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

2014-08-15张六花陈丽萍

山西农经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费饮水供水

□ 张六花 陈丽萍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对于祖祖辈辈吃“巴结水”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久旱遇甘露”。如何确保农村饮水工程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效益工程,这是目前急需破解的难题,也是村民欣喜之余普遍担心的问题:“后管理跟不上,饮水工程未必能清水长流”。创新管理机制,“有偿供水,以水养水”是确保农村用水可持续必然选择。专注于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社会稳定,这些对于整个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模式现状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提高全国水资源调控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使农村饮水工程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在过去十年中,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饮水工程管理落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依然存在,如在工程管理中“建、管、用”脱节,“ 责、权、利”分离,而造成了“国家无力管、集体管不好、群众管不了”的局面,直接导致维修基金筹措难、群众投劳组织难、运行经费保障难,使工程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具体问题可以归结以下几点:其一,饮水工程竣工验收后交由乡镇管理,由于管理人员少、技术水平低下,群众筹资意识缺乏,工程管理不积极、管理不严、不认真,以致造成管理条件先天不足,甚至出现人为破坏。特别是近年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或多或少存在只用水、不管水的现象,工程维修和改造仍依赖于国家和水利部门。有的工程虽有专门管理人员,但是多数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难以适应工程管理需求。如冬天供水没有采取保温措施,水泵充水被冻,管理人员在启动抽水时易导致电机烧毁现象发生。其二,群众对水费收缴存在认识不足,在收取水费时,以多种原因推诿拖延。有的群众采用滴水、漏水等变相偷水严重,认为供水量大面宽,自己不缴影响不大,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三,供水计量方法有待改进。尤其对于进村进户水表,由于水表对滴水、漏水、冒水等现象发生的水量缺失又不能准确计量,容易造成实际用水量大,而水表显示值很小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四,由于乡村财力困乏,无法筹措启动资金,更无力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报酬,就谈不上工程管理维修经费,加之一些规模较小的乡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由村社干部兼职管理,管理素质与供水水平跟不上农村用水发展的需求,以致造成用水价偏高,用水量逐渐下降等趋势。

2 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领导组织管理,落实各级责任;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的认识,得到群众理解支持,让群众明白工程是为自己所建,水是为自己所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行建设公示制度,做到民主、透明。项目建设前,召开村民大会,通过各种方式告知群众工程建设的内容、标准、投资,甲方、施工方、监理方、乡镇、村组的权利与责任,让群众缴明白钱,吃放心水。

2.2 加强对饮水设施工程的管理

农村饮水设施工程管理要坚持“谁建谁有,谁用谁管,所有权长期不变”的原则。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和工程规模大小以及受益范围,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确保农村饮水工程稳定运行。另外供水专用的取水口、储水池、管道、闸门、水表及一切供水附属设备、建筑物等都是农村饮水工程的重要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损坏,拆除和侵占,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做法可以:

(1)建立农户用水信息档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将各村、小组的饮水范围、人口、所建饮水工程措施、供水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2)让群众参与确定水费标准,以提高群众自觉缴费意识。水价的形成主要是召开由群众参与的听证会,进行价格确定,然后报有关部门批准实行。

(3)建立专项资金库,提高工程管护资金保障能力。为使工程减少重复投资和管理方便,水厂把收缴的水费实行专项管理,把大部分资金专用于工程的维护管理,使工程维护资金得到保障。

(4)明确职责,提高工程管护水平。乡镇供水工程,应由乡镇水利管理站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群众个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集体举办或联办饮水工程,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做到奖惩分明,使供水设施的管理规范化、程序化

(5)建立专业维护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各有偿供水工程的维护管理,并将用水管理规定、维修电话及监督电话提供给全体用水户,做到用水系统有问题,维修队伍保证在2 4h内给予维修及处理。

(6)建立绩效管理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积极性。明确各片区管理员工资由基本工资及绩效工资构成,水费征收率高,则工资收入高,反之则少。日常管理维修费用,按比例从水费收入中提取,直接交由片区负责人专款专用。通过绩效机制的建立,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7)实现工程、政策、观念三要素的整合配套,营造“水市场”产生、发展、壮大的气候环境,为“以水养水”启动创造条件。一是加大饮水工程投入力度,扩大工程覆盖面;二是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水务改革提供政策支持;三是给群众树立水的商品属性意识,树立用水就得交纳水费观念。

3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取得的成效

3.1 提高了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扩大了工程效益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明晰了产权,落实了管理主体,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解决了以往长期喝大锅水的问题,工程管理与经济利益相挂钩,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和工程效益。

3.2 盘活了资产,拓宽了工程融资渠道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使一部分有胆识、有能力、先富裕起来的人率先进入农村供水市场,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在“水”字上做文章,为有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饮水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有效地拓宽了农村饮水工程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

3.3 实现了供水商品化,保证了工程效益的稳定发挥

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后,把水作为商品推向市场,用水交费,一视同仁,同时管理者以水为主,在保证群众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大力开拓供水市场,增加供水收入,有效地解决了工程维修管理费用,保证了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结语:农村饮水问题是新时期水务工作必须探索并努力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加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饮水行业法规,实行权责统一、建管并重、市场运作的农村饮水产权与经营权改革,可以有效使农村集体走出以往饮水管理难、管理烦,缺乏资金维护的困境。

[1]胡杰.浅析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管理,2013(7)

[2]王红江.运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探讨[J].山西水利,2008(4)

[3]李先敏.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方法[J].吉林农业,2013(11)

猜你喜欢

水费饮水供水
简易饮水鸟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没付水费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昭平台灌区实行农业水费包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