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4-08-15张国宝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分师资应用型

汪 琦,张国宝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落实和推动高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是国家、民族、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如何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提高大学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推动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的新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彻在其育人理念之中,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从而达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载体,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些年来得到广泛普及[1]。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是其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中都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创业课程,也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和塑造了大量的创业人才。

1.1 创业课程是人才培养中重要环节

随着高校教育发展发展,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规划下,应用型高校纷纷都设置了大量有关的创业课程,大部分都是将创业学分作为学生必修学分之一,以达到学生创业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1.2 创业课程既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

在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中,都设置了有关创业理论和创业知识的课程,以达到创业理念普及、创业知识传授、创业素养营造。与此同时,为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课程,有的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模拟创业过程,强化创业认知,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有的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等类似创业孵化基地,让学生在创业园中开展创业实践,以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强化创业能力,为学生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2-3]。

1.3 创业课程建设学期学时分配各有特点

在应用型高校的创业课程设置,有的侧重创业理念引导和培养,在大一大二开设相关的创业基础课程,在大三大四开设创业实训课程;有的高校将创业理论课程在第一课堂开设,在第二课程开展实训课程;为规范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效果,各高校大部分都引入了较为成型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如KAB课程、SYB课程、创业模拟实训课程等,但引入何种创业课程时也不尽相同;不同高校对创业学分要求不同[4-5]。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创业教育相对来说起步较晚,系统规范的创业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就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来说,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创业课程未真正融入高校

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先进教育理念是引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某些高校为了简单迎合大的时代背景,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式功利化倾向明显,认为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或者说是应对就业困难的临时之举。某些高校对创业教育开展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创业是极少数同学的事,设置创业课程也是应付而已,或者不是全员学习,设置了创业学分,但通过其它学分可以抵充,名存实亡。

2.2 创业课程建设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较低

创业课程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很多是学校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开设了,而且大部分是属于通识类公共教育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基本是所有的学科专业一样,导致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科专业教育结合程度很低。如何在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2.3 创业课程内容和资源相对落后

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都纷纷开设了大量的创业课程,但这些创业课程良莠不齐,精品课程数量相对来说教少,且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一些创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和整合,“炒剩饭”现象不在少数,导致学生对创业课程缺乏兴趣甚至抵触,教学效果不理想。

2.4 创业课程师资严重缺乏

创业教育课程大部分是属于交叉性、综合性课程,该课程对授课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但是,由于创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认识不足,很多应用型高校的创业课程师资严重缺乏,兼职教师充当主力军。大部分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或者学生工作教师作为主力军,这导致了创业课程的授课质量大打折扣。

2.5 创业课程理论较多,实践环节薄弱

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时都增加了一些实践环节课程,但是创业教育课程大部分都是属于理论课程,在实践环节大部分是以学校的创业实训中心或者创业园等形式开展,创业实践无法使全员参与,无论在培训学生数量和培训质量上还存在较多局限。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及实践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合理规划课程体系,使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让创业教育真正融入高等教育之中去。安徽科技学院是安徽省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典型,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3.1 创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理念,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在安徽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创业人才的培养纳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体现了学院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和创业理念的深化。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建设中,也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与其它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并行;在学时和学分设置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总学时学分一般大概占全部修读课程总学时学分的5%左右,这些都也体现了对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

3.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与专业教育体系相结合

安徽科技学院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时,既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全校的必修课程,也有各专业自设的选修课程,既保证了创业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又让各专业在安排创业教育课程时可以按照自身专业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设置,避免一刀切。除此之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时,除全校统一的必修的课程学分外,其他的创业学分还可以通过创业实践来抵修相关课程学分,在抵修学分设置时,各专业又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通过一系列的设置,将创业教育课程有机的融入相关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

3.3 不断更新创业课程内容和资源

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和资源必需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不断更新和变化。为就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安徽科技学院专门设置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研室,在教研室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对全校必修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实施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大纲,定期研讨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材料规范化,从而不断更新和规范课程内容体系,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3.4 不断提高创业师资水平

安徽科技学院为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和创业教研室,实行创业师资的统一管理,师资资源全校共享。师资队伍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学生工作部门的兼职教师。在师资培养上,通过经常安排创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和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创业师资整体水平。

3.5 以创业理论为基础,创业实践为导向,理论和实践协调发展

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时,既不能光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又不能只要实践不要理论,所以安徽科技学院的课程建设即体现了重视理论基础又注重实践导向的理念。在创业课程设置时,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创业实践课程,并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通过模拟创业实训、各种创业比赛、专业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创业实践获得相应实践学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实践能力。

安徽科技学院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合理的方面,如课程内容需进一步规范,创业课程资源网络化、创业师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课程设置重复,创业实践环节质量层次不齐等方面都需不断完善和提高。

[1]杰弗里·蒂蒙斯.创业学[M].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3]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55-57.

[4]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79-84.

[5]李春琴.中国创业教育十年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10(9):199-203.

猜你喜欢

学分师资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