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2014-08-28杨军玉

河北中医 2014年9期
关键词:椎动脉供血经络

杨军玉

(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北 内丘 054200)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杨军玉

(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北 内丘 054200)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穴位贴敷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2010-01—2012-12,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河北省内丘县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1~70岁,平均(66.1±3.7)岁;病程1~30d,平均(17.5±5.3)d。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0~69岁,平均(65.2±4.1)岁;病程1~30d,平均(16.2±5.1)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中眩晕的诊断标准,并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扑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排除急性脑梗死、脑肿瘤及耳源性眩晕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642)5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53)1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浙江万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762)75mg,每日1次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5mg,每日1次口服。并对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做相应对症处理。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主穴:大椎。配穴:风痰上扰者加内关、丰隆;阴虚阳亢者加肝俞、太溪;肝火上炎者加行间、太冲;痰瘀阻窍者加膈腧、脾腧;气血亏虚者加足三里、血海;肾精不足者加太溪、关元。配穴均取双侧。具体操作:将白芥子、天南星各等份加工粉碎,研为细末,过筛混合后备用,采用生姜汁调为糊状,贴敷在相应穴位上,直径为1 cm,厚度为0.2cm,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4h,每周3次。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穴位贴敷后,局部皮肤有发红灼热、麻痒、疼痛等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若皮肤出现水泡,这是无菌化脓的正常现象,水泡破溃后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面积<0.5cm2的一般不必特殊处理,面积>0.5cm2时可请外科处理。

1.4 观察方法 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并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

1.5 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60%以上,其他伴随症状有所好转;有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不足60%,其他伴随症状有所好转;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变化比较 见表2。

治疗组(n=40)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左椎动脉19.10±5.4135.74±5.28∗△18.50±4.1327.40±4.91∗右椎动脉20.51±5.0334.50±5.06∗△19.10±5.8029.70±5.29∗基底动脉23.88±6.0234.42±4.85∗△24.02±4.6026.97±5.54∗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增加,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使得血管腔狭窄或迂曲、阻塞。有时增生的骨赘可刺激椎动脉外壁交感神经丛,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导致血管痉挛。加之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缓慢,血液呈高凝或微血栓状态,使血流阻力增加,脑组织灌注减少,而产生眩晕及伴随症状。目前对该病诊断尚缺乏统一标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主要注意与内耳疾病和神经官能症的鉴别诊断。西医治疗主要是采用抗血小板集聚、抗血凝、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有明显椎动脉狭窄者,需手术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学说为核心,通过贴敷药物对穴位刺激,借经络传导,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协调阴阳,达到外治内效的目的。本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两者相互协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疗效,因而能取得在通常情况下单纯用药或针灸所达不到的疗效。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笔者药用白芥子和天南星,白芥子味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效果,天南星味苦性温,具有燥湿化痰,通络止痛之效。大椎为督脉的重要穴位,在第七颈椎棘突下,是人体阳气上升的重要途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认为是阳气不足、气不能升血的原因,故采用大椎做为主穴,通过白芥子、天南星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药物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调整肝、脾、肾功能,起到治疗眩晕的作用,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相应配穴配合贴敷,起到综合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增加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眩晕发作,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价廉,取材容易,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的特点,适宜在临床应用推广。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北京,1993:25-27.

(本文编辑:石 康)

杨军玉(1965—),男,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工作。

R244.9;R743.9

A

1002-2619(2014)09-1361-02

2013-12-10)

猜你喜欢

椎动脉供血经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经络考证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