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路径探析

2014-08-15史海燕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5期
关键词:三角形数学能力

◆史海燕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栅子里小学)

现代社会的科学知识随着时间以几何速度翻倍增长,知识爆炸的社会背景下,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不断老化,新的知识不断更新。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的课程改革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在高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有效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学习的阶段,教师通过应用题的形式,将生活中的实际融入数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使生活化的目标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现。为了增强数学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强课堂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技巧,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之中,使纯理论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过程变得生动、具体和直观,使同学们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估计学校旗杆的长度,让学生通过脚步测量,估算学校操场的长、宽,学生通过有效引导后,学习兴趣很高,自学通过比例尺估算楼房的高度等难度较大的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学的重要条件。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沉闷的氛围,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当在高段数学课堂中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轻松、自由、愉快地学习,独立地思考[。而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起到答疑解惑,同时点拨、指导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自主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关系、与边长的关系、与高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推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获得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理解也更加透彻,并在以后的应用中也更加娴熟。

三、通过问题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化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入的最直接方式是提问,提问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课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以及问题意识。课中问题十分重要,是课堂教学中的灵魂,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与课堂互动的有效方式。课后,教师通过讲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同时留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索,自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比例尺的知识后,学生对比例尺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但比例尺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呢?老师将这个问题留给学生后,学生自主学习比例尺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独立思考在生活中的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许多学生想到了地图、汽车模型、玩具等都是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问题思索,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比例尺概念的学习,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们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测量三角形的内角,最后求三个角的和。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动手,画出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用量角尺测量所画三角形的角度之和。毫无疑问,最后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也不排除一些学生量出181°或179°的误差。通过我的引导和学生们自己动手画图和测量,学生们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定律印象十分深刻,自学的乐趣也给了学生们动力。

五、结语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教会学生足够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足够的学习知识的能力,这也是中国传统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论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有重要意义。

[1]雷秀华.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教导刊,2009,(02).

[2]徐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标,2010,(10).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三角形,不扭腰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