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2014-08-01袁晓东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阿斯咽部反流

袁晓东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袁晓东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50例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阿斯美加酮替芬治疗,最后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咽部发痒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反流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咳痰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咳嗽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上述临床症状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喘息症状临床治疗有效率(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嗽、咳痰、喘息等表现作为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主要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采取阿斯美加酮替芬等药物治疗后,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情况。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观察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慢性咳嗽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患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1]。为分析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本研究对50例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采取阿斯美加酮替芬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1~80岁,平均年龄为(39.46±3.84)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5.83±0.82)年。其中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肺炎,其它病因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疾病判断标准,其临床症状比较长,均超过2个月,未见X线片检查异常,不存在心、肺功能障碍,排除其他系统导致的慢性咳嗽。

1.2 方法 患者均采取阿斯美治疗,剂量为2粒/次,3次/ d;同时采取酮替芬治疗,剂量为1mg/次,2次/d;总治疗时间为1周。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采取各种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均无采取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观察分析以及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变化。

1.3 观察指标 按照镇咳平喘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对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咽部发痒、反流症状等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其分值在0~3分之间,0分代表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质量高;1分代表患者临床症状出现轻微的改善,但是没有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2分代表患者出现中度临床症状;3分代表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生命质量不断降低[2]。评定效果判定采取治疗前去除治疗后的积分除以治疗后的积分的百分比,疗效判定如下:(1)控制:评分超过80%;(2)显效:60%~79%;(3)好转:30%~59%;(4)无效:低于30%[3]。总有效率=(控制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研究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咽部发痒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反流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咳痰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咳嗽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喘息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咽部发痒、反流症状、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喘息症状临床治疗效果(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的症状变化情况比较[n(%)]

3 讨论

咳嗽作为一种呼吸道症状综合征,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严重的病情会增加患者痛苦程度,对患者休息与睡眠形成严重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中采取常规镇咳药物治疗,呼吸肌收缩的降低效果比较显著,但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慢性咳嗽治疗效果。咳嗽的发病机制多种多样, 包括:各种炎症介质、气道高反应性等[4]。本研究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主要的病原体仍然是病毒,患者出现各种炎症,引发了咳嗽症状。通过给予患者采取阿斯美以及酮替芬治疗,有效改善患者咽部发痒、反流症状、咳痰、咳嗽等症状。阿斯美含有各种高效的药物成分,其治疗优势在于[5]: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肺牵张反射实施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纤毛运动等。酮替芬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抗组胺功能,有利于扩张支气管、增强β受体的敏感性等,可以不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情况[6]。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容易出现嗜睡乏力症状、胃肠道反应、心悸等情况,应该适当控制药物的使用,指导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辅助检查[7]。本研究结果表明,咽部发痒、反流症状、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喘息症状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蒋艳芳等[8]的研究报道一致,慢性咳嗽治疗喘息症状效果比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医生在临床治疗中没有严格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情变化,过分依赖镇咳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难以起到长久的良好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慢性咳嗽临床治疗中应该严格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采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不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 马芸,王俊平,王静.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2,22(11):102-103.

[2] 江毅芳,乐家振,杨海斌.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其治疗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9(11):1359-1360.

[3] 方兴.慢性咳嗽患儿的呼吸道高反应诱发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 2014(9):37-38.

[4] 涂明辉,朱小燕.从误诊病例分析基层医院儿童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1062-1063.

[5] 傅自萍.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的效果及机制[J].重庆医学,2012,41(29):3072-3073.

[6] 王永霞,王霞,王宝力,等.儿童慢性咳嗽126例病因与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3):439-441.

[7] 张莉,黄东明,邱少珍,等.广东省中山地区2~12岁儿童慢性咳嗽流行病学调查[J].广东医学,2012,33(6):848-850.

[8] 蒋艳芳.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 2(24):129-1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36

江苏 21523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内科 (袁晓东)

猜你喜欢

阿斯咽部反流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中芯国际与阿斯麦集团签订购买单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参展品牌索引
该换时钟了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