,也是考古学家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卡卡杜国家公园被联合国列为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国家公园的主人

4万年前迁徙至此的土著

尽管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但实际上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叫做卡卡杜人,澳大利亚政府只是从他们手中租借了这块土地。

卡卡杜人的先民们在4万多年前的冰河期末期迁徙至此,他们趁着当时海平面较低,从新几内亚出发,逐岛渡海来到了澳洲大陆,开启了一段新的生活。

直到1972年,有探险家深入这片区域,才发现了当年这个部落。这一个世纪里,他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也依然还在使用石器工具,刀耕火种。他们告诉外来者,这块土地是由他们的女祖先创造的,她从海中出现,化为陆地,并赋予人类生命,随着与她一起到来的创世神创造了这个世界之后,便化为了荒原上的风景,比如岩石、河流、湖泊……

探险家的发现之旅将这片净土推上了世界舞台。经过学界考察发现,这一区域地处热带,气候炎热,而且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每年的5-10月,这里几乎没有任何降雨,不过在雨季里,这里却是整个澳大利亚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貌加上独特的土壤成分和气候,为各种珍奇的野生动植物繁衍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这片土地曾被澳大利亚政府划为国家土地,但当地的原住民经过长期的抗议和反抗,终于迫使政府将卡卡杜地区归还给原住民,并以公园主人之名命名——卡卡杜国家公园,而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其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万年岩画

能够触摸的沧海桑田

至今,国家公园内仍有众多卡卡杜人留下的遗迹,如悬崖石壁上分布着的岩洞,里面有土著居民留下的生活遗址和石器工具等遗物,而其中最著名的人文景观,则当属岩画。

岩画是卡卡杜人在此4万多年的生活缩影。在卡卡杜公园里,至少有1000多个岩洞和7000多幅岩画。岩画是当地居民用猎物的鲜血,或是用白色、黑色和赭红色的矿物颜料涂抹而成的,一般画在有遮挡、不易被风吹雨淋的地方,最早的岩画距今已超过了4万年——当时,居住在此的居民还没有产生文字和数字的概念,于是就用绘画来记录当时的狩猎、生活场景、神话传说,画中反映了当地土著祖先的生活和宗教崇拜。

卡卡杜公园的岩画有着明显的时间顺序。从岩画中可以看到这里的地质演变、自然生态的变化和土著居民成长的历史过程。最早的岩画作于冰河时代末期,因为海面较低,卡卡杜荒原位于距离海岸约300千米的地方,画中有袋鼠、澳洲鸵鸟以及现在已经绝迹的巨大动物。冰河期约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卡卡杜人居住的悬崖下变成了海洋和港湾,于是岩画中开始出现各种鱼类。到了约1000年以前,卡卡杜的淡水沼泽已经在海岸冲积下形成,这个时期的岩画中就有大量鸟类以及在沼泽中用篙撑筏的妇女。

岩画最集中的的地方是诺兰悬崖,悬崖里的一个岩洞里有一堵锈红色的岩壁,上面画满了让人叫绝的壁画,它足以使世界上的任何一家画廊感到逊色。诺兰悬崖最老的岩画已经有2万多年的历史,而最新的作品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作品名为《安邦邦》,内容是卡卡杜人神话中的雷神和他的妻子。《安邦邦》的作者拿约姆·鲍尔米已经去世,但年龄稍大的卡卡杜人都认得这位画家。

卡卡杜人的岩画展现了祖先们各个时期的生活内容、生产方式以及图腾崇拜、宗教礼仪等情况,反映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识。难能可贵的是,大部分的岩画都保存完好,这为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巢穴像指南针的白蚁

能用肺在空气中呼吸的鱼

卡卡杜国家公园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动植物种群,世界罕见。在这片1.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60多种哺乳动物、70种爬行动物、280多种鸟类、50多种鱼和大约1万种昆虫。

鸟类是卡卡杜国家公园里最常见的动物。每年雨季,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鸟类会迁徙至此。清晨,上百万只鸟儿一起鸣叫、觅食、嬉戏的场景极为壮观;傍晚,倦鸟归巢,天空中密密麻麻地飞翔着各种鸟类。这时潜藏在黑暗中的捕猎者——野狗、针鼹等食肉类动物也悄悄行动起来,准备逮一两只鸟儿来作晚餐……

鳄鱼是卡卡杜公园里最富盛名的爬行动物。这种凶猛的爬行动物遍布在公园内几乎每一处有水的地方。淡水鳄鱼个头较小,但速度奇快,浮在水面的时候就像一段枯木,捕食的时候却如电光石火一样迅速,不过它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生活在海边潮汐区的咸水鳄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它们总是潜伏在让人忽略的角落里,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寒光,它们不但能杀死并吃掉马匹、水牛甚至鲨鱼,也会主动攻击人类,让人望而生畏。

银色的澳洲肺鱼是卡卡杜公园里最神奇的鱼类,它们既能像普通的鱼类一样在水中用腮呼吸,也能露出水面用肺呼吸——“肺鱼”也因此而得名。不过,游客很难见到野生的肺鱼,因为它们极不喜欢活动,总是呆在水底一动不动。只有在水中含氧量低的夏季,才偶尔浮上水面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种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珍奇动物是科学家最喜欢的研究对象,它们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先尝试从水中转向陆地生活的动物。

在卡卡杜平原的草地上,散布着许多大小、高低不一,形状各异,表面坚硬的土堆,这些都是白蚁的巢穴,每一个土堆里都居住着几百万只白蚁。如果打开一个土堆仔细观察,会发现白蚁是昆虫界中最出色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它们的巢穴简直是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厚厚的土墙阻挡了其他动物的入侵,巢穴内部结构齐全,拱门、甬道、通风口、隔层和育儿室应有尽有。

白蚁中最著名的品种,则是罗盘白蚁。它们的巢穴尤为特别——所有的巢穴都是南、北面窄,东、西面宽。因此有学者研究认为:罗盘白蚁可以感知地磁,将巢穴建得好像指南针一样。而它们之所以如此建巢,是为了调节巢穴温度——巢穴的窄面向着正午的太阳,可以避免巢内过热;在早上和晚上,巢穴的宽面朝向太阳,以便吸收最多的热量,让巢内的温度可保持在30℃左右……

猜你喜欢

白蚁卡卡岩画
观岩画
卡卡的条纹丢了
岩画诗
77岁“蚁人”家中养10万多只白蚁
残忍的白蚁
爆笑卡卡
笑爆卡卡
阴山岩画
白蚁克星机器
黑猩猩钓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