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4-06-28董建国

当代经济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保险业生产率增长率

董建国,陈 言

(1.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金融总体运行稳健,保险业也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没有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风险。经历1996年保险分业经营后,保险业迎来快速增长时代,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5%。保费收入持续增长,2012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万亿元,增长8%。保险业机构规模稳步扩张,至2012年,保险法人公司合计153家。保险业总资产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超过8万亿元。另外,我国保险赔付支出也呈平稳增长,农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这都有效发挥了保险业对经济的保障和补偿作用。可以说,保险业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行业和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影响关系[1]。那么,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产业,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二者也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那么该关联背后的经济机制如何?本文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

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是双向的。当国民收入大幅增长后,居民规避收入和健康风险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经济整体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而保险产品和后续服务可以为家庭和企业起到分散和控制各类风险的功效。例如,寿险产品有助于分散未来的收入风险,从而会鼓励企业家将其创业才能和资金用到不确定性大同时预期收益率更高的投资项目上。同样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规模的扩大、贸易交往的频繁、研发投入以及新技术的运用,都面临着各种风险。财险业的发展,为企业所面临的这些风险提供了风险转移和保障功效,使得企业得以增加创新投入,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已有的实证研究大都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描述经济增长,然后用它来检验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国际上的实证研究集中在跨国间的回归分析上。Ward与 Zurbruegg[2]研究了 OECD 9个成员国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决定关系。Arena[3]分析了1976-2004年间包含发展中国家的56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寿险业仅对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而财险业则对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国内的研究者如栾存存[4]使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中国国民收入与保费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黄英君和陈晔婷[5]使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GDP增长率与多个保险业发展维度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描述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技术生产率。技术生产率是推动长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6],测量生产率的核心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影响包含保险业在内的所有经济产业的效率,因此它可以促进保险业发展。另一方面,作为金融中介的保险业具有分散单个经济体风险、消减损失、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等功能,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意味着保险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7]。不同于已有研究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2-5,7-8],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试图解开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的内在机理。

本文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为了准确地测量保险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本文使用了六个指标来衡量保险业的发展:实际总保费收入增长率,实际保险总赔付额增长率,保险收入密度增长率和保险赔付密度增长率,保费收入深度增长率和保险赔付深度增长率。国内已有的研究,大都分别研究了某项保险业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例如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等,参见凤兰、包双宝和李晓林[8]的综述。只有少数文献采用多个维度的指标来刻画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黄英君和陈晔婷[5]使用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指标来度量保险业发展。朱航[9]则构造了包含十二个指标的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数,来评价保险业总体发展情况。但是上述研究都没考虑保险赔付额这一指标。经济主体积极投保,缴纳保费,其目地是为了当风险情况发生时,得到约定的补偿和保障。而当家庭或企业做出了有风险性的经济决策并付诸行动后,保险赔付的规模和及时的保险服务恰恰可以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要素积累和产业创新。因此本文将总的保险赔付额也列为一项重要的保险业发展指标,并建立了对应的保险赔付密度和深度指标。另外上述文献并未讨论保险业发展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系,本文的研究将填补这一空白。

在实证分析部分,我们首先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考察保险业发展的各个指标与技术生产率之间的双向决定关系。然后我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上述六个指标中提炼成一个综合指标,该指标用来描述保险业的整体发展。并将该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构建一个向量自回归系统(VAR),使用向量自回归方法估计二者之间的动态联系。

本文行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保险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该部分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来阐示全要素生产率与保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在理论模型基础上给出对应的计量模型;第三部分是变量、数据与统计性描述,该部分描述实证所需的经济变量、所用数据和描述性统计性分析;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并对其作出经济学解释;第五部分为结语与政策建议。

二、保险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经济增长理论[6]把资本与劳动力作为两种基本的投入要素。但是投入要素的积累不能完全地解释长期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又引入了技术生产率。它决定了整个经济体使用两种投入要素生产总产出的生产效率。从而技术生产率是推动长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测量生产率的核心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本节将给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相互影响机制的简要分析。

首先,作为衡量经济体技术生产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会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从需求方面来看,当经济体发展后,国民收入大幅增长,居民规避收入和健康风险的要求不断增大,从而家庭和企业对各种保险产品的需求会增加。那么我们可以观测到,全社会的技术生产率大幅增长后,会带动经济腾飞,进而增加保险业的需求,带动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生产率可以促进保险产业自身效率的提高,这是供给方面的正向效应。例如,高的要素生产率往往与信息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相伴随,当保险企业引入这些技术和管理模式后,其运营效率可以大幅提高。我们将这一机制记为“机制A”。

其次,保险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为家庭和企业起到分散、转移、控制各类风险的功效,有利于经济主体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收益高、回报周期长的风险性投资上,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另外保险行业特有的人力资本投资、研发投入以及新技术的运用等投资都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运营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这一机制被记为“机制B”。

我们可以用模具图将上述两个机制阐示如下:

