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近年社会建设成效评估与分析

2014-08-08王丽珂

关键词:河南省评估建设

王丽珂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河南省近年社会建设成效评估与分析

王丽珂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社会建设日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的重点领域。对政府的社会建设成果作量化分析并进行科学评估,正在逐步展开。通过对河南省十八个地区的社会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发现各地区的社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从四个方面持续提升社会建设成效。

河南省;社会建设;成效;评价

自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以来,全国社会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步系统完善的过程,反映出当前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有社会学家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了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加强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战略要求[1](P3-13)。也因此,当前关于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围绕社会建设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社会建设内涵的界定、社会建设与其他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以及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路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2-3],充实了社会建设的研究内容。更有专家对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探索,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和指导意义的观点和结论[4-6]。然而,对政府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成绩进行定量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纵观近期的文献,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对地方政府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尚需进一步探索。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人口第一大省,理所当然也成为贯彻落实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地区。近年来,河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加强社会建设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历届政府的努力使得河南各地的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地市的社会建设都得到了全面推进,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河南省十八个地级市的社会建设进行评估研究,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发现社会建设的差距和问题,弄清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社会建设评估内容的界定

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社会建设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步清晰明朗化的过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基本民生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事业、公益性基础服务以及社会安全治理等。鉴于此,笔者以《河南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本着可操作性原则,围绕当前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尝试建立一套定量测评河南社会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交通、住房、社会安全八个主要的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设计力求完善,但是这八大方面仍不足以囊括社会建设的宏大内涵,笔者只是想通过对河南省十八个地区社会建设中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交通、住房、社会安全情况的分析,以求管中窥豹,探寻河南省社会建设的全貌。

二、河南省社会建设成效评估

成效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衡量组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社会建设的成效评估涉及投入和产出两个要素,亦即衡量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建设的产出情况。因此,除了对地方社会建设的产出进行定量分析之外,还需要对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比较,以客观地比较各地区的社会建设成效。

(一)对社会建设的评估

1.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标准和尺度,可以让人们对于研究对象的形态与性质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在设定河南省社会建设考核指标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理论[7],在充分考虑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可信度及其权威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需在二级指标之下再设置27个三级指标,用以反映社会建设的性质和作用,并直接决定社会建设综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见图1)。

图1 河南省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河南省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三个层级的指标中,为了尽可能减少量化的主观性,在权重调查中,笔者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向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发出了《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体系》专家意见调查表。本研究在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造出各级指标层的判别矩阵,计算出其对应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得出各指标层在河南省社会建设成效评判中的权重水平。除了特别说明之外,指标原始数据均根据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出,各级指标及其对应的权重见表1。

2.评价模型的选取

由于构成社会建设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数据量纲不尽相同,因此所有指标数据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之后才能进行综合集成。笔者对单一客观指标的原始数据主要采用0~1标准化和阀值法两个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此,可以计算出河南省十八个地级市各8个二级指标的得分以及各地区社会建设指标的综合得分与排名情况(见表2)。

续表1

表2 2012年河南省各地区社会建设综合评估及排名

由于周口市的教育综合指标中三级指标均为最小,在0~1标准化数据处理中为0,导致教育综合指标的标准化综合值为0。这是个比较数值,和周口市实际的教育情况无关。

(二)对经济发展情况的评估

因为社会建设需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作为支撑,所以,同社会建设定量分析方法类似,通过建立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和增速指标体系,并对原始数据进行0~1标准化处理之后,根据标准化数值和其对应的权重进行加权,可以计算得出2012年河南省十八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情况的排名情况(见表3)。

若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则南阳市的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为0.314 452,信阳市的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为0.314 436,故南阳市的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排位比信阳市靠前。

