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2014-08-08李晶晶

关键词:经济区中原竞争力

李晶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李晶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选取11个经济指标构建中原经济区27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对中原经济区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郑州竞争力最强,南阳次之。指出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提出对策及建议。

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为促进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被提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其中作为主体区域的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不均衡,旅游产业集聚效应低,使得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受到限制[1]。

一、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产业不仅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内部核心行业,还与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商业、教育等诸多领域相关,任何单一的指标都不可能全面衡量一个区域的旅游业竞争能力。借鉴参考文献1,选择4个一级指标:旅游贡献能力(A)、旅游交通能力(B)、旅游接待能力(C)、旅游资源能力(D)。旅游贡献能力反映旅游业发展获得的收入对GDP发展所做的贡献;旅游交通能力反映公路客运量及私家车数量所带来的交通所能承载的运输力;旅游接待能力反映各市所拥有的接待游客的住宿、餐饮等条件;旅游资源能力反映各城市的旅游资源硬性条件。

二级指标分别如下:A11为接待游客总人数;A12为旅游总收入;B11为公路客运量;B12为公路线路里程;B13为私家车数量;C11为星级饭店数;C12为住宿和餐饮营业额;C13为住宿业;C14为餐饮业;D11为A级以上旅游景点数;D12为旅游院校数[1]。

(二)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其原理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来的多个指标组合成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指标(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来多个指标的线性组合。分析时通常以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5%作为主成分数量的确定标准,以避开变量间共线性问题,提取数据的主要信息。选取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将众多指标转化为几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避免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以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作为各市旅游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克服了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

二、评价指标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

(一)评价分析

以中原经济区27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邯郸、襄樊、徐州、晋城、蚌埠、阜阳、淮北、长治、运城等,数据来源于《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2011年最新查询的数据资料。

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相关系数矩阵提取特征值大于1者,构建因子变量。提取因子后(见表1),得到2个特征值分别为6.776、2.111,这两个特征值均大于1,由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因子彼此相互独立,互相不可代替,因此选取前两个作为主成分F1和F2,这两个主成分解释总方差为80.784%(累计贡献率),说明可以认为这两个主成分概括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1 主因子的特征值与贡献率

SPSS19.0运行后得出的成分载荷矩阵表(见表2),可以看出两个因子分别包含不同的指标量。其中,第一因子在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公路客运量、私家车数量、星级饭店数、住宿业、A级以上旅游景点数、旅游院校数等这些指标上载荷值比较大,说明第一主成分F1基本反映这些指标的信息,而在公路线路里程、住宿和餐饮营业额和餐饮业这三个方面,第一主成分基本不能反映这些指标的信息;第二个因子在公路线路里程、住宿和餐饮营业额、餐饮业上载荷值比较大,说明第二主成分F2基本反映这三个指标的信息。

表2 主成分载荷矩阵表

由表2的结果可知:第n列的每个元素分别除以第n个特征根的平方根,就得到主成分分析的第n个主成分的系数,两个主成分F1,F2的线性组合如下。

F1=0.343*ZX1+0.34*ZX2+0.353*ZX3+0.148*ZX4+0.317*ZX5+0.368*ZX6-0.976 *ZX7+0.342*ZX8+0.216*ZX9+0.32*ZX10+0.33*ZX11

F2=-0.23*ZX1-0.231*ZX2+0.141*ZX3+0.582*ZX4-0.134*ZX5-0.156*ZX6+0.361* ZX7+0.248*ZX8+0.432*ZX9+0.209*ZX10-0.267*ZX11

其中,ZX1,ZX2,ZX3,ZX4,ZX5,ZX6,ZX7,ZX8,ZX9,ZX10,ZX11分别表示对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变量。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可得主成分综合模型系数,最后算出主成分综合得分F。

F=61.597*F1+19.187*F2

(二)评价结果

由主成分综合得分公式,计算出中原经济区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分值,依据计算出的F值大小进行排序(见表3)。

表3 中原经济区各市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序

由表3结果可知,综合得分F值越高,表明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越强。郑州排名第一,是综合旅游竞争力最强的城市,郑州旅游资源丰富,黄河风景、黄帝故里、少林功夫、嵩山胜景等享誉海内外,在旅游竞争力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南阳排名第二,南阳的F1和F2数值比较大且都为正,这里的正负表示城市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平均水平算作零点,这是在整个过程中将数据标准化的结果,可以看出南阳在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公路客运量、私家车数量、星级饭店数、住宿业、A级以上旅游景点数和旅游院校数与公路线路里程、住宿和餐饮营业额、餐饮业等这些指标上强度相差不大。洛阳排名第三,洛阳素有“九朝古都”的美誉,不仅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也是多姿多彩,洛阳八景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

综合得分值大于零的城市还有安阳、开封、蚌埠和新乡等,但是这些城市与郑州、南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城市的F2得分比较低,在旅游交通能力和旅游接待能力方面表现不强,需要国家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方面的改造。此外,综合得分最低的五个城市依次是济源、商丘、三门峡、濮阳及漯河。这5个城市的F1得分比较低(为负),在旅游贡献能力和旅游资源能力方面表现不足,发展有待提高。这可能是因为A级以上旅游景点数或旅游院校比较少,导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要促进综合得分比较低的一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交通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要全面提升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有效的营销策略必不可少。

(一)优化中原经济区旅游系统

中原经济区地域旅游系统的优化,应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根据旅游业发展水平确定旅游区中心城市;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支点,通过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以精品旅游路线为纽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经济区。在空间布局上,应以郑州、开封、洛阳、焦作、南阳为一级旅游中心,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为重点,突出文化旅游、原生态旅游、寻根祭祖及休闲度假游等功能,形成具有多项旅游内容的特色旅游产品[2]。

(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功夫、拜祖寻根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胜地[3]。

“华人寻根祭祖游”:新郑黄帝故里——开封市天波杨府——山西省晋城市皇城相府——周口市鹿邑县老子故里(李氏发源地)——登封市箕山——许昌市(许姓发源地)。“少林太极功夫游”:登封少林功夫——温县太极拳——邯郸广府太极文化——菏泽武术之乡。“世界文化遗产游”: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安阳殷墟。

(三)加强整体联合营销,提高旅游市场开拓能力

应加强旅游产业外部的信息资源整合,尤其是对媒体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利用市场机制使媒体资源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另一方面,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阵地作用,增加对旅游业公益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

[1] 王欣.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与全国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4).

[2] 吴国琴. 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

[3]窦颖颖.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责任编辑:王兰锋)

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ofCities’TouristIndustryinCentralPlainsEconomicArea

LI Jing-jing

(SchoolofManagementandEconomics,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6,China)

By choosing eleven economic indexs, 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27 cities in the CentralPlains Economic Zone.SPSS19.0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each city in the CentralPlains Economic Zone .The result shows that Zhengzhou ranks the first in competitiveness while Nanyang ranks the second.The weaknes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s pointed out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tourism;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2014-03-11

李晶晶(1985—),女,河南项城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F592.7

: A

: 1008—4444(2014)04—0072—03

猜你喜欢

经济区中原竞争力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日本竞争力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