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腹水综合征诊治报告

2014-08-15

中国兽医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右心病鸡腹水

黄 立

(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学系,河南 信阳 464000)

近年来,肉鸡腹水综合征在我市时有发生,以明显的腹水、右心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给当地养鸡生产者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笔者先后对9 群发病鸡群共14 000 余只(其中已发病1 860 只),以及24 群健康鸡群50 000 余只,进行了调查,临床诊疗与预防控制,防制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大多数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生长停滞,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发绀,个别病鸡排出白色粪便。随后(一般1 d 左右)腹部增大下垂,俗称“大肚子”,触之有明显波动感,软如水袋状;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平衡状态,站立困难,呆立不动,常以腹部着地呈“企鹅状”;行走困难,只能两翅上下扇动,或呈仰卧姿势。急性死亡的病鸡外观营养良好,往往突然扑扇两翅倒地死亡。

2 剖检变化

剥离胸腹部皮肤后,可见腹腔显著膨大,腹腔内蓄积大量淡黄色以至淡红色胶冻样液体。一般10 日龄左右死鸡的腹水量在100~200 mL,同时卵黄吸收不全如软肥皂状;15 日龄以上死鸡的腹水量在400 mL 以上,多者可达500 mL。有时混有红枣到核桃大小的淡黄色、半透明胶冻样物质,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纤维蛋白薄膜。

整个腹腔浆膜充血。肝脏高度肿大,呈紫红色或蓝紫色,表面常有一层淡黄色胶冻样的纤维素性假膜,撕开假膜可见肝脏有大小不一的点状或片状白色坏死灶。有时病鸡肝脏发生萎缩硬化,表面凸凹不平。肺淤血水肿。脾常萎缩变小。心脏扩张,以右心室更为明显,心肌变薄和弛缓;心脏表面有白色点状小病灶,心腔内有凝固良好的血凝块;心包液增加,并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

3 实验室检验

3.1 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采取病鸡的心包液,接种于普通肉汤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置培养箱内于37 ℃培养24 h,未见细菌生长。

3.2 病毒分离鉴定 准备10 日龄鸡胚15 只。取病鸡心包液1 mL,用生理盐水作5 倍稀释,于尿囊腔接种鸡胚10 只,每只是0.1 mL,另外5 只鸡胚作对照。置37.5 ℃孵化箱中继续孵化7~10 d,全部胚胎发育正常,剖检未发现异常表现。

因此,根据以上病鸡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诊断为肉鸡腹水综合征。

4 病因分析

引起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及参阅有关资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遗传因素 肉鸡对能量和氧的消耗量较多,尤其在4~6 周龄肉用仔鸡的快速生长期,易造成红细胞不能在肺毛细血管内通畅流动,影响肺部的血液灌注,导致肺动脉高压及其后的右心衰竭。

4.2 缺乏维生素E 及硒(Se),维生E 和Se 均具有抗氧化性,能防止脂肪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损害,从而维持细胞膜和微血管壁的正常机能。缺乏维生E 及Se 时,细胞膜和微血管壁易受脂肪过氧化物的损害,造成腹膜及腹腔器官的细胞膜和微血管壁的体液渗出增多,从而形成腹水。

4.3 缺乏维生C此时细胞间质中胶原纤维和基质成分粘多糖减少或消失,血管通透性增加,脆性增高,容易出血,因而腹膜及腹腔器官的毛细血管渗出液增多,形成腹水。

4.4 慢性缺氧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分压较低;寒冷季节门窗关闭,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相对湿度增加,CO2、NH3、尘埃浓度升高,导致O2减少。缺氧时促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多,使血液黏度增加,继而使肺动脉压升高;缺氧时可继发钠水潴留,使循环血量增加,肺动脉压升高;缺氧时肺血管收缩,使肺动脉升高。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肥大而发生心力衰竭,此时后腔静脉回流受阻,发生浆液渗出而形成腹水。此外,天气寒冷时肉鸡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加大。腹水综合征的死亡率可明显增高。

4.5 饲喂高能日粮或颗粒料 在高海拔地区,饲喂高能日粮(12.96 MJ/kg)的0~7 周龄肉鸡,其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要比饲喂低能日粮(11.91 MJ/kg)肉鸡的高4 倍。饲喂颗粒料,使肉鸡采食量增加,可导致能量消耗和氧需求增加而发病。

4.6 继发因素 某些营养物质(如钠盐)过剩,环境消毒剂用量不当,鸡舍内有害气体(特别是NH3)浓度过高,某些药物(如呋喃唑酮、莫能菌素等)投服过量以及饲料中真菌毒素或某些物质(如煤酚、煤焦油等)中毒等,均可引起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5 防制措施

5.1 加强鸡舍卫生 鸡舍平时既要注意防寒保暖,也要注意通风换气,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鸡粪要及时清理,以减少NH3刺激。

5.2 使用优质全价饲料 饲喂粉料,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要充足,同时防止食盐及各种药物过量。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喂高能饲料。将日粮的能量控制在11.7~12.1MJ/kg,粗蛋白控制在18%~19%,可以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

5.3 限制饲喂 主要是限制采食量,1~7日龄自由采食,第8日龄开始采用每日限料法,每天喂给正常日采食量的94%~95%左右,将规定的饲料在早上1次投给。限饲的程度要保证肉鸡的最佳生长率,要控制每天饲料的分配量。根据品种生长速度标准,每周观测肉鸡的体重变化来增减饲料的分配量。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把应激降低到最低程度。

5.4 适当添加矿物元素与维生素 日粮中应提供足够的磷,可用碳酸氢钠代替部分食盐。同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0.1 mg 亚硒酸钠、1 mg 维生素E 和200 mg 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并可大大降低本病死亡率。

5.5 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 鸡群一旦发病,应适当进行疏散,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保持舍内良好卫生,按说明书添加电解多维进行饮水,连饮3~5 d,可有效控制发病和继发感染。

5.6 采取早期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是保肝护肾、利尿解毒。可应用强心利尿药物,以调整体内钠、钾离子平衡,有一定疗效。对于早期病鸡每只灌服半片双氢克尿噻和10 mg维生素C;对于鸡群可用100 mg双氢克尿噻和125 g葡萄糖,加水20 kg,每日2次,连饮3 d;对于严重病鸡,无治疗价值,应及早淘汰。

猜你喜欢

右心病鸡腹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miR-124过表达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重构的影响*
累及右心房右心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病理生长及术中配合
代价敏感的算法在超声诊断右心衰竭中的应用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