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师资,质量强校的基石

2014-07-17邹文珍

关键词:途径习惯质量

邹文珍

摘要:质量是生命线。一所学校在当地的声誉、口碑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质量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最为紧迫的任务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的素质,笔者认为,优质的师资是高质量学校的关键。教师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就有了保证。

关键词:途径;措施;习惯;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5-2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优质的教育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优质的师资是科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建设质量强校的关键。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直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在探索中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师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一、激发一个正确的取向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工作有其特殊性,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决定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如果教师只把教育工作看成是赚钱养家糊口的职业,计算着上一节课得多少钱,那么他永远不会尽心尽责去工作,也就谈不上讲究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如果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看成是通过教师这一中介成就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美好未来、祖国灿烂的明天谋划布局的事业,那么他胸中涌动的是激情和责任,追求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并会为之不断努力。

为激发教师,使之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市师德建设五项制度组织学习、讨论座谈,围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组织开展贴近教师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的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的职责,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全体教师敬业爱岗、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爱学生,严谨笃学,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

二、抓实两条提升的途径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修养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学生的高素质源于教师素质高,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我们狠抓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和学历水平提升,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素质。

1.促业务。对不同层面的教师开展多层次的业务能力培训,促进不同层面的教师的发展。1.促进新教师站稳讲台。为了让新上岗教师更快地适应与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配备工作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骨干教师为他们的指导老师,“青蓝携手,共谱华章”。我们对上岗教师实施“千分——十个一”考核,让新上岗教师在参与考核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尽快站稳讲台。2.促进青年教师提升业务。以“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为抓手,明确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思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学习引领”,为他们树样子、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每学年举行校级“圣陶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之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在校级比赛的基础上,获得一等奖的青年教师推荐参加上一级评课选优活动或校际交流活动。一个个参赛教师带动一个个团队共同进步,呈现出一幅幅团结协教,苦练课堂教学技能的动人画面,青年教师在一次次的练兵活动中不断成长。3.促进成熟教师创出特色。对于那些走向成熟的教师,在教科室的指导下,要求他们在选定自己学科特色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的特点和我校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的特色,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研究的特长,科学规划、深入研究、积累资料,开展特色成果展示评比。从无到有,我校区级骨干教师及以上称号的教师也有了三十多名。

2.提学力。“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师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以读书班为抓手,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书香浸润校园,读书成就人生”的读书活动。师生共读,润泽生命;师生共写,提升涵养。与此同时鼓励教师在职修学,不断提升学历水平;鼓励教师在岗修德,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引导教师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信赖的好老师。

三、落实三项务实的措施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关注课堂,引领课堂,努力提升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

1.导课前。课堂的高效功夫在课外,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学七认真工作是否扎实。要求教师对照《叶圣陶实验小学教学管理手册》要求,做实做细七认真工作。平时根据实际需要有侧重地对七认真进行专项检查:如备课检查、作业布置与批改检查等。其次,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认真钻研所教学科的课标和教材,有效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集体备课,设计教学预案,充分预设,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前系列引领能有效提升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和设计学案的能力。

2.看课中。教育课程化,主战场在课堂,我们要求全校教师牢固树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把课堂教学看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利用行政听课制走进平常课堂,一看教学的过程,是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看教学方法,是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看师生关系,是否把平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了解课堂是为了更好地决策课堂,引领课堂,不断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

3.评课后。用什么评价标准衡量教育质量,事关重大,影响深远。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就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应该是质量的标准,而不是去制造一个分数,以分数为单一的标准去评价教育质量。看课堂不是目的,是了解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观测课堂教学效果和对学科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调测等有效手段,分析调研数据,找出薄弱环节,商讨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思路,努力提高学科成绩。对活动类课程的课堂,要求教师从调动学生兴趣出发,在讲究课堂规范的同时,给学生适度的空间,多给学生“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能力:音乐要会唱,美术要会画,体育要会练,科学要会做。不放弃一个孩子,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

四、养成四种发展的习惯

1.勤实践。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根本措施是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德才兼备的人才观贯彻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理念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永远成不了行动,也就不会有成效,我们要求教师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在提升中积累。“你做了,你实践了,内容就丰富了,方法就左右逢源了。(叶圣陶语)”

2.善反思。

反思是总结过去获取经验,站在多种角度来认识自己,审时度势明白事理的人生绎床。学会反思,教师才能有直面人生社会的勇气,才能有进退自如的策略,才能有做人豁达的气度,才能有事业可靠的同盟军。当活动顺利结束时,要求教师及时反思,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追求完美;当活动卡壳时也要反思,换位思考,找出失利的根源,寻求改进的更好方法。有了反思的习惯,教师就能把宽容溶化在相处的微笑里,就能将平庸丢置在积极的追求外,就能使怨愤释放在辛勤的劳动中,就能使感情建立在和谐的沟通中。这样工作的绩效就会显著提高。

3.求创新。

教师的工作看似波澜不惊,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其实不然。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天都悄然发生着变化,老师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就是不强迫学生适应自己,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其次教师要善于在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之间架桥,建立起学习的纽带,帮助学生提高;再次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单一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与体验、探究、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从单一个体学习方式,转为个体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变教师们的埋头苦干为抬头巧干。

4.会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合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与家长的合作,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善于合作借力,能够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会合作是我们对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倡导合作,在完成任务中要求合作,在考核评定中引导合作,使合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目标,成为一种追求。

endprint

猜你喜欢

途径习惯质量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习惯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睡个好觉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