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谱哲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问题

2014-08-08李金锴

关键词:领导核心广谱公有制

李金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广谱哲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问题

李金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出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能否深刻而有说服力地回答这些问题,涉及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利用广谱哲学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辩证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观察相应问题,可以澄清诸多混乱,坚定信仰,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广谱哲学;社会主义理论;辩证结构主义

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后,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问题、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问题,乃至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否失效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持怀疑、动摇态度的观点与思潮也不时涌现。面对这些疑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适时提出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三个自信”的提出是对以往各种质疑的有力回答,也为今后的发展鼓足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从广谱哲学的视角来审视,“三个自信”的提出是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的,从而对有关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得以肯定的论证。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失败论”

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后,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失败了。他们的逻辑是:所有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现在却一个个倒台了、变质了,如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苏东剧变的结局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

运用辩证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这一推理具有逻辑上错误,是单从表面现象上的关系推出的错误结论。因为理论与实践不是一对一的表面上的单值因果关系,理论要变成现实需经历一系列的转化、中介环节[1]。

例如,我们知道,所有的桥梁大坝、楼堂馆所的设计,其理论基础都是牛顿力学。没有人能推出,当桥梁倒塌、大坝崩溃时,证明了牛顿力学是错误的。因为在牛顿力学和实际地建造这些桥梁大坝之间,隔着一系列中介和转化环节。牛顿力学本身不能拿来直接盖房子、建大坝,它要和水、土、各种材料结合起来,形成水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等二级学科,这些二级学科还不能直接拿来盖房子、建大坝,它们还需要进一步转化为水利学、水工建筑物、土木工程等三级学科,这些三级学科还要进一步与实际施工地点的地质、土壤、现实条件等结合起来,才能进入设计阶段,即使有了设计图纸也还不是现实,还要组织人流、物流、信息流进行施工(如图1所示)。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桥梁倒塌、大坝崩溃。例如施工(环节)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无法从建筑物的倒塌推出牛顿力学是错误的。

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一样,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相当于牛顿力学这个基础科学层次,而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相当于应用科学层次,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当于具体的设计层次,各级党的干部、领导执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才进入“施工阶段”( 图2)。在这个复杂系列中,哪一个环节出了大问题,都有可能使社会主义事业偏离正确的方向,乃至失败。因此,与建筑物的倒塌推不出牛顿力学是错误的一样,由具体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也推不出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图1 牛顿力学从理论到实践的环节

图2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环节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它们具有本质上相同的结构,在数学上称为是同构的。它表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广谱哲学关于认识的逆像理论系统地提供了上述分析的理论基础[2](P99-101)。

二、关于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

我们今天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基本的社会结构是:经济上,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政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个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允许非马克思主义(但不允许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长期共存;国体上,实行“一国两制”,等等。

这种结构概括起来,即“一主多元结构”,“一主”是一个主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多元”是多元化发展,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按照辩证法的辩证矛盾理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这种结构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又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广谱哲学用阴阳主序结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一主多元结构”,并用数学上的半序结构予以刻划。所谓半序结构,即满足自反性(自己和自己有某种关系)、反对称性(如果甲和乙有某种关系,则乙和甲没有某种关系)、传递性(如果甲和乙有某种关系,乙和丙有某种关系,则甲和丙也有某种关系)。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从抽象的角度看,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它们均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因此是半序结构,称为阴阳主序结构。那么,如何保持“一主对多元”的主序结构不变?这就涉及到复杂的调控问题,也就是保序调控。具体地说,在经济上,无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变;在政治上,无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深度和广度获得怎样的发展,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变;在意识形态上,无论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如社会各阶层的意识形态)多么纷繁复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变等等。

三、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论证

在一些党课教材中,论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经常使用三个论据[3](P76-77)。

第一,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但问题恰巧是,这是在讲历史,而不是在讲今天。在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的时候,就讲“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有些超前,因为“领导核心”是个稳定的“内核”概念。这个论据应该放到讲中国近现代史的结尾处(讲到1949年)才合适。

第二,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战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也是历史事实,但人们可以问: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亚洲“四小龙”不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吗?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这个能力呢?

第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保持政治局面的稳定,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人们也可以问: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某些封建王朝维持了几百年,政治局面不能说不稳定。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局面也不能说不稳定,又如何解释?

不难看到,上述论据本身没有错,但没有揭示党作为领导核心的唯一性的依据。因此,要论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只有抓住社会主义的性质这一条去展开,即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去展开。

(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政权(通过共产党领导)的性质

中国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结构。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支柱,这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适合它的性质、为它服务的政权只能是代表公有制方向的共产党来执掌。

(二)只有执政的共产党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变质,并为其发展和壮大它开辟道路

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要在经济上防止两极分化,防止极少数人成为暴富的一极,绝大多数人处于贫穷的另一极,而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公有制。如上所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支柱。因此,只有执政的共产党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变质、不倒塌,并为发展和壮大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断开辟道路。

(三)只有执政的共产党才能保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性质

我们在前面说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由于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因此只有执政的共产党才能保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包括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打击邪教组织,清除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等等。

在论证“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问题上,为什么传统的教科书没有说服力呢?

首先在于,这些作者没有把价值观和真理观的界限搞清楚。真理本身不包含一粒价值的种子,因此也没有正义与非正义、高尚与卑贱、好与坏之分,这些都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例如小偷也可以掌握真理,只要“主观符合客观”(这是真理的定义,除非修改这个定义)。当我们说“偷盗是可耻的”时候,我们已经加上了价值判断。同样,“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个真理观范畴,而不是价值判断。因此,我们把其他执政党、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也能办到的事说成是只有共产党才能办到的,这是价值观在起作用,即因为我们拥护共产党。殊不知,由于我们没有点到“唯一性”(“只有共产党……”)这个要害,因此反而被人钻空子,帮了党的倒忙。

其次,没有把“党的性质”与“社会主义的性质”的单值对应关系搞清楚。要论证“只有”共产党而非其他政党或集团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寻找“唯一性”,即共产党的性质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的单值的对应关系。这只有把(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序结构(“一主多元结构”)搞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搞清楚,然后把共产党的性质搞清楚,才能找到这种单值对应关系,从而揭示其“唯一性”。

综上所述,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里指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实践没有一对一的直接对应关系,因而由个别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推不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失败;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因而“一主多元”的特色社会主义结构(阴阳主序结构)保证了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由于社会主义的性质(经济上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意识形态上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一致性,才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唯一性。

[1] 张玉祥.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与前途的广谱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3).

[2] 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 党章讲话纲要编写组. 党章讲话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董红克)

SomeIssuesonBroad-spectrumPhilosophyandSocialismTheory

LI Jin-kai

(School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6,China)

Some major theoretical issues are posed during the socialism practice. It is related to the belief in socialism and Marxism whether these questions are answered profoundly and convincingly. To analyze and observe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 fro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and method of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dialectical structuralism, can clarify a lot of confusion, firm belief and be of vit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socialism theory; dialectical structuralism

2014-02-10

李金锴(1979—),女,河南周口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D027

: A

: 1008—4444(2014)04—0033—03

猜你喜欢

领导核心广谱公有制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论领导核心的战略定位与历史意义
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需要坚强领导核心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广谱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特点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海军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