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探讨

2014-08-15王常永白立恒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目条件汽车

王常永,王 敏,韩 亮,白立恒

(1.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300161;2.62116 部队,湖北 襄阳441000;3.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士官学院,山东 青州262500)

习主席指出,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使部队练就过硬的打赢本领。这是新时期对我军实战化训练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实现“能打胜仗”战略目标的根本途径。汽车运输部(分)队作为我军后勤保障和部队机动的重要力量,落实实战化训练,全面、有效地提高部队实战能力,是摆在军交运输系统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1 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及内涵

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是指在高度接近实战程度的信息化训练环境条件下[1],汽车运输部(分)队按照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的标准和要求,灵活运用各种训练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军事训练与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运输保障之间的差距,提高汽车运输部(分)队遂行运输保障任务的实战能力为根本目的的军事实践活动。其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缩小训练与实战的差距,最高境界是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表现形态是对未来战争的预演。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其内涵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一是实战化训练必须有逼真的实战环境。不仅要构设复杂的战时交通地理环境,更要模拟气象环境、电磁环境、交战环境和网络环境,努力创设信息化条件下的运输勤务训练实战化环境,切实让汽车官兵在信息化战场氛围下训练。二是实战化训练必须以明确的保障任务为牵引。部队担负什么任务,就确定什么样的训练课目和内容,做到训练课目源于部队军交运输保障战备预案,直接服务于未来作战。三是实战化训练要有量化的考核评判标准和手段。制订实打、实保战斗规则,构建量化速度、精度、效果等反映保障能力指标的评估模型,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考评系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评价体系,为检验和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创造条件[2]。

2 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存在的问题

2.1 实战化意识不强,训练标准不明,要求落实不严

首先,由于我军近30 年没有打仗,汽车运输部(分)队平时没有直接的现实威胁,不接触直接的作战对手,官兵打仗意识淡化,思想上打仗的弦绷得不紧,当“和平兵”的思想较重。在平时训练演练中,有的单位习惯把实战化训练当口号喊,喜欢搞大场面、大制作、大宣传,善于造声势,轰轰烈烈走过场,实质性的东西却很少。其次,有些汽车运输部(分)队在组训时,不是真正以《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对一些组训难度大、条件要求多、训练风险性高的战场针对性训练课目常常存在少训、漏训的情况。再次,在训练标准把握上,个别指挥员不注重落实实战要求,喜欢搞变通,把培养个别骨干或示范分队当成“主业”,忽视部队整体保障能力的提高;热衷于表演性课目演示、汇报,忽视了战场条件和实战要求。

2.2 训练内容难度强度险度不够,信息化含量不高,针对性不强

一方面,由于对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保障特点及不同作战样式下保障法研究和分析不够,对汽车兵岗位真正需要什么和当前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还缺什么思考得不深、不细,导致实战化训练内容还停留在一般技能型课目上,勤务课目、防卫课目训得较少,复杂课目、难点课目练得不够,训练内容的更新发展也相对滞后,制约了实战化训练的前进步伐;另一方面,训练内容信息化含量普遍较低,信息化军交运输装备运用得不够、信息化知识掌握得不牢、信息化技能训练开展得较少,与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适应。

2.3 训练方法创新少,组训方式简单,程式化现象突出

由于受思想观念、训练机制、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约束,汽车运输部(分)队开展的运输勤务训练还以自导自训为主,利用作战部队跨区演练、对抗演习开展运输保障协同训练较少,借助军区(省军区)、集团军或教导队汽车兵训练基地开展基地化驻训演练还没有开展起来,利用运输勤务训练模拟仿真系统开展网上异地同步模拟训练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指挥员在组织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不能真正结合实战化进行探索、创新,只是在表面上、形式上稍做改变,或者直接沿用旧的训练方法组织训练,形式单一、缺乏实效。在实兵、实装勤务演练中,不能按战术要求调配运力、编组行车和隐蔽伪装,简单化、程式化的痕迹明显,应用性、逼真度不够,极大地影响了训练效果。

