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理财新品余额宝现状 存在的风险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4-08-08郭琳娜

金融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清盘

郭琳娜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金融整体架构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近期出现的余额宝等理财新品,多借助于某一使用广泛、认同度高的网络平台作为设计基础,一经问世,便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势头,让人震惊。在震惊之余,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厘清其存在的理由与风险,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将在余额宝的现状、存在的风险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些探讨,与同好者共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余额宝“清盘”风险未来前景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系统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具体是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特质与资金融通结合起来。理论上任何涉及到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可以算是互联网金融,包括对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依托互联网来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也有观点称,“互联网金融”其实应当是“互联网”与“金融”两基因有机结合的“转基因金融”[1]。

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之时,在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的金融架构都发生着深刻变革。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从1995年发展至今,产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从招商银行等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易保在线的网络投保等金融行业简单的互联网化,到“余额宝”、“百发”“百赚”“微信理财通”等新型网络理财产品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余额宝简介及发展现状

余额宝(外文名 Yu Ebao )于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是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所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其优势在于用户转入余额宝的资金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灵活便捷[2]。

具体来说,余额宝是将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实际上是对货币基金的申购,用户使用余额宝内的资金进行购物支付,实际上是对货币基金的赎回。整个流程就像支付宝充值、提现或购物支付一样。余额宝对于用户转入金额没有限制,余额宝的目的是让投资者手中的零花钱也能获得增值收益,哪怕几元、几百元都能够享受到理财的快乐,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则实现了集合理财的目的。

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余额宝更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提供较高的收益,还全面支持网购消费、转账等几乎所有的支付宝功能,这意味着资金在余额宝中,一方面在时刻保持着增值,另一方面又能够随时用于消费。

余额宝用户购买的是一种货币型基金,它一般用于投资国债、银行存款等金融工具。目前国内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一般在3%到4%,活期存款年化收益只有0.35%,也就是说,1万元活期存款的年收益为35元,而购买余额宝的年收益约为300元到400元,两者相差近十倍。

余额宝问世之后就出现了快速膨胀,以下的时间节点反映了这一膨胀的过程:

截至2013年6月末,余额宝累计用户超过251万,累计资金规模66.01亿元。

截至2013年9月末,余额宝累计资金规模556.53亿元。

截至2013年11月14日,余额宝累计用户近3000万,累计资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余额宝资金规模从66亿到1000亿仅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至此,天弘增利宝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突破千亿规模大关的基金,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51位。

截至2013年12月末,累计资金规模1853亿元,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用户带来17.9亿元的收益[3]。

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累计用户4900万,累计资金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根据彭博资讯统计,截至2014年1月14日最新的全球基金规模数据,天弘增利宝基金的规模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第14位。根据银河证券统计的2013年末基金公司公募资产规模排名(含QDII),天弘基金目前已成为新的行业第一。

截至2014年2月26日,余额宝累计用户8100万,累计资金规模4100亿元。

余额宝的迅速膨胀,一方面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引发了业界人士对其风险的担忧,怎样对待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成为目前的关注焦点。

三、余额宝存在的风险

(一)余额宝的高收益必然伴有高风险

一直以来,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产品都有客户沉淀或闲置的资金,但是却没有收益,这不符合资金增值性规律。央行2011年下发的《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管理办法》称:“客户沉淀在支付宝中的余额,支付宝有权利去购买协议存款,所获得的收益归支付宝所有”,这意味着支付宝中累集的沉淀资金可以获取收益,但客户却无法分配到收益。在这样的背景下,余额宝的问世引起客户、媒体和金融界的高度关注是必然的。

目前来看余额宝的收益是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的,但是余额宝销售的这款增利宝货币基金是一款新发的基金,其能够募集的规模和基金经理对于流动性的控制都是未知的,并且由于其面向客户群体的特殊性,未来会否出现大规模挤兑也是不确定的,因此目前来看这款货币基金的风险相对要高。

从证券市场线来看,余额宝的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和其他基金,那么客户所承担的风险也会高于银行存款和其他基金。同时余额宝对客户投资风险提醒不足,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从整个金融行业来看,余额宝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益。如余额宝吸引了银行的客户,分流了银行的资金,长此以往势必受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挤压,也会给余额宝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二)前车之鉴,同样的“基金”在国外已有“清盘”先例

马云的余额宝也可以说是一种“泊来品”,其原型是美国网络支付公司的Paypal(贝宝)[4]。贝宝是美国人在1999年设立的账户余额转入式货币市场基金,用户存放在贝宝支付账户中原本不计利息的余额自动转入货币市场基金后就有了增值和收益,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余额宝的模式基本一样。

贝宝货币基金成立之初的几年中也有一个快速膨胀的过程,2007年一度达到了巅峰的10亿美元规模,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水平降至0.04%,仅为2007年高峰时5%的零头。在此情形下,贝宝货币基金的收益优势逐步丧失,规模不断缩水,难以支持赎回的巨大压力,不得不于2011年7月清盘关闭。

贝宝之所以倒闭,一方面与其膨胀过快有关,另一方面与其对金融监管的漠视有关。按美国现行法规,券商要接受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监管。贝宝要进行基金销售首先要取得券商执照,其次至少要加入一个行业自律协会并成为其会员,第三还要取得当地州政府颁发的州内执照,第四是券商雇员也要拥有相应的执照。分别接受不同层次的监管。

然而,贝宝在美国只有支付执照(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贝宝仅仅是利用自己的支付平台将客户的余额转移到基金账户上。正是因为钻了金融管制的空子,贝宝在上线之初凭借着低成本高收益确实是大赚了一笔,投资者们也因为沉浸于高回报的喜悦之中,忽略了贝宝故意强调收益却淡化风险的事实。当监管收紧,成本升高时,风险便不可避免。这些现象与我们今天的余额宝何等相似?

