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2014-08-15吕晓丽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4年8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饮水供水

□吕晓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其对于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供水时间短、人均日用水量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然非常严峻,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以及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确保了农村的饮水安全,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都狠抓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确保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瞩目的工作成效,然而现实当中仍然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分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都是以较为集中的工程建设来解决一定范围内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以及水质不达标等相关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工程建设与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应该按照各地自然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建设与管理方法。例如针对平原地区适宜生存居住的特点,可以快速发展城镇化,在周边农村即可在城镇自来水厂的基础上增加规模,把自来水管道延伸向周边农村,形成城镇中心水厂,更好的为农村提供自来水服务;针对丘陵地区地形特点,可以通过水库开展水处理作业,或建立深井高塔高位水池工程;针对山地地区人口较为分散的特点,可在山泉位置组织挖井,或者引入山泉水建设蓄水池等方法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饮水不安全因素较多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困扰这项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自然条件原因可能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进展曲折缓慢;二是部分地方调查数据不够准确,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实际上,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在实际工作当中,各地通常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进行估算,再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经济条件以及自然环境情况制定不同的农村供水标准及方式等,例如针对平原地区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针对山地地区以单独或者几个家庭组建小型供水工程为主,针对丘陵地区以水库蓄水净化处理工程为主等。

(二)饮水安全技术不足

缺乏专业的水质监测检验设备与人员,有的只用肉眼观测可见物或者浑浊度等基本物理指标,无法对PH值以及细菌学指标等进行科学化验并给予精确数据,并且水质净化设施等也明显不足。供水工程建设大都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投资为辅,各地因区域经济条件不同投资比例有所区别。许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都较差,靠地方财政无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通常水利工程建设大都是通过群众投劳折资实现地方配套投资。其中以开挖管沟等土建工程为主,其工程工期及其质量通常都无法保障。

(三)实际用水量较少

各地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设计供水量大于实际供水量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利设施闲置浪费,水利工程运行损耗较大,导致资金浪费严重,从而导致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无法实现赢利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降低,实际用水量较少造成;另一方面部分地区集中供水工程虽然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但自来水入户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配套设施需要农民自己出资,但由于农民对水价的合理性不满意不愿意出资购买这些设施,造成了自来水入户难,从而也造成了实际用水量大大小于供水量的现实状况。

(四)供水水质不达标

农村饮水水质问题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关键所在。必须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健康水,这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目的和初衷。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有些地方的安全饮水工程没有相应的水质检验专业人员及设备,部分地区虽然配置了相关人员及设备,但实际进行水质检测的频率极少,对出现的水质不达标现象无法及时发现。水源工程存在问题更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许多地方的水利工程都是上世纪末建成的,如今已运行多年,水源井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出水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许多深水井超期服役,井壁出现断裂、出水量小、漏砂等现象;加之管网运行时间过长,跑冒渗漏严重浪费水源,还有污水进入供水管网导致自来水无法饮用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供水安全。有关部门未能对农村饮水安全给予高度重视,部分地区缺乏完善的饮水安全检查监督体系,并未发挥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实际作用。

(五)工程管理不完善

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相对较小,分布较广,数量却相对较多,涉及项目也多,给工程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部分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只有一二人进行管理,无法有效履行管理职责。加之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农村实际经济条件较差,许多地区只能为农民提供免费用水或者收费较低,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都亏损运行,相关设备设施出现问题时维修更换困难,无法实现良性运转。此外,水源地保护工作也缺少力度,没有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供水水源保护区周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也没有定期开展水源检测工作,水源地水质安全无法保障。特别是人畜饮水水资源管理尚未进行统一开发与合理利用。此外,在运行管理机制上也不完善,尚未实行有偿供水制度,未按成本水价收费,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导致农村饮水工程无法达到长期受益和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解决策略

(一)科学评估,防止资源浪费。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规划,结合农村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与管理措施,防止水利工程设备闲置或者运行成本过高;给予农民适当的消费补贴,总结取得的经验教训,合理制定水价,防止资源浪费。

(二)加强管理,注重工程质量。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指挥、资金筹措、协调和监督控制。同时,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由业务水平高的总监理工程师控制工程质量,同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督查,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三)广开渠道,兴建水利项目。

我国除骨干工程由国家、省、市投资建设外,其余大量小型农村水利项目均采取“民办公助”以农民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为主。农村兴办公益事业,应按照“民主决定、群众受益、量力而行、上限控制、财务公开”的原则,推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法,深入发动群众集资投劳大干水利,确保农村水利建设取得成效。同时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宣传政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及标准,将工程建设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不搞人情工程、面子工程,杜绝各种不正之风,让有限的资金用到最为需要的地方。

(四)监管到位,确保水质安全

地方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水质监管工作,政府要给予财政支持,卫生检验部门要定期对饮水水源进行检测化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为农村供水点提供必要的专业检测设备,配备相应的检测人员,并对水质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达到专业水平。工作中要建立水质档案,相关部门要依法监管,要利用卫生与环保部门的技术、设备,建立水质监测体系,有条件的水厂要落实专门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对饮水水源、管网末梢水进行定期监测,并保证资料数据准确和信息及时反馈,确保水质安全。

(五)注重管理,完善体制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工作,明确相应的权责,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处理,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集资建设,也可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运转。

四、结束语

总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管理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各地区必须高度重视,并结合各地农村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饮水供水
简易饮水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