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探讨

2014-08-15张中举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兵课目运输车

张中举

(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司训勤务系,安徽 蚌埠233011)

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作为我军战略投送力量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其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部队核心军事能力特别是机动能力的生成与提高。随着重装备运输分队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加速培养和提高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能力,对全面推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升部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的特点与要求

1.1 缺乏训练经验,组织实施难度大

自某汽车团编配重装备运输车开始,我军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即正式启动。但无论是部队重装备运输分队,还是院校特种车辆勤务专业训练,由于接触重装备运输车时间短,对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训什么、怎么训、怎么考还不够清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课目设置的合理性、训练过程的规范性、训练保障的时效性等还不到位,训练体系、训练模式还没有形成。特别是训练条件不足,没有重装备运输车专用训练场地,只能依托驻地周边道路和部分场地资源实施训练,这些都给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组织实施增加了难度。

1.2 驾驶难度较大,对培训对象要求高

重装备运输车具有超长、超宽、超高、超重、操纵装置多等特点,操作起来难度大。比如,载质量60 t 的重装备运输车比普通教练车长12 m 左右,是载质量6 t 的“解放”和“东风”运输车长度的2.8倍。车体越长,转弯半径越大,视线盲区就越大;重装备运输车比普通教练车宽80 mm 左右,在道路上行驶时,几乎占满一个行车道。此外,重装备运输车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驻车制动、辅助制动(发动机排气制动和液力缓行器)等装置,对培训对象的驾驶技能要求较高。

1.3 教练保险实施难,对训练安全要求高

重装备运输车作为教练车,必须安装副制动装置。根据其驾驶室结构特点,副制动装置只能安装在驾驶室内右侧副驾驶员位置,而主、副驾驶员座椅间的距离约为1.5 m,教练班长坐在右侧位置时,学兵与教练班长距离远,无法及时控制操作转向盘;驾驶室噪音大,语言交流困难。教练班长坐在学兵位置左侧后时,不能控制副制动装置,视线也受影响,无法正确指导训练。这些都给训练留下了安全隐患。

1.4 装备性能特殊,对训练保障要求高

一是装备结构复杂,对教学要求高,对技术保障力量要求高。二是配件筹措保障要求高。现有重装备运输车的牵引车和半挂车分别由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协调保障困难;总成部件供应厂家多,如发动机选用德国道依茨公司产品,液力机械传动器、分动器选用德国ZF 公司产品,空气悬架选用美国公司产品;配件来源单一,只能依靠厂家提供。三是训练成本高。由于半挂车车轴只有2 个随动轴,场地驾驶训练时,固定轴轮胎易磨损;一般道路驾驶训练时,路边碎玻璃、铁丝头等杂物多,容易扎破轮胎,材料和油料消耗大、费用高。

1.5 训练条件不足,对组训能力要求高

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最终要依托训练基地实施,目前处于论证建设阶段。在缺乏专用训练场地、实操训练场所、配套设施以及组训人才等情况下如何搞好训练,对施教能力、组训能力、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2.1 按规定要求严格选拔学兵

选拔培训重装备运输车的驾驶员,总部有明确的规定:应取得普通运输车驾驶员资格,且具有3 a 以上驾驶经历,累计安全行驶里程不少于5 000 km,拟调整到新组建重装备公路运输连从事重装备公路运输车驾驶的在职驾驶员。由于部队技术好的驾驶员担负任务重,在具体落实中,部分单位打了折扣。对此,各级一定要从贯彻“能打仗、打胜仗”核心要求、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清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严格学兵选拔程序,充分考虑留队使用,择优选送思想政治过硬、身心素质过硬、驾驶技术过硬、作风纪律过硬的人员参训,确保满足部队急需。学兵报到后,承训单位要组织摸底筛选,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退回原单位。

2.2 按使命任务需求优选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除参考《大型特种车驾驶员训练与考核大纲》、考虑重装备运输车的特点外,还要着眼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担负的使命任务需要。平时,重装备公路运输力量主要担负重装备的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的倒运,以及重装备训练演练、返厂维修输送保障任务;战时,除担负上述任务外,还要在铁路、水路交通枢纽遭敌破坏时实施重装备远程机动。因此,要坚持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岗位任职相适应、与部队任务需求相适应。理论教学在内容选取上,应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既要满足任职岗位的需要,也要符合学兵的认知特点,减少用不上、听不懂、讲不清的内容;实习操作和实车课目训练应遵循实用、能用、管用的原则,避免贪多求全,提高训练效果,满足第一岗位任职需求。

2.3 按实战环境要求设置课目

在训练课目设置上,要针对重装备运输车实施倒运环节对驾驶员车体感技能要求高的特点,设置倒车、倒库、直角转弯、综合训练等场地驾驶训练课目[1]。由于重装备运输车车体长,训练占地面积大,设置综合训练课目,不仅能够有效利用训练场地,而且可以增加练习动作、减少调车距离,提高学习兴趣和训练效益。要着眼实战化训练,突出部队作战保障需求,设置一般道路驾驶、城市道路驾驶、夜间驾驶等应用驾驶训练课目;要针对重装备远程机动依托高速公路的需求,设置高速公路驾驶训练课目;要针对重装备公路运输力量较弱、战时需集中使用远程支援力量的需求,设置上下铁路平车驾驶、加固捆绑、牵引车与半挂车对接等勤务训练课目;要针对战时坦克等履带装备战损后失去动力或因故障无法正常行驶时需要重装备运输车装载后送实施快速抢修救援的需求,设置绞盘牵引重装备装卸操作勤务训练课目。当然,训练课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还需要不断地实践验证和完善。

