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图书馆——写在德清县图书馆新馆即将试开放之际

2014-08-15慎志浩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4年2期
关键词:德清县德清图书馆

慎志浩

(德清县图书馆,浙江 德清 313200)

2014年1月18日,德清图书馆新馆就要试开放了,新址在武康镇千秋东街2号。

入夜,图书馆灯火通明,一片忙碌,工作人员在做最后的准备。北侧行政中心伟岸的身躯已融入夜色,南面英溪公园幼林茂密灯光阑珊。公共阅读,人们温饱之后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安排在这里,恰如其分。

走下长长的台阶,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有淡淡的雾霾,在漆黑的天幕下,稀疏的寒星还能辨认。毕竟是旧历年底了,几天后就是甲午马年了,“马上有书读”、“图书馆马上开放”,几个网络用语蹦出脑海,我不禁加快步伐。

日月穿梭,光阴似箭,貌似永恒的苍穹下,人间沧桑像是时刻变幻着的活剧,其中最温暖的莫不是有书读。政府的参与使得有书读演变成一场“图书馆运动”。早在184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率先制定《图书馆法》,规定政府必须在年度预算中拨款建立图书馆并维持运行,以供平民阅读。三年后,英国制定《图书馆法》成为最早的国家层面的立法。

图书馆立法的背景是出版自由和公共阅读,使得人类的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得到最充分的传播,公共图书馆运动的掀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成为受众最充分享用的前提。

在美英图书馆立法半个世纪后,德清也加入到这一运动行列。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乡绅蔡渭生、许埏甫在德清县城清溪书院内倡办藏书楼,对公众开放,以开民智。1921年,德清县知事彭彝聘请程森筹备成立德清县通俗图书馆,后改称德清县立图书馆,该馆一直延续至1949年。

此后,图书馆被溶入文化馆,直至1978年。当年年底在县城城关(现乾元)镇余不弄文化馆分出一部分,建立德清县图书馆。1984年我从乡镇调到县城工作后就是这里的读者,金观涛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使我大开眼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因场地太小,在新建的青少年宫二楼作为图书馆新的馆址。1994年5月县址搬迁武康,该馆址未正式启用。

武康作为新的县城后,第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中就有县图书馆,位于中兴南路48号,于1998年12月开馆。该馆是德清第一幢标准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近2800平方米,设计理念是“园中有馆,馆中有园”,庭院树木花草芬芳,馆内书刊飘香。开馆十五年来,波澜不惊顺风顺水。藏书从原来数万册增加到目前的25万册,年接待读者也增加到将近20万人次。

寒风侵骨,大概是降霜了,不禁流连图书馆室内的温暖。两组中央空调和若干VRV空调的暖气将10243平方米的图书馆吹得温暖如春。尽管空调还未调试到最佳状态,但足以将寒冬阻隔在玻璃幕墙之外。

图书馆的主入口在二楼,朝东。大厅敞亮气派,米黄的主色调,显现出温馨高雅的格调,咖啡色的旋转服务台和背景给人非同寻常的感觉。高空,几十盏白色的海鸥灯,在暖气流的带动下,翩翩起舞,应验出整个图书馆“翱翔在智慧之林”的装修设计理念。

大厅,自助办证机、电子读报机、检索台排成强大的信息技术的阵容。大厅左右有两扇通往图书借阅中心的大门,门禁立着,门禁只对未经办理借阅手续的图书或音像制品做出鸣叫反应。

图书借阅中心呈U字型摆开,南北两处书库宽敞明亮,临窗是一排阅览桌,桌上放着台灯,还有4台自助借还机伫立其间,读者可以在机器上操作图书借还。中间是森林般排列的书架。如同进入超市就有购物的欲望,读者一到这里,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坐下来,静静地翻起一本书,或者借走。西侧连接通道是电子阅览区和休闲区,在此可以上网浏览查阅资料,也可以发呆静思。

大厅服务台里面是一排沙发,给读者休憩、聊天,旁边是一个旋转楼梯,我们称之为“光阴桥”,以示人们在场合变换之中,其实也是在光阴中穿梭。“光阴桥”通向一楼,东侧是展厅,有组合式展板隔成不同的展区;北侧是报刊阅览区,区内新设视障人员阅览区,让盲人也享受阅读的乐趣;西侧是咖吧,可以给读者提供咖啡和简餐,咖吧尚在建设之中;南侧是少儿图书借阅中心。

目前德清图书馆万名有效读者中,少儿读者占了45%。少儿中心采用明亮鲜艳的色彩,符合少儿天真活泼的性格。除书架和阅览桌外,新馆还增设了网格式书箱和低矮的沙发坐凳,把翻书阅读和玩耍结合起来更适合低幼孩子。中间一组弧形书架增添了少儿中心活泼灵动别具一格的风格。

在一楼东南角,有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那里将建有无人值守24小时自助借还区。如自助银行一样,你刷“读者证”进入,自选图书,在自助机上完成借还。