2.4 保障条件受限制,训练环境不真,实战氛围不浓

实战化训练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然而,目前汽车运输部(分)队普遍存在训练保障资源匮乏,训练装备、设施、器材短缺或不配套的问题。现有的保障条件更是在构设复杂天候、电磁环境、战场交通条件和逼真的敌方障碍、工事以及火力显示上存在较大差距,战场氛围不浓厚、不逼真,受训者不能感受到真正的威胁和气氛,不能促进应变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加上有些单位存在消极保安全的思想,实战化训练不想动枪动弹,不敢利用复杂恶劣的自然条件,更不愿构设有危险性的战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训练质量的提高。

3 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的对策

3.1 全局谋划,强化实战化训练顶层设计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必须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思想,深化专业训练改革和建设,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推进训练与实战一体化,不断增强信息化条件下实战能力。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在全军汽车运输部(分)队官兵中加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实战意识教育,把战争残酷、流血、对抗的最本质属性输入思想、引入实践,牢记军人职责,始终绷紧打仗这根弦。端正训风、考风、演风,杜绝出风头、抢噱头、争彩头等形式主义,思想上求真务实,作风上不搞虚假,真正把战斗力标准当铁律,把实战化训练搞起来。

二是统筹建设任务。由总后军交运输部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各军兵种、各系统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相关建设,统筹做好体制编制调整、保障条令和训练法规修订、战场针对性训练纲目拟制、军交运输综合训练场地与专项实验室建设、信息系统与模拟器材研发、实战环境构设、人才培养等重大任务,统筹好财力投向、资源分配,从顶层做好总体设计,确定责任分工、建设标准和工作进度,使上下形成合力,稳步推进。

三是规范考核评估。以战斗力为主线和标准,科学制订衡量汽车部(分)队运输保障能力的指标,建立评估标准数据库,完善量化考评体系,并及时将其纳入训练大纲、训练指导法和汽车团(营)战时保障条令中,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逐步构建职级相符、简便易行、周期合理的考评机制,保证训练考评有效落实。

3.2 着眼任务,完善实战化训练内容体系

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要紧紧围绕作战、训练任务设置训练内容,着眼未来作战在什么背景下打、和谁打、怎么打、可能遇到什么情况、采取什么对策战法等问题[3],结合大纲规定的训练内容,将战时需要的全部内容充实到训练当中。

一是突出以使命任务为重点的战术和指挥训练。汽车分队要突出实战背景下摩托化机动训练、远程投送训练和协同训练,提高整体运输保障能力。特别是组建重装备运输分队后,应利用作战部队跨区演练、实兵演习、驻训打靶等时机,加强与使用部队的联合训练。首长机关要以课题训练为牵引,加强首长机关训练,突出练谋略、练指挥、练保障法,提高首长机关在实战背景下的组织指挥能力。

二是突出快速反应和应急运输保障训练。要在课题训练背景下,或在实际运输保障任务中,结合汽车运输部(分)队的保障需求,强化快速反应和应急运输保障训练,突出在复杂环境中,在危局、难局、险局中锤炼部队,提高汽车运输部(分)队的快速反应和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三是突出全程对抗性训练。汽车运输部(分)队既是保障队,又是战斗队,要针对主要作战对手的作战原则、打击方式、行动特点,开展信息对抗、指挥决策对抗、侦察与反侦察对抗、袭扰与反袭扰对抗、瘫痪与反瘫痪对抗等训练,坚持在对抗中练、在对抗中考,让官兵获取更多的“战场经验”,增强综合素质,提高汽车部(分)队战胜对手的能力。

四是突出要素集成训练。按信息化作战汽车运输保障过程,将首长机关、指挥手段、运输力量、武器装备纳入训练之中,基于信息系统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等技能训练,进行运输组织、保障协同、防护防卫等勤务训练,在全过程、全时域、全天候、全员额、全装备的昼夜连续训练中实现保障要素的深度融合和前方与后方的紧密衔接。