四、余额宝发展前景分析

(一)余额宝等多款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分析

马年春节过后,余额宝等多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路走低,该如何看待种现象?

第一,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将资金投向货币市场,通过在货币市场低买高卖等频繁操作来赚取差价回报投资者的。而货币市场具有收益回报较低、收益较为稳定、投资安全性较高、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好、变现能力强等特点。

去年中期之后,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曾高达7%以上,说明这些“宝们”是特殊时期的幸运儿。2013年“钱荒”二字出现的频率很高。“钱荒”即资金供给不足,根据供求原理,“钱荒”则价高。从去年年中开始的“钱荒”主要荒在了银行之间,表现在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的资金价格(利率)直线上升,2013年6月中下旬货币市场一个月拆借利率曾经攀升到10%以上,这种状况自去年下半年一直没有根本改善,而且到年尾又卷土重来,这一现实为“宝”们的高收益提供了基础条件。

第二, 春节过后多家银行采取了防止“钱荒”的措施。一方面,银行对进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最高转账数额设置了苛刻的门槛,降低或减缓了资金外流的速度;另一方面,银行推出自己的金融创新理财产品,如民生银行的“如意宝”、浦发银行的微信银行闪电理财产品“天添盈”、中行、建行、邮储银行等打造的“微银行”,再加上同行的竞争等,都对“宝们”的市场形成争夺,直接挤压了“宝们”的利润空间,“宝们”收益率的走低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二)余额宝等多款理财产品走势分析

余额宝等多款互联网理财产品走势如何,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要看货币市场状况

我国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实质大都是货币市场基金。对于余额宝这种货币型基金来说,投向同业存款的好处是可以约定利率并且提前赎回不罚息,这一政策红利一旦被叫停,或者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而无法支付协议利息,货币基金也有可能亏本。另外,还要考虑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当国内银行间的“钱荒”延续,货币市场流动性会持续紧张,利率持续走高或者维持在高位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仍将维持高收益;随着利率市场化转入常态,资金面可能出现宽松,余额宝的收益率会不断走低。余额宝作为一款货币型基金,长期趋势主要还看货币市场的脸色行事。

第二,要看金融监管规范程度

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因此必须考虑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问题。支付宝始终没有取得基金销售牌照,借助天弘基金实现基金销售功能的做法其实是在打擦边球。从监管层面上来说,余额宝并不合规。一旦监管部门强调规范经营,余额宝有可能会受冲击,或被设置投资限制,最终影响余额宝的正常运营。

第三,投资者要理性对待

余额宝自上线以来,半年时间里将天弘基金捧红,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跻身到世界14强的行列,这种辉煌是与8100多万用户的“支持”分不开的,只是多数用户选择余额宝是因为其方便快捷,能在购物的同时顺便理财,但却并不知道余额宝其实是一种基金,购买余额宝也就相当于购买了基金,也会存在风险。正因为如此,当余额宝在马年过后收益率出现下滑时,投资者们便呈现出惊慌和动摇,有些投资者甚至打算考虑别的投资途径。其实如果能从投资基金的角度理性地看待余额宝,清楚它的收益来源,也就不会因为余额宝收益波动而方寸大乱。所以投资者要深入了解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本质,关注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变化,才能更好的应对收益的涨落。

归根究底,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猛,深受广大投资者喜爱,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顺应了网络时代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指尖轻轻一划,投资者便能轻松的进行理财投资,获得满意的回报。余额宝的问世,是技术创新,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拓展的积极尝试。只是,余额宝面临的货币市场风险、监管风险、传统银行创新产品竞争的风险以及互联网同类产品竞争的风险,都会影响到余额宝未来的发展。相信余额宝的创立者们会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有智慧的促进这一时代的宠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欣欣.互联网金融的基因结合与风险管控[EB/OL].金融时报.2014-01-20

[2]hk182885455.余额宝[EB/OL].百度百科.2014-03-04

[3]战钊.余额宝规模达到1853亿元,累计发放17.9亿元收益[EB/OL].光明网科技.2014-01-01

[4]周佳.“美国余额宝”的终结:只宣传收益不把风险说够[EB/OL].第一财经日报.2013-10-21

猜你喜欢

清盘
今年清盘基金已达57只发生了什么
514只迷你基金遭遇清盘危机
清盘基金数量屡创新高持筹基民宜提前赎回
今年100余只基金清盘多为银行委外 仍有570只在售产品身形迷你
逾60只基金清盘想要保本很难
公募清盘现象
基金业遭受重创
37只公募基金遭遇清盘 投资人谨记细读“终止合同条款”
亿达集团否认清盘破产
基金如果清盘 基民有什么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