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社区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

2014-08-15邱家辉周显荣

山西农经 2014年5期
关键词:甜瓜产业化社区

□邱家辉 周显荣

山东省诸城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和山东“多村一社区”模式的发源地,为了探索诸城市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在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就如何发展社区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升级进行了思考。

1 发展社区产业提出的动因

1.1 发展社区产业是市场变化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国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表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快速经历了数量型和质量型阶段之后,开始进入了“优质、营养、安全”为标志的营养阶段,消费由“种什么吃什么”变为“吃什么买什么”,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从而出现低档次产品出现积压、农业效益下降。面对这一变化,农民表现出极不适应。一方面思想不适应,认识不到位,对买方市场的事实难以接受,缺乏心理准备;另一方面生产不适应,面对以质量为主的买方市场无能为力,出现生产难的局面。这些不适应导致产业发展受阻,徘徊不前。要走出低谷,诸城提出了以社区为单元,发展社区产业,扩大农业规模、提升质量的理念和决策,扩大了市场,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1.2 发展社区产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以前,由于农民各自为战和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规划、发展产业,造成重复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重复建设,规模小、档次低,抢市场,恶性竞争,导致不必要的内耗。基地重复建设,由于各地处于不同的产业调整期,导致产业趋同,难以形成体现地方特色、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经济,缺乏竞争力。像生姜、大蒜、生猪等都出现过价格大幅波动,价低伤农现象时有发生。发展社区产业,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空间等资源,解决了重复建设、单打独斗问题,推动产业化健康发展。

1.3 发展社区产业是结构调整的要求

诸城市依据资源状况、产品规模和组织化程度,重点培育发展了12大主导产业,各社区作为落实主体,突出特色,找准结合点,加快了特色产业培植。像诸城大源社区蛋鸡、东山社区的特种动物、岳家庄社区的甜瓜、东楼社区的大蒜等都已成体系、成规模,成了社区的主导产业,培育了产业化深化升级新的生长点。

2 发展社区产业的基本原则

发展社区产业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产业化水平为目的,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建立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龙头企业和基地,促进产业间相互融合,形成各产业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2.1 市场取向的原则

即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依托产业基础和合作发展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通过科学引导,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环境污染低的产业,使产品总量和品质结构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2.2 形式多样原则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不同产业有不同特点,加上农民的认识水平和觉悟程度不尽一致,发展社区产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发展模式上,企业直属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社员共同参与;在土地使用上,采取承包经营权转让、出租、互换、折股等形式,实现土地集中经营。

2.3 优势互补原则

社区产业发展必须能够使资源、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不仅要夯实第一产业,还要大力发展加工业,大力发展信息、劳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产业更快发展和深化升级。

2.4 持续发展原则

发展社区产业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发展不动摇,注重政策和规划的连续性,克服短期行为和各自为主的现象发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 发展社区产业做法和成效

3.1 统筹规划

根据全市确定重点抓的12大主导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各社区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一区一业或多区一业”原则,以社区为单元,以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为目标,发挥当地的种养习惯、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规划发展产业;同时,注重市场布局合理化和产、加、销一体化,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像诸城的东楼社区,大蒜生产面积占社区总耕地面积的30%,同时幅射带动了周边潘庄、松园、箭口等社区大蒜生产,总面积达到了2 000hm2,成为当地区域性主导产业。岳家庄社区的甜瓜产业,面积达到104hm2,参与农户达到718户,生产的甜瓜通过了农业部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了“新蜜牌甜瓜”商标,同时,建设了1.3hm2甜瓜交易市场和网上交易平台。目前,“新蜜牌”有机甜瓜已进入了青岛佳世客、北京超市连锁集团等大型超市。2012年,甜瓜每667hm2均纯收入1.4万元,仅甜瓜一项,社员每667hm2均纯收入就达到1.2万元。

3.2 强化引导

3.2.1 龙头引导。各社区根据市里的重点产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建设和培育壮大,全市建成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48家,过10亿元的8家,过百亿元的有诸城外贸、得利斯等2家。在龙头引导带动下,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 000多处,建设产品基地2.7万hm2。仅诸城外贸公司肉鸡一体化体系就形成年产父母代种鸡200万套,商品代雏鸡1亿只,加工冻鸡15t、出口5万t,加工熟食8万t规模。

3.2.2 政策引导。诸城市政府为鼓励各社区发展特色产业,出台了资金投入、科技服务、土地流转、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商标注册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多方面力量参与社区产业发展。全市现有家庭农场572家,专业合作社1 176家。惠发食品公司,经过10年发展,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江北最大的肉丸生产企业。

3.2.3 教育引导。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该市制定实施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指南》,利用算账对比方法,教育群众认识生产安全食品的效益和潜力。同时抓好技术培训,做到户户有个明白人。另外,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常深入田间、大棚巡回指导,为发展安全食品奠定基础。目前,全市培育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53个,其中全国驰名商标15个、省著名商标38个。

3.3 典型示范

该市对产业发展好、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社区,及时总结经验,树立样板推广,通过实实在在的身边事例引导社区产业发展。像东山社区的特种养殖就是全市的一个示范点,通过社区书记孙万红算账对比,激发了群众搞特种动物养殖的积极性,全市发展起特色养殖社区34个,年出栏特种动物1 200万只以上,占全国的1/3。

3.4 服务保障

市镇(街道)围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和资金、信息、购销搞好全方位服务,建立了100多个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建设农业科技远程视频培训、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农业影视点播、测土配方信息查询和检测信息同步共享等“五大服务平台”。各社区在服务中心也成立了技术指导、土地流转、合作组织、劳动就业等服务窗口,拓宽了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手段,形成了覆盖面广,服务手段齐全的服务网络。全市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 000hm2,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土地瓶颈;2012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特种动物人工授精等65项;像见屯社区通过上联专家,下联农户,大力发展蛋鸡生产,成为远近闻名的蛋鸡养殖特色社区。

3.5 抓销售,促进市场开拓的联合

市场开拓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产业化深化发展的瓶颈。当前,农副产品已形成买方市场,为搞好市场开拓,建立多元化市场,争取市场主动权。各产业既要靠生产过硬产品,建立良好信誉,更应加强市场联合,共同开发市场,不能孤军作战。已成功占领市场的龙头企业要发挥优势,帮助其他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制约因素较多,开拓难度很大,更应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例如诸城市外贸公司与日本有多年商贸关系,熟悉日本市场,把自己的产品打进去,并逐步扩大出口规模。同时,广大农民也应注重联合开发市场,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辐射作用,使农民由被动适应市场变成主动闯市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升级。

猜你喜欢

甜瓜产业化社区
甜瓜的重量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我喜欢吃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