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家庭农场的探讨

2014-08-15□张

山西农经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场经营土地

□张 培

1 家庭农场的概念

关于家庭农场的概念,中外学者们有过很多不同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家庭农场的定义概括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它将现代化技术、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作为其组织特征,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机械化水平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为中国的农业实现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家庭农场的优势

第一,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革新农业生产手段,而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仍然在对分散细小的土地进行耕种,不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最终势必会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有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只能在大面积的耕地上才能进行,家庭农场的建立可以使土地相对集中,有助于统一规划和进行合理布局,这样方便机耕机播和农田喷灌,既可节水,又能减少许多田埂和渠道;

第二,具有经营上的灵活性、生产上的的规模性等特点。家庭农场进行生产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商品的需求,据统计,中国的家庭农场的商品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这就说明家庭农场可以灵活地调整农副产品的生产以实现市场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有关报道指出:上海松江几年前就推出了“家庭农场”,一户农民两个劳动力组成的家庭农场,能承包6.7hm2水稻田,一年纯收入达5万元左右;江西南昌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承包了1 000hm2稻田,聘请100多个农民帮他管理,每个农民每月能领到2 500元工资;[1]还有庆丰镇都炉村村民林志勇去年种植的13hm2沙糖桔喜获丰收,获得36万元的纯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2]

3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2013年3月,农业部首次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了统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是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12年底 (下同),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下同)共有符合本次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 100hm2,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二是家庭农场以种养业为主,在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

三是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13hm2,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0.5hm2的近27倍。其中,经营规模3hm2以下的有48.42万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55.2%;3~6hm2的有18.98万个,占21.6%;6~12hm2的有17.07万个,占19.5%;12~24hm2的有1.58万个,占1.8%;24hm2以上的有1.65万个,占1.9%。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 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

四是一些地方注重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在全部家庭农场中,已被有关部门认定或注册的共有3.32万个,其中农业部门认定1.79万个,工商部门注册1.53万个。2012年,全国各类扶持家庭农场发展资金总额达到6.35亿元,其中江苏和贵州超过1亿元。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4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展家庭农场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考虑到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还存在不少需要我们着手解决的问题。

第一,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也较低。如果这种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趋势得不到改变,就不可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家庭农场。

第二,土地规模难以扩大。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学院教授贺东航认为,发展家庭农场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长期获得成片土地。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民具有惜地意识;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比较模糊。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拥有承包经营权。由于现行的土地产权主题不清,一方面,农民不具有完全的土地租赁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另一方面,缺乏对长期承包土地的收益预期,许多农户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的保持足够的土地经营规模[3]。

第三,我国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显得很不健全。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没有一个是不需要农村市场的中介组织服务的,例如美国有农业推广局和农场主家计管理局以及其他市场中介组织,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国家和集体的中介服务组织形式单调,个人组织的一些服务目的又常常不明确且信誉不佳、行为短期、缺乏系列化。

5 解决措施

第一,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推进农业的行业准入制度,例如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农民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凭借“绿色证书”购买土地,申请建立自己的农业企业和经营农场,并享受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经开始推行农村“绿色证书”教育,目前已有上千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但中国的“绿色证书”并没能像欧美各国那样成为经营农业的一种资格依据,所以提高农业的准入门槛很有必要,这样才会使得农民意识到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进一步自觉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第二,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美、法、日等家庭农场的发展都没有离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这些中介服务组织在农业经营组织化过程中,以市场关系或合同形式为家庭农场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家庭农场适应市场经济,满足市场千差万别的需要,有效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强化政府对家庭农场的各种服务,成立专门的机构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第三,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参保范围,逐步把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保障功能脱离开来,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让他们离开土地之后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有利于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可以向种田能手集中,这样更加便于他们建立家庭农场,实现对土地的集中管理。

[1]家庭农场首现今年“一号文件”专家:有利于农民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2):28

[2]港北区家庭农场点燃农民增收致富希望[N].贵港日报,2013(03):25

[3]张一帆.中国家庭农场—一条农村改革新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3(07)

猜你喜欢

农场经营土地
农场假期
我爱这土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农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号农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丰收的农场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