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情怀是一种地理情怀

2014-09-10唐晓峰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青年人情怀

唐晓峰

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背井离乡时,心中便会升起一股家乡情怀,只要有机会,就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中国人的家乡情怀是可歌可泣的。

家乡情怀是一种地理情怀。我们从家乡走向世界,用时间地理学的术语来说,它是我们人生路径的出发点,属于我们人生的地理。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来讲,家乡是我们的文化摇篮,对那里的饮食歌风,我们要偏爱一辈子。天下的地方千千万,家乡叫什么,在哪里,自然风景怎样,人文景观如何,不需看书,我们都能从容而谈,且至死不忘。可以说我们脑袋里,最牢固的地理知识是家乡的。

家乡的环境是每个人最早认知的地理。开始,如果家乡是农村,可能只是些小桥流水人家,意义平常。但走南闯北,知世态炎凉之后,家乡则日渐成为我们心头的一块“热土”,成为我们心中人文地理世界永恒的坐标点,其山水皆生情。讲人文地理,不讲家乡不行。人文地理的内容,不能仅仅是矿山、工厂、道路、市场之类依理性和功能组合而成的冷冰冰的地面结构。我们常说“大地深情”,在由“人文”构成的地理世界里,要给情感一席之地。家乡,是大地之上每一个人相对应的情感载体。

“月是故乡圆”,家乡的风光总是亲切的,但还不只这些,我们从家乡还获得了重要的人生意义和行为依据。有位历史学家说,有三首歌曲改变过人类历史。最早的是两千多年前,刘邦手下人围在项羽军队的四面所唱的“楚歌”;再一个是法国革命时高唱的《马赛曲》;然后是中国抗战初期响彻关内的《松花江上》。这三首歌,两首歌都与家乡情怀有关,都是中国的。人在异地,家乡的概念有时会使人产生思乡之哀情,从而瓦解人的斗志。而在家乡有难的情况下,却又激发人们保卫家园的斗志,去构筑新的长城。

除家乡之外,我们一生之中可能另有一处地方,我们在那里长期磨炼奋斗,苦乐动人。为形容这样一类地方,我们会说“某某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故乡”是表达我们对那处地方感情的最佳词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思考,对一个地方故乡感的酝酿,其实就是一个地理过程,即一个特殊地点的形成过程。这同工业地理中一处工业基地的形成一样,只不过工业基地是大家的,而故乡只是个人的。根据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看法,个人的地理同样大有意义,同样值得研究。

个人与家乡之间,不总是动情的,也有无情的,我们还记得这样一句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四年不愿回家乡”,这说的是当年进城忘本的大学生,但它多少反映了“现代化”的一个问题——社会步入现代化,青年人涌入都市,涌入市场,这是人生地理中的潮流动向。对很多青年人来说,只有离开家乡,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在这些青年人心中的地图上,市场比家乡更具吸引力。

家乡不止在人们的心头失落,家乡的老景观也在丧失,“少小离家老大回”,已找不到昔日的情调,而眼前尽是由水泥、塑料、不锈钢拼合起来的建筑,这些建筑形式正在一步步、一片片地“统一天下”。照此下去,大地上的文化景观将是重复、单调、乏味的。眼下,后现代人文地理学家们在呼吁保卫“家乡”的价值,爱护家乡的文化景观,只要这些景观还在,就会山水有情,游子梦牵。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青年人情怀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大师摇头的玄机(外一篇)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