2.4 按学兵情况灵活方法手段

理论教学重在基础。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基本要求、基本程序教学;采用普通运输车与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对比教学法和插播视频、动画演示、网上链接等手段,调动学兵参与,激发学习兴趣;组织课后讨论,让学兵讲经历、写体会,分享驾驶训练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模拟练习重在体验。依托大型特种车驾驶模拟训练系统操作,优选训练课目,与实车同步训练;采取讲解要领、示范操作、自主练习、动作纠正、观摩示范等方法组织训练。

实车训练重在应用。实车训练包括牵炮车适应训练、民用替代车体会训练和重装备运输车精准训练。应突出驾驶技能、勤务技能训练,兼顾维护技能训练;要针对学兵性格特点、技能差异、心理素质,区分对象、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升级训练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提出不同的进度要求,使学兵各有侧重、各练所需。

2.5 按部队人才需求科学组训

多年来,部队司训机构紧扣新大纲精髓,结合自身任务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如“双四一”模式、双车型组训、训练升级模式、“三三分组”模式、“一对一”帮带模式、专业分训模式等。这些经验做法为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提供了借鉴。由于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培训数量较少,培训条件尚不完善,因此,要结合培训任务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创新训练模式。

一是合理分组。学兵报到后,要进行调查摸底,根据驾驶技能、岗位需要、性格特点进行合理编组。按照培训数量,遵循理论学习、模拟练习、实车操作同步进行的要求确定编组数量,实施穿插训练。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力量、装备数量、场地条件和保障能力统筹考虑,制订或调整训练实施计划。

二是联合培训。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是采取院校培训、司训机构培训与部队自训相结合的模式。随着部队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能力和条件的逐步改善,部队训练机构将会承担更多的培训任务,院校培训应重点放在重装备运输分队干部组织指挥能力、分队管理能力、分队组训能力以及司训教员教学法培训、教练班长训练法培训和士官晋升培训等方面,同时加强训练研究,包括场地建设训练内容、教材编写、训练与考核标准、保障标准、器材研制革新等,发挥院校优势,更好地为部队服务。

三是缩短培训周期。目前,多数重装备运输分队急需接装人员,其他重装备运输分队急需一批重装备运输车驾驶骨干,要求具备在一般条件下驾驶重装备运输车随队完成任务或单独遂行任务的能力。因此,在参考《大型特种车驾驶员训练与考核大纲》的前提下,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要依据部队需求和培训条件,适当缩短培训周期,加快培训输送一批技能过硬驾驶人才,以满足部队需要。

2.6 按职业技能鉴定模式综合考核评定

实行学兵毕业由上级机关和送训单位联合考核,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和讲、说、做一体化及训练、演练、保障一体化等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实现以考促训、以比促练。探索实施理论考核一张卷、实践课目抽签考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

3 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统筹场地建设,实现基地化训练

基地化训练是必然趋势,但不可能新建很多基地,综合性训练基地应依托院校建设,因为培训规模有限。目前最现实的办法有2 个:一是结合现有训练场大修改造建设,增设驾驶训练课目,拓宽道路、加宽弯道、完善功能;二是结合作战部队模拟机动勤务训练设施建设,增设勤务训练课目。关键是要树立一体化建设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场地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3.2 编写大纲教材,实现规范化训练

目前,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没有训练大纲,院校有自编教材,部队也有自编教材,厂家有培训教材,就是没有统编教材,给组织训练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要组织修订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大纲,编写统编教材,规范训练过程。编写大纲教材时,应落实“真、难、严、实”要求,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体现实用、管用。

3.3 制订训练标准,推动科学化训练

一是制订训练与考核标准。现阶段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与考核参照大型特种车、普通运输车驾驶员训练相关要求,训练课目设置与考核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应单独制订。二是制订训练油料、器材消耗标准。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油料、器材消耗大,零部件价值高,由于没有相应的保障标准,给训练实施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加强研究,组织重装备运输分队、训练机构和院校共同制订相关标准,提高保障效能和培训质量。

3.4 推行联训联考,推动实战化训练

组织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涉及单位多、协调难度大。比如,实施重载驾驶课目训练,需要作战部队配合支持;实施上下铁路平车训练,需要其他单位提供场地保障等。因此,各级机关要积极协调,与作战部队建立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联训协商机制;探索建立总部机关、部队、院校专家和厂家为一体的联教联训联考模式,为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考核及职业技能鉴定奠定基础。

4 结 语

搞好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训练,是院校和部队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目标,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落实“真、难、严、实”要求,树立实战化训练理念,优化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模式,严格训练管理,培养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为推进我军重装备公路运输力量和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加快战斗力和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任存喜.大型特种车驾驶员教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166.

猜你喜欢

学兵课目运输车
基于Excel的军事体育考核成绩统计表的设计与实现
陆空双栖运输车
王学兵:我很少形而上地去想事情
中置轴车辆运输车来了
破“阻”——制定快递运输车标准
2020年后的城市运输车将会怎样?
漫画1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