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产后大出血合并休克86例临床分析

2014-08-28陈静华陈永华陈庆缇邓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蜕膜胎膜休克

陈静华 陈永华 陈庆缇 邓敏

产后晚期大出血合并休克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了86例晚期产后大出血合并休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产后晚期大出血合并休克患者86例,均为足月妊娠,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38±4.28)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57例。双胎6例,巨大胎儿11例。

1.2 方法 抗休克、清宫等,不能控制的出血行子宫切除。

2 结果

85例获得治愈(98.8%),1例因DIC形成死亡。出血原因:胎盘胎膜蜕膜残留52例(60.5%),子宫复旧不良24例(27.9%),产褥感染5例(5.8%),子宫切口裂开3例(3.5%),软产道损伤2 例 (2.3%)。

3 讨论

晚期产后出血并休克是指分娩24 h之后发生的大出血导致休克,危及产妇生命。本组统计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31%,略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0.28%[1]。病因为胎盘胎膜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及产褥感染、子宫会阴切口裂开等,发病率也与患者原有疾病有一定关系。

本组资料显示,胎盘胎膜残留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60.5%)。因胎盘胎膜及蜕膜残留、变性、机化、脱落引起大出血,绝大多数与第三产程的处理不当有关,若未出现胎盘剥离征象,切忌强拉脐带及胎盘。胎盘娩出后一定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及有无副胎盘。若可疑有残留者,应及时行手术取胎盘胎膜,术后给予宫缩剂和抗生素。剖宫产由于术中常规清理宫腔,且在直视下操作,故胎盘胎膜残留少见。胎盘残留行清宫术及使用缩宫剂、抗生素等处理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对于剖宫产胎盘残留应慎重清宫,因可引起穿孔,若诊断准确,术前补液输血,应用缩宫剂,术中器械进出宫腔沿子宫后壁,避免损伤子宫切口部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晚期产后大出血,本组占24例(27.9%),与产程延长有明显关系,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巨大胎儿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2],应积极预防产程延长,防产妇过度疲劳,产后及时应用宫缩剂。宣传母乳喂养及产后按摩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按摩乳房子宫可促进脑垂体后叶释放大量内源性缩宫素,有效防止产后晚期出血[3]。

本组产褥感染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共5例(5.8%),由于感染局部不能如期复原,血栓溶解脱落,血窦重新开放,而发生大出血。子宫切口裂开3例(3.5%),剖宫产时应合理选择手术切口,不可过高或过低,缝合不可过多过密过紧,以免影响血循环。软产道损伤引起的大出血,本组2例(2.3%),予以缝合止血能奏效。对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挽救生命可行子宫切除。

综上所述,对于晚期产后出血的应对措施,首先应做好分娩期的处理,防止产程延长、产妇过度疲劳。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较多,产科医师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产前完善的检查、术中严谨操作,术后严密的观察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方法。

[1]李丽萍.晚期产后大出血30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杂志,2009,20(1):68-69.

[2]朱正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16-3917.

[3]张晓洁,刘小利,黄引平.晚期产后出血预防新策略.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1):907-910.

猜你喜欢

蜕膜胎膜休克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与外周血中IL-21、IL-27的影响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蜕膜化缺陷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人工流产术中所见子宫颈蜕膜性息肉的研究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