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网络公共选修课的建设

2014-08-15徐甜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院校高职

徐甜甜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科综合化背景下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课程。高职院校公选课的类型设置普遍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选课包含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职业技能、体育心理、科学技术五大类的课程,它的开设弥补了分专业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缺陷,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自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公选课课堂讲授方式普及的同时,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公选课师资缺乏,无法满足多人共选的实际需求;课堂讲授百人大课,教学效果差;公选课多安排晚间授课,学生满意度差;学校教室紧缺,开课门数受限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引入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公选课程(以下简称“网络公选课”)。这些课程的开设有效缓解了教学设施的紧张,避免了公选课和专业课程的时间冲突,解决了开课人数上限的问题,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了诸多新问题。本文对于网络公选课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旨在针对加强网络公选课建设提出具体的思路。

一、网络公选课开设现状

(一)授课内容简单链接

现行的网络公选课,基本采用视频点播的方式,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的平台上点播所选的课程,即可参与学习。而这些视频资料多为各大高校或者培训会议的教学视频、讲座视频,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任课教师自行录制的课程教学视频。任课教师不备课,不根据拟定的教学大纲分配教学课时,只是简单地拷贝复制视频资料,缺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不能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厌学情绪,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网络公选课的知识渴求。

(二)学生出勤难以考评

网络公选课,不同于课堂讲授的课程,其无法实现逐一点名的考勤方式。在针对我院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只有26%的学生认认真真在电脑前学习课程直到课程结束,而72.4%的学生在电脑前收看一段时间后即开始忙于其他事情。例如学生在打开视频以后,打游戏、QQ聊天、看书或者出去闲逛。任课教师无法对于学生的出勤率进行考评监督,因为只要课程视频全部播放结束,学生完成视频要求的作业,他们就可以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整个视频播放的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出勤的考评监控。

(三)考核形式单一

网络公选课,通常在所有视频播放完毕之后出现期末大作业要求,这样大作业的考核形式,仅仅需要学生在网络上剪贴复制一些文章,即可完成。教学平台系统自动导出提交作业的学生名单,教师的评分多以提交作业者即为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形式,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网络公选课学习的效果,而且容易滋生学生混学分、教师混工作量的恶性教与学关系,弱化了网络公选课的课程价值,难以保障网络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网络公选课建设的措施

(一)改进网络公选课的教学方式

1.任课教师亲自录制视频。网络公选课的任课教师根据本门课程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录制前期的课程推介。在学生选课前将教学大纲、课程推介置于教学系统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课程推介来了解所选课程的预期讲授内容。根据这些内容,有的放矢,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应课程。避免仅凭课程名称选择课程的盲目性。同时任课教师可以将自己录制的微课、讲座同精心选取的其他视频资料相结合,剪辑成独具一格的网络视频,真正发挥出网络公选课的教学效果。

2.采取高职院校间网络公选课互选方式。将各所高职院校网络公选课的精品课程拿出来,在各高职院校中进行互选,所选修课程的学分校际互认。这种方式既可以促进各高职院校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公选课的教学改革中,增强他们对于网络公选课的授课主动性,又可以让优势教学资源流通到每所院校,满足各所院校学生对于公选课的实际需求,真正达到公选课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目前,很多本科高校已经签约加入到由重庆大学发起成立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开始在交换课程,提供平台,免费上课,混合式教学(面授直播+视频点播)、学分互认等环节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和实践,这些尝试证明了在校际间开展课程互选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作为高职院校,必然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课程建设,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网络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方法,在网络公选课的开设上另辟蹊径。

(二)完善网络公选课的质量监控

1.利用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在线反馈。网络公选课的组织形式需要精心设计,过长的讲授过程不利于及时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网络公选课并不是网络讲座,动辄一个小时的演讲式的授课方式无法持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做到“少吃多餐”,授课内容应该精细到小节,每小节的时长以十五分钟左右为宜。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可以参考目前国外成熟的在线培训网站Code School(https://www.codeschool.com),该网站的每个课程均采用交互式方式完成,每个讲授片段均在5分钟左右,在学生能够进入下一个课程章节之前必须完成本章节的在线测试。学生可以通过测试了解自身对于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每单元的学生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为了确保学生参与课程的真实性,可以在网络平台加入相应手段,例如建立每个章节的测试试题库,每个章节测试从试题库中随机选取,防止抄袭的可能性。另外可以通过授课过程中采集参与方的鼠标、键盘时间来判断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专注程度,其获取的信息,可以作为学生考勤的一个重要指标。

2.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在线答疑。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教师会定期的采用习题课、答疑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网络授课方式下,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达到同样的互动效果。Citrix的Go To Meeting提供了多方音频会议以及桌面共享的功能,可以很好的完成参与方之间的实时互动,如果参与人数更多,则可以采用Citrix的Go To Webinar(支持最多1000人的会议)。如果受限于经费,则可以采用免费的Team Viewer,它与Go To Meeting功能类似,同样稳定可靠。采用现代的网络会议技术可以及时同步课程进度和状况,便于学生及时得到教师指导,也便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双方在实时互动的过程中增加交流沟通的机会。

(三)丰富网络公选课的考核形式

1.在线考试。在完成网络公选课的授课内容之后,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该课程的在线考试,其中的客观试题部分采用选择、填空等客观题进行命题。这种测试用来检验学生对于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测试采用网络自动评分的方式,试题一旦提交,系统自动给出得分。目前国外成熟、优秀的在线课程平台,如著名的开源NoSQL数据库提供商Mongo DB公司创办的在线培训机构Mongo DB University(https://education.mongodb.com/)的在线课程方案非常值得我们借鉴,Mongo DB University每套课程的试题都采用选择和填空的形式,但又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机械的再现,每道客观试题的解答过程都需要严谨的推演,花时不菲,只有在对课程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完成。如果课程有主观试题部分,学生可将答案在线提交后由命题教师评阅后给出得分,综合客观试题部分的得分,最后完成该课程的考核评定。

2.在线讨论。基于BBS、QQ群、微信等信息交互平台,教师在每个单元设置学生必须参与实时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可以是开放式的命题,也可以是对于本单元教学情况的反馈。所选课程的学生,在规定时间通过信息交互平台,在线与教师进行话题的交流。这种方式,强调学生必须在讨论之前搜集相关资料,设计好讨论思路,在讨论过程中,既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双方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完成此项考核。鉴于网络公选课学生数的众多,也可以考虑学生将准备好的资料先行上传平台,教师浏览后在实时讨论的时间段进行回复与探讨。

三、大力推广网络公选课建设的意义

基于网络平台建设的高职院校公选课,可以使得原本文化底蕴、知识储备欠缺的高职学生借助这个平台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适应就业岗位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大网络公选课的建设力度,除了丰富网络公选课的课程类型以外,对于教师参与网络公选课的教学态度、讲授方法、教学质量都要进行监督。同时也必须采取必要的信息化手段监控学生网络公选课的学习过程,从而保障整个网络公选课向积极、有意义的方向发展,不能让其沦为学生混学分、教师混工作量的鸡肋产品。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在网络公选课的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大软硬件建设,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网络公选课课程建设的队伍中,吸引学生对于网络公选课的兴趣,共同努力将网络公选课建设的更好。

[1]武丽志,张妙华.广州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2]朱智媛.改进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2011,(11).

[3]吴芳,王成珉.浅谈公选课网络教学中的作业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10).

[4]陈美仙.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

[5]徐亚,徐甜甜.高职院校素质公选课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