报告厅的入口在西厅,有宽敞的楼梯通往报告厅。报告厅设有246个座位,座椅是猩红色的加厚软座,配置先进的投影设备和10组音响。左右两侧还有门通向室外,室外有防腐木铺就的休憩区,可以吸烟或者茶歇。

报告厅南侧是地方文献室。这里保存着最珍贵的馆藏——《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1985年由时任县委书记葛圣平特批5万元购进的。地方文献室保存着当今德清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编、著的各类文献,还有体现德清特色的德清俞氏、防风文化、游子文化专题。经年累月,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将成为最能体现德清乡土特色的场所。

图书馆有4个楼梯和3部电梯通向三楼。三楼朝南是读者活动区、自修室和工具书书库。读者活动区也称沙龙区,读者可以在这里实现社会参与。现代社会的演变,读者群日益小众化、类型化,他们需要活动场所,新的图书馆可以满足。

三楼北侧是闭架书库和报刊库,还有机房。机房是图书馆的技术核心,汇集了高端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和安全设备,为图书馆各种业务服务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提供高效可靠的保障。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享受图书馆的公益文化服务。

在自修室和机房之间是视听室,读者可在这里单独观看各类电影、欣赏各种音乐。图书馆的影视资源库准备了海量的歌曲音乐和电影供读者选择。

目前,三楼自修、视听、读者沙龙区等对外开放尚需时日。

通观图书馆的场所功能,现代公共图书馆已经突破传统书报刊的借阅功能,朝着文化休闲、自我学习、社会参与的方向发展。德清图书馆新馆从布局设计开始,就以满足这样的功能为前提。这是新馆的特色和先进之处。

我以为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最接近于人类平等、开放、自由的共同理想。今年10月底,我在对新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上,就是讲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这部制定于1994年的宣言开宗明义地说,“自由、繁荣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是人类根本价值的体现。人类根本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智者在社会中行使民主权利和发挥积极作用能力的提高。”

没有什么能够比在职业中体现自由繁荣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这一人类根本价值更有意义的事了。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伟大的诗人、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写下,“我一直暗暗地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在图书馆这个节点上,人类的理想是相通的,人类的梦想是相同的。这幢钢构大楼拔地而起的同时,是我们渐渐升腾的自由理想和服务信念。在图书馆读书的人是美的善的、睿智的祥和的,这里穷人与富人没有差别,本地人与外地人没有距离,所以,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图书馆不拒绝乞丐,如果你感到不适,你可以选择离开。”

德清图书馆作为武康最具城市化特色的公共建筑,其建设运行由财政全额拨款,实行全免费、全开放、无歧视的服务。我们曾经测算,读者来图书馆借阅一册书,就享受县财政12元的补助。当然,来图书馆首先是办理读者证,只要你有一张身份证即可,初次办证时需要100元的押金和10元的充值。如果你垫付这笔钱也有困难的话,可以请工作人员按程序报批,一般都会满足你读书的愿望。

信息化技术和数字资源是德清图书馆的强项,建设投入超过一千万元。去年六月我馆投入十多万元,购进维普期刊数据库,根据一般惯例,读者只能在图书馆查阅维普期刊数据不用注册,但我们在和供应商谈判时,把这个权限扩展到所有德清IP地址的电脑。县委书记张晓强得知这一信息后,认为图书馆是“花小钱办实事”,要求做好推广。我们做了一系列宣传推广后,维普期刊库的月访问量超过15万人次。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就说过,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在今天,数字阅读无疑是有机体中最活跃的成份。2012年6月,在热心读者陈笛先生的帮助下,我与加拿大温哥华图书馆馆长Sandra Singh女士取得了联系,她在谈到数字资源时说,“数字阅读是一种机遇。我馆的一大宗旨是要确保社会各阶层的读者都能享用电子出版物,避免回到过去那种只有富人权贵才能享受阅读权利的时代。”

就在我们忙于图书馆搬迁开馆时,湖州图书馆已经在着手公共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试点。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公共图书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的一项举措。

此时,我想起加拿大温哥华图书馆。据Sandra Singh馆长介绍,加拿大所有的公共图书馆运作于各省的省法下,省法规定公共图书馆独立于任何一级政府。温哥华所在的BC省的图书馆法是温哥华公共图书馆创建的基础。根据法案的条例,市级政府建立公共图书馆。市议会任命一个管理委员会,负责聘任馆长、监督和对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审核。该委员会共有22人,其中13人为市议会、市政府和其它官方机构及专家代表,其余9人为温哥华市民代表。与此同时,在温哥华图书馆四千万加元的年度预算中,三分之一由政府财政负担。

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将使图书馆进一步回归社会、回归读者,真正成为我们的图书馆。

春天,正在步步逼近。

猜你喜欢

德清县德清图书馆
创意小虫
德清县“宅富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实践探讨
明亮的眼睛
圆锥曲线中非对称代数式的处理方法
德清裸心堡
走路看脚下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成效与思考——以浙江省义乌市、德清县为例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