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山林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4-08-15陈义彩

山西农经 2014年5期
关键词:山林蚕桑经济

□陈义彩

1 发展现状

(1)取得成效。1999年以来,紫阳县以林业重点项目为支撑,以重镇、强村、大户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据统计,全县新建山林经济基地近 4hm2,2011年末保存 8.9hm2,农业人均0.26hm2,基本形成“中低山茶桑油桐和柑桔,中半山耳菌核桃和板栗,中高山木本药材和生漆”的立体山林经济格局;实现山林经济总产值12.41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78.58%;实现农民山林经济纯收入达到2 646元,年均递增近70%。主要特点是:富硒茶产业突破发展,蚕桑产业稳步发展,水果产业发展稳中有进,药油干果菌产业发展加快,林下种植产业突破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快步跟进,林业种苗产业巩固提高。

(2)基本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山林经济发展,把山林经济发展纳入对镇和部门年度综合考核,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齐抓共管。二是项目支撑。各级林业和有关部门重点项目倾斜支持山林经济发展。县上把林业重点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发展山林经济,并与支农项目捆绑实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落实政策。全县全面完成林权主体改革任务,林权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农发展山林经济积极性高涨。四是创新机制。富硒茶产业发展县上组建了茶叶总公司和行业协会,建立了若干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实施了茶叶原产地保护,统一了商标品牌,实施了规范化管理。蚕桑产业成功改制,建立起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龙头企业,通过实施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实行保护价收购鲜茧,扶持优良簇具推广,与蚕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其他产业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利益连结机制。五是科学发展。一抓典型,树样板,促发展;二抓科技,提质量,增效益;三抓指导,搞服务,促平衡。

(3)存在问题。一是基础弱。紫阳山林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给农民增加了收入,但基础仍很脆弱。二是质效低。由于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低下,经营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单位面积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高。三是链条短。许多项目只处于原材料型生产阶段,综合利用率、商品率低。四是资金缺。农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社会融资难度大、项目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山林经济发展资金匮乏。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尽快加以解决。

2 发展设想

(1)基本思路。按照“现代、生态、高效、循环”的理念和“标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以生态系统为根本,以产业基地为支撑,以生态文化为引领,以现代园区为抓手,实施山林立体综合开发,促进大生态、大农业、大产业建设,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山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全县山林经济产业达到基地规模9.59hm2、总产值3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 000元;创建省级示范园区、建设市级示范园区、狠抓县级示范园区和镇级示范园区,逐步建成“彰显地域特色、经济效益明显、示范引领作用强”的支撑项目,形成产业集群。

(2)空间布局。落实“三区(高山林下经济建设区、中山综合型林下经济产业区、低山集约型林下经济产业区)、三带(汉江自然生态道教文化旅游产业带、任河生态景观旅游观光带、茶园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多点(多个林下产业示范基地)”布局,逐步形成以养殖、种植、集约经营、产品加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山林经济经营模式,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经济规模效益。

(3)重点突破。一是实施产业发展突破。做优做强富硒茶饮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改造提升蚕桑丝绸产业、加快发展林下种养产业、积极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壮大山林休闲旅游产业、稳步发展竹木采伐加工产业、着力培育绿化花卉苗木产业八个产业发展重点。二是实施体系建设突破。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科技服务、农产品质量监测四大体系,千方百计提高山林经济综合效益,使之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3 对策建议

(1)遵循规律,科学发展。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坚持“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布局,合理布局、各有侧重的发展山林经济,中低山集中发展茶叶魔芋油桐柑桔,中半山集中发展食用菌蚕桑核桃板栗,中高山集中发展中药材木耳和生漆。

(2)项目支撑,资金扶持。把争取项目资金始终作为保障山林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为山林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重点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二是及时编制、包装和储备项目,到国家省市汇报争取项目资金。三是专项资金专用,将涉农项目资金向山林经济发展倾斜、捆绑发展。

(3)强村引导,大户带动。率先培植一批具有引导示范性的强村大户,用典型带动山林经济发展。

(4)强化机制,加强领导。各级落实一个产业“一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主抓,一套政策扶持,一套措施推动,一支队伍实施,一套办法考核”和实行县级领导包镇、部门联村帮扶制度等组织措施,长抓不懈。

(5)强化机制,加强领导。各级落实一个产业“一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主抓,一套政策扶持,一套措施推动,一支队伍实施,一套办法考核”和实行县级领导包镇、部门联村帮扶制度等组织措施,长抓不懈。

猜你喜欢

山林蚕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城市山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如果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