(三)结果分析

根据2012年河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建设情况的评估结果,可以看出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经济发展排名前五的地区除了郑州与洛阳仍分别保持第一和第二之外,济源、许昌和开封的社会建设分别位居第九、第十二和第十五;经济发展排名第六至第十的地区为:焦作、三门峡、驻马店、南阳和信阳,其社会建设分别位居第四、第七、第十七、第十和第十四;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十一名至第十五名的新乡、鹤壁、濮阳、安阳和商丘,其社会建设分别位居第六、第十三、第八、第三和第十六。换句话说,2012年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排名除郑州、洛阳和三门峡之外,一些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其社会建设评价综合得分落后于经济发展程度较差的地区;而那些经济发展情况排名靠后的地区,其社会建设评价综合得分却能够位居前列。此外,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排名第一和第二的郑州和洛阳而言,由于这两个地区分别位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理想线即Y=X之下(见图2),说明相对于郑州和洛阳各自的经济发展程度,其社会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在速度上还有待于继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尚需进一步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具体分布情况见图2。

表3 2012年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排名

三、进一步提升河南省社会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的力度,促进河南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社会建设的推进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外力实施才能得以保障。通过对2012年河南省各地区社会建设的分析得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以省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部署,各地市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方面的政策实施力度,根据各自情况调整规范措施,建立强有力和务实的成效考核制度,促进河南省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图2 2012年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协调分布图

(二)各地在明确社会建设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统筹社会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河南省十八个地级市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估分析,可以看出,各地区在大力开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过程中,人民的总体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2005年河南全省城市农村收入比为3.021,至2012年河南全省城市农村收入比缩小为2.891),社会保障稳步提高,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安全治理更加有序。作为全民福利的改善,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搞好一个方面是不行的,需要通盘兼顾才能实现。社会事业需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和完善,也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行动策略。在大力促进社会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各项社会事业需要和谐兼顾共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享有人类的福利。

(三)建立责任分担的社会格局,破解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难题

在不同的机构、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组织中,其能力、特长也都不尽相同,这也使得这些分工不同的机构、部门和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必须动员多方力量来共同积极地解决各种复杂的难题,以建立责任分担的社会格局。基层政府的优势在于对上级强制权力的执行和地方法规的制定;基层各部门党组织的优势在于能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而基层民间组织则在社区复兴、社会排斥、犯罪与社区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棘手问题上具有比较优势[8](P186)。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责任分担格局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责任分担也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所以,河南省十八个地方政府的社会建设在未来发展中应更加积极地回应这种多元的社会需求,引入多方建设力量的有效合作与广泛参与,努力形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四)以和谐理念推进各地区农村社区的社会建设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除了要搞好城镇居民社区的社会建设之外,还要搞好农村居民社区的社会建设。因此,要以和谐理念大力推进和谐村镇、和谐城镇建设,营造文明的社区环境,形成祥和积极的风气,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民风。通过创基层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培育发展基层的公共服务体,加强基层社区的管理,完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努力把基层社区建设成为乡村社会群体、城镇社会群体、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共同体。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严振书.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综述[J].实事求是,2009(5).

[3] 徐家良,于爱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 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

[5]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6] 李培林.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经验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

[7]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 [英]Robert Leach & Janie Percy-Smith. 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M].New York:Pal grave, 2001.

(责任编辑:王菊芹)

EvaluationandAnalysisofHenanProvinceSociety-building

WANG Li-ke

(SchoolofLaw,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6,China)

In the recent year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on society-building becomes a hot issue in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to achieve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esult of society-building for the scientific assessments is still relatively uncommon. By means of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society-building in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the experience and outcome in social construction of Henan province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Henan province; society-building; evaluation; analysis

2014-05-1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低碳社会建设下的地方政府环境管理》(2011FJJ035);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低碳社会建设下县域产业集聚区生态化路径与发展模式研究》(13240041074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顶目《河南省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2014-gh-05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高层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政府环境管理研究》(201217)

王丽珂(1975—),女,河南新安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环境管理。

F124

: A

: 1008—4444(2014)04—0019—05

猜你喜欢

河南省评估建设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