3.3 创新实践,改进实战化训练方式方法

改进和创新实战化训练方法,是落实实战化训练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应基于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协同训练、基地训练、模拟训练等方式与方法,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练兵。

一是加强与作战部队的协同训练。根据打仗需求,紧贴保障对象,主动与司令部门协调,将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纳入作战部队军事演练计划,健全部队联训联演机制,统一训练背景、统一设置课目、统一演练进程、统一检验考评,避免出现只保不训、部门分割、战训脱节的问题,真正做到保障、训练、评估一体化。

二是实施基地化驻训演练模式。美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常年满负荷运转、全天候施训,每年轮训20 余个师旅,这一做法值得借鉴。要充分地把全军汽车兵训练基地的功能发挥出来,利用基地3 ~4 个月的空闲时间,采取轮训形式,组织相关汽车部(分)队开展带战术背景的实兵实装、实打实爆、实保实防运输勤务演练。可考虑战时汽车部(分)队面对的敌人,增设相应编制规模的“蓝军”部队,通过与“形神兼备”的“敌人”过招,研练克敌制胜之法。这样既可克服汽车部(分)队开展实战化训练场地难寻觅、课目难落实、对手难模拟的状况,又可提高训练基地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训练的集约化、高效化。

三是拓展网上模拟仿真训练。充分发挥军事训练网、局域网等网络功能,采取节点控制、异地同步、分步交互等手段,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网上指挥和保障法研练[4]。积极研制运输勤务训练模拟仿真系统,通过选择作战区域、设定作战样式、虚拟作战环境、模拟保障过程,开展复杂环境下的运输勤务模拟训练,为实兵实装训练奠定基础。

3.4 立足实际,创设实战化训练环境条件

组织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必须按照打仗要求,立足现有,结合实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创造实战化训练环境条件,为落实实战化训练内容、提高实战化训练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一是在场地上构设战场环境。加强汽车兵训练场建设,紧贴可能作战区域、天候、时节的特点,采取增加地物、改变地貌、改造地形等方法,对场地进行实战条件改造;综合使用各种模拟器材,以声、光、烟等形式营造战场氛围;使用遥控起爆装置设置炸点,与空爆弹、信号弹、发烟手榴弹相结合,模拟显示各种火器、火力点的打击效果,确保训练场地能够满足实战化训练需要。

二是在计算机上虚拟实战环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模拟仿真训练平台上构设战场真实的态势,虚拟出复杂的电磁环境、自然环境、道路环境和战场环境,给受训者以网络化的实战氛围,进行模拟化训练[5]。通过以上措施,使受训者感知实战环境、感受实战压力、经受近似实战锻炼。

三是在制度上营造练兵环境。以车辆安全为代表的训练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汽车部(分)队官兵,影响着实战化训练质量,需要出台相应的制度,合理界定训练中难以预料和避免的意外事故与责任事故,不搞“安全出问题就一票否决”,不因正常训练事故而影响单位、个人发展进步,大力营造部队愿训、敢训的练兵氛围,实现由“安全第一”向“打赢第一”的转变。

4 结 语

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既是形成核心军事能力、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军交运输准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又是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加快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必须准确把握其本质内涵,瞄准问题找对策,积极推动汽车运输部(分)队实战化训练向更高层次深化发展。

[1] 张晖.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3:226-227.

[2] 薛爱国. 对加强实战化训练的认识与思考[J]. 军事学术,2013(8):31.

[3] 于启峰,周俊华,刘浩生.对实战化训练的思考[J]. 现代兵种,2011(6):26-27.

[4] 王新国,井祥鹤,刘明友. 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兵实战化训练现状与对策[J].防空兵指挥学院学报,2009(3):41.

[5] 温靖宇,明羽佳.单兵实战化训练环境构设方法浅谈[J].西安陆军学院学报,2012(2):48.

猜你喜欢

课目条件汽车
基于Excel的军事体育考核成绩统计表的设计与实现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汽车的“出卖”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认同或对抗——论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互动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