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对鼻中隔骨折的诊断价值

2014-08-14王俊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鼻中隔三维重建符合率

王俊斌

鼻骨位于面部较为突出的位置,在外伤等作用下很容易出现鼻中隔骨折等。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做好对鼻中隔骨折的临床诊断[1]。本研究中,作者选择47例鼻中隔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对鼻中隔骨折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鼻中隔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47例进行研究,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13 ~ 81岁,平均年龄(29.12±2.3 )岁。对所有患者,均予以X线和CT检查。

1.2 方法x线检查,患者卧位于床上,头颅侧转,利用X线机(型号PLD5000C,普朗医疗器械公司)对患者进行检查。 CT检查 利用64层螺旋CT扫描机(SOMATOM SPIRIT,德国西门子),在HQ(高质量)扫描模式下进行,重建后得到容积数据,并将数据传至工作站。然后,由2名医师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lllction ,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formation ,CP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ing ,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仿真内窥镜(vitural endoscopy ,VE),并由3名资深医师负责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 公司推出的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利用64层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47例鼻中隔骨折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n(%)]

3 讨论

鼻中隔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外伤类型,外伤等均会导致鼻中隔骨折的出现。患者临床大多表现出鼻部疼痛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极有可能会出现呼吸障碍等[2]。因此,临床做好对鼻中隔骨折患者的诊断至关重要。常规诊断鼻中隔骨折采用的大多是X线检查的方式,但X线平片大多诊断效果不佳,较易出现漏诊等,无法对临床治疗等提供较多的参考依据。而利用64层螺旋CT重建技术,则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效果。重建技术是在工作站,利用特殊的软件,对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利用重建技术,可以得到十分立体、直观的图像,更加直观、立体、多角度的观察到不同患者的骨折情况,从而帮助医师更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病变情况和空间关系,更好的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3]。本研究最终结果显示,利用64层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P<0.05)。因此,在鼻中隔骨折的临床诊断种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达到较高的诊断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苏英锋,孙秀珍,刘迎曦,等.鼻中隔矫正术或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对鼻腔模拟气流场及气道结构影响的分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2):96-100.

[2]阿依恒·曲库尔汗,尼力帕尔·阿力木,亚力坤·亚生,等.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鼻骨形态鼻内镜下歪鼻矫正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1,27(2):85-88.

[3]王玉玲,张惠芳,田文红,等.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7):1063-1066.

猜你喜欢

鼻中隔三维重建符合率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隆鼻手术失败后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