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

2014-08-14于洪波王思暖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组胺湿疹皮损

于洪波 王思暖

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病。皮疹呈多样性,瘙痒剧烈,病程迁延,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发病机制受限于现阶段的科学理论及技术还无法完全阐明[1]。作者现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0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湿疹患者80例,以应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8~ 59岁,平均年龄36.6岁;病程5个月~ 12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6个月~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EASI评分、瘙痒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 g,3次/d,盐酸西替利嗪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10 mg,1次/d。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两组患者局部皮损处理依据皮损性质对症处理,渗出明显者给予1%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2次/d;浸润性皮损给予卤米松乳膏外用,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症状消失;显效:皮损大部消退,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瘙痒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瘙痒未见改善或反见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按医嘱完成治疗并纳入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自身EASI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ASI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EASI评分 瘙痒程度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4.67±1.53 1.31±0.31ab 2.18±0.58 0.55±0.21ab对照组 40 4.81±1.70 1.54±0.38a 2.10±0.53 0.86±0.51a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

3 讨论

抗组胺药物为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而西替利嗪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可抑制组胺介导的速发相及减少后期炎症介质释放[2]。但部分湿疹病情顽固,单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主要成分有菊苣子、香青兰子、芹菜根、罗勤子、黑种草子、茴香根皮、洋甘菊、香茅、骆驼篷子、甘草等,为体液成熟剂,用于调节异常体液及气质[3]。菊苣子可消炎解毒,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香青兰子可安神、暖胃、排除皮下毒素,芹菜根可利尿、祛寒,罗勤子可燥湿、凉血、清热解毒,黑种草子可补肾通经、利尿、润肤,茴香根皮可健脾燥湿,洋甘菊可行气消炎,香茅可开通阻滞、祛寒通经,骆驼篷子可利尿通经,排除体内浊液,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能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诸药合用,有清热消炎、燥湿利尿、凉血消肿、祛寒通经、润肤及清除皮下毒素的作用,具有加速皮损炎性反应的消散和吸收,治疗各种皮肤瘙痒和皮肤炎性反应等功能[4]。

综上所述,通过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湿疹的实验,得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的结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针对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的药理做了一定的说明。藉此论述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1]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

[2]胡晓军,王署霞.蜈黛软膏治疗皮炎与湿疹62例.陕西中医,2010,4(31):441-442.

[3]纪超,毕志刚.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5):285.

[4]张建中.湿疹诊疗指南(2011).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

猜你喜欢

组胺湿疹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