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4-08-14蒲夏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肽酶西格列汀

蒲夏杨

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可增加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多肽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血液浓度,抑制二肽基肽酶Ⅳ对肠促胰岛激素的水解。西格列汀降糖时是呈胰岛素依赖性的,很少引起低血糖的发生。近些年,本院应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3月本院应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 ,女 18例,年龄 38~69岁 ,平均年龄(52.44±9.4)岁 ,病程2~11年。纳入标准:FPG8.0~13.0 mmol/L;经生活方式和药物控制时间>1年;最近一段时间血糖控制不佳;未曾接受胰岛素治疗;HbA1c7.5%~10.0%者;以往未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全部患者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制定个性的饮食和运动计划。40例患者均在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U/(kg·d),根据FPG情况及时调整用量,并给予西格列汀1次/d,100 mg/次。疗程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患者FPG、2 hPG、HbA1c、BMI。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40例患者的FPG、2 hPG、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全部患者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了低血糖。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40例患者HbA1c、FPG、2 hPG的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40例患者HbA1c、FPG、2 hPG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 HbA1c(mmol/L) BMI(kg/m2) FPG(mmol/L) 2 hPG(mmol/L) 低血糖(n)治疗前 8.7±1.7 24.2±2.7 10.4±2.2 13.8±2.6 0治疗后 6.4±1.3a 23.7±2.5 6.2±1.1a 8.2±1.2a 1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一经诊断后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之后如一直达不到理想指标,则需应用药物干预治疗。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合成的,作用时间可达24 h,峰值不明显,可很好的模拟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能够较好的控制血糖而不发生夜间低血糖,可避免餐前和空腹低血糖[1]。西格列汀可选择性抑制二肽基肽酶Ⅳ,进食后,肠道开始分泌GLP-1,同时抑制胰升血糖素,促进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从而调节血糖。本研究表明,在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40例患者的FPG、2 hPG、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且只有1例发生低血糖,与以往研究应用的药物相比[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已有研究表明,其低血糖率低的原因是GLP-1刺激胰岛分泌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显著降低患者的FPG、2 hPG、HbA1c,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1]Dailey G.New strategies for basal insulin treat nent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C1in Ther,2004(26):889-901.

[2]云鹏,孙晓顺,龚婷,等.地特胰岛素预预混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中的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1):1021-1024.

猜你喜欢

肽酶西格列汀
蛋白酶的研究历史、发现及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续1)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漫长的旅途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命悬一线
转肽酶A在蛋白质和多肽修饰中的应用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胆系统疾病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