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及治疗体会

2014-09-07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光疗病理性黄疸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成都 61040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及治疗体会

舒湘容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成都 610400

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10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联合光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8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8.63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592,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药物联合光疗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治疗体会

当前很多新生儿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两类,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对于生理性黄疸而言,可以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但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接受相应的临床治疗,避免产生胆红素脑病[1]。因此加强对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视程度,然后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本组试验中,以我院接诊的10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诊的10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诊断,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其中32例患者胆红素生成过多,25例患者胆红素功能较低,6例患者出现胆汁排泄障碍。其中包括61例男患者和41例女患者。将患者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39)天,平均年龄为(25.31±2.36)天,对照组有患者的年龄为(1-41)天,平均年龄为(22.19±2.324)天。所有患者家属对本组试验的整个研究过程及目的有全面的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本组患者不适宜接受光疗治疗,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国药准字Z11020607 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口服,一次10 ml,每日3 次[2]。注射门冬氨酸钾镁(国药准字H20050056 哈尔滨好博药业有限公司),将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进行缓慢滴注,每日1次。

观察组:接受接受药物联合光疗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光疗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光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运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要求每天对患者进行间断照射,每天约为10 h。另外要注意保护眼睛,可以戴转业的眼罩,同时使用黑布将患者的生殖器遮盖起来[3]。同时予以患者抗感染、抗溶血等药物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定[4]

对本组试验患者的临床治疗症状进行观察,根据实验室指标制定相应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治愈:患者的皮肤黏膜黄染已经消退,并且没有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对于足月新生儿而言,血清胆红素低于85 μmol/L。没有任何并发症。

有效:患者的皮肤黏膜黄染已经减轻,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大于等于85 μmol/L,且小于221 μmol/L,没有发生并发生。

无效:患者皮肤黏膜黄染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仍然高于221 μmol/L。

1.4 统计学分析

在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治愈的患者有40例,显效的患者有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08 %,对照组治愈的患者有18例,显效的患者有17例,总有效率为68.63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592,P<0.05)

表1 本组试验临床疗效情况[n(%)]

3.讨论

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如下[5]:①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②通过对患者血清胆红素进行进行检测,其在221 μmol/L以上,早产儿在257 μmol/L以上。③对于足月的新生儿,黄疸持续的时间在14天以上,对于早产儿,黄疸持续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④新生儿黄疸退后再次出现。⑤对患者的血清结合胆红素进行测量,其在34 μmol/L以上。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种:①换血疗法:此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儿尽快将体内的抗体和红细胞清除,以此减少溶血情况。但是,在换血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肠坏死等诸多并发症,也容易出现感染;②药物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包括激素、白蛋白等,鉴于近年来临床方面高度重视综合治疗,因此经常使用思密达、茵栀黄口服液等,以此实现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和退黄的目的;③光疗:此种方法是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治疗的是间接胆红素升高的患儿,采用蓝光箱加以治疗,光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蓝光对胆红素的异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患儿的生殖器、眼睛等重要器官做好保护措施。

在本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接诊的10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联合光疗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8 %,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8.63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592,P<0.05)。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及治疗中,药物联合光疗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1]金燕.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06):126-354.

[2]曲莉.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22):853-890.

[3]岑选雄.新生儿黄疸209例病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205-367.

[4]唐菊丽.85 例新生儿黄疸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26):638-702.

[5]赵世满.新生儿黄疸 150 例诊治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501-765.

R722.17

B

1009-6019(2014)12-0087-01

猜你喜欢

光疗病理性黄疸
鲁晓岚:黄疸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Bhutani曲线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护理方式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