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药理探析

2014-07-18赵春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格列格列美葡萄糖

赵春苗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药理探析

赵春苗

目的 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药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 按照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 分别给予格列美脲和格列喹酮治疗, 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FBG、2 hBG、BP、TG、HbA1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安全有效, 值得肯定使用。

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药理性

2型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表现为胰岛B细胞功能损失, 并逐渐加重。在治疗时需对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有效保护。格列美脲是一种新型的磺脲类降糖药物, 对胰内和胰外起到双重作用, 改善代谢紊乱状态。在此次研究中,作者以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格列美脲治疗, 分析其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 确诊为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男52例, 女34例;年龄38~78岁, 平均年龄(64.2±3.4)岁;病程4~12年, 平均病程(7.8±2.4)年;合并高血压24例, 冠心病8例, 54例未合并其他疾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对比(P>0.05)。

1.2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1]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 饭后2 h血糖≥11.1 mmol/L, 但<16.7 mmol/L。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无肝、肾等功能不全患者;无药物禁忌证患者;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抗凝、降脂, 良好饮食, 控制血压。对照组采取格列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每餐饭前30 min口服30 mg格列喹酮(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0940258), 3次/d。治疗组采取格列美脲治疗。患者每次口服2 mg格列美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838), 3次/d。两组患者疗程2个月。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饭后2 h血糖(2 hBG)、血压(BP)、TG(甘油三脂)、HbA1c(糖化血红蛋白)。

1.5统计学方法 文中研究所得出来的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 以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对比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FBG(mmol/L)2hBG(mmol/L)TG(mmol/L)SBP(mmHg)DBP(mmHg)HbA1c(%)治疗组7.0±1.549.2±2.22.01±0.3140±588±85.8±1.0对照组7.5±1.7811.5±3.12.19±0.6145±891±66.8±1.4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1例低血糖, 用餐后症状缓解。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 1例恶心, 患者均可耐受, 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2型糖尿病也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超过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依然具备自身能力, 部分患者体内甚至产生较多的胰岛素, 但作用较差[2]。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需要抵抗胰岛素, 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出现轻度乏力、口渴等症状, 在治疗时需控制血糖, 降低血糖水平, 刺激胰岛素释放。

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尿类抗糖尿病药物, 对肝葡萄糖合成进行有效抑制, 使肌肉组织可有效摄入外周的葡萄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在采用格列美脲时, 必须要保证2型糖尿病患者可进行单纯的饮食控制, 无法充分控制血糖水平效果可采用格列美脲。由于格列美脲作为长效的抗糖尿病药物,与胰腺B细胞表面的磺酰尿有效结合[3], 同时格列美脲受体可以和ATP敏感的KATP通道相结合, 以此封闭KATP, 提高细胞膜的去极化, 开放电压依赖性的钙通道, 通过Ga2+内流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对肝葡萄糖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并且相关研究证明, 当磺酰尿类药物不同时, 对KATP的亲和力也是不同的,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在研究表明中, 格列美脲与优降糖对KATP亲和力相同, 与甲苯磺丁脲会被氯磺丙脲相比, 格列美脲对KATP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它们两种药物。另外格列美脲通过非胰岛素, 促进心脏摄取葡萄糖的能力, 主要是由于葡萄糖的转运因子1和4种蛋白质表达所发挥的作用提高了心脏葡萄糖的摄取能力[4]。并且格列美脲会对心血管KATP通道产生相应的影响作用, 格列美脲对心血管KATP通道的作用与格列波脲、格列齐特相比, 少于其对心血管作用, 因此, 对心血管不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由于格列美脲可降低血糖, 患者在服用药物后, 会引起低血糖。另外格列美脲通过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 改善B细胞胰岛素的含量, 降低基础胰岛素水平;并且也可以提高B细胞对高血糖的识别性, 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 以此有效改善糖负荷后胰岛素水平, 疗效显著。在此次研究中, 治疗组FBG、2 hBG、BP、TG、HbA1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 格列美脲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 疗效显著。治疗期间, 治疗组出现1例低血糖, 用餐后症状缓解。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 1例恶心,患者均可耐受, 停药后症状消失。可见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无严重不良反应, 安全有效, 不会影响患者心脑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 采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临床价值高, 不良反应少, 安全有效, 值得肯定使用。

[1] 吴光秀.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重庆医学, 2013,42(28):3421.

[2] 牛俊.格列美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33(10):2169.

[3] 王婧.格列美脲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临床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26):3003.

[4] 李颖.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系统评价.医药导报, 2012,31(04):526.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格列格列美葡萄糖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的机制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胰腺占位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