下面我们使用一个包含保险产业的两部门生产模型来给出保险业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参照赵尚梅[7]等和邵全权[10]的文章,经济体中包含保险业与其他实际生产部门,总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影响两个部门的生产效率,同时保险部门对实际部门存在溢出效应(正的外部性)。实际部门的产出将是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资本投入、保险部门发展指标的生产函数,而保险部门的产出是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资本投入的生产函数。

我们下面推导全要素生产率的表达式,以及它与保险业发展指标的关系。对生产函数两边求全微分,可以得到:

此处,ΔAt/At就是文献中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上面的模型给出了保险业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经济学理论关系,我们还需要将其转化为可以进行实证分析的经济计量模型。我们将公式(2)写为如下形式,

对于保险部门,它的生产函数满足:

在这个两部门经济系统中,公式(3)和(5)组成了一个向量自回归系统(VAR),

该VAR系统是我们实证分析的关键计量模型。为了便于检验,我们要求该系统中的变量都为平稳变量。当平稳性条件满足后,我们使用VAR系统(6)来做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估计,以此考察保险业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直接的双向影响关系。

三、变量、数据与统计性描述

(一)变量说明和指标计算

对应于计量模型(6),我们需要使用如下变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及保险业发展指标。对于保险业发展的指标,参照黄英君和陈晔婷[5],我们考虑6个指标来度量保险业发展,这6个指标分别是实际总保费收入增长率,实际保险总赔付额增长率、保险收入密度增长率、保险赔付密度增长率、保险收入的深度增长率和保险赔付深度增长率。下面我们给出具体的指标说明①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GDP缩减指数为作者根据统计年鉴的不变价格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得出。本文使用软件为Eviews 7.0。。

图1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2)实际总保费收入增长率和实际保险总赔付额增长率经由历年《中国保险年鉴》中的实际总保费收入和保险赔付额计算而得出。我们使用以2000年为基价的GDP缩减指数来做价格调整。图2给出了这两个指标的走势。我们使用InsI和InsO分别代表实际总保费收入增长率和实际保险总赔付额增长率。

图2 保费收入增长率与保险赔付增长率

(3)保险收入密度=实际总保费收入/总人口,保险赔付密度=实际保险总赔付额/人口,参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保险密度的指标都是非平稳的变量,因此我们在做VAR分析时,使用得是密度的增长率指标。密度增长率=(当前密度指标-上期密度)/上期密度×100。经检验,增长率指标是平稳的。图5给出了两个密度指标增长率的对比图。我们使用InsDen1和InsDen2分别表示保险收入密度增长率和保险赔付密度增长率。

图3 保险业密度指标

图4 保险业深度指标

图5 保险密度的增长率对比

图6 保险深度的增长率对比

(4)保险收入的深度=总保费收入/当年GDP×100;保险赔付的深度=保险总赔付额/当年GDP×100。因为这是比值,所以不需要对GDP和保费收入等进行价格调整。图4给出过去20年间保险深度的动态图。同样地,保险深度指标也存在着明显的增长趋势,我们在分析时使用保险深度指标的增长率。深度增长率=(当前深度指标-上期深度)/上期深度×100。图6给出了两个深度指标增长率的对比图。我们使用InsDeep1和InsDeep2分别表示保费收入深度增长率和保险赔付深度增长率。

(二)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表1给出了本文中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到,自1979年至2011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93%,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3.46%。这表明来自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改进贡献了我国经济增长的35%,技术生产效率的改进带来的贡献度非常显著。相比较而言,实际保费收入增长率和实际保险赔付额增长率都在19%以上,远高于同期的实际GDP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保险业密度增长率和深度增长率也非常显著,这表明在过去30年里,我国的保险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深度上,都发展极其迅速,并且远超同期的经济增长。

根据表1,与经济增长指标相比,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很强的周期性和波动性。GDP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具有较弱的波动性:其标准差在3左右。而保险业发展指标的标准差都在15以上,是经济增长指标波动率的5倍。另外,GDP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有较强的粘滞性,它们的一阶自相关系数在0.5以上。而保险业指标的粘滞性较弱,其中三个保险赔付额指标的增长率都呈现负的一阶自相关,但是该数值不大。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增长率序列)① 保险业的数据,从1986年才出现在正式的保险年鉴中,因此文中的保险业增长率指标的数据区间为1987-2011。

四、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使用VAR系统(6)来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保险业各指标的双向影响关系,首先需要检验这些序列的时间平稳性。从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ADF检验拒绝了序列为单位根序列的零假设,从而这7个增长率序列都是平稳的。

表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VAR分析

首先,我们将每个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构建一个二元的向量自回归系统,检验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表3给出了全要素生产率与六个保险业发展指标(增长率指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该结果显示,除了保险赔付额的密度增长率与深度增长率外,全要素生产率是这些保险业增长率指标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对保险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并未对生产率的改进有显著影响。在过去20年间,全社会技术生产率的改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大。但是保险业效率的改进对生产率提高的帮助不大。这一结论与之前使用GDP增长率的结论类似,参见黄英君和陈晔婷[5]和任燕燕和徐晓艳[12]的相关研究结果。

其次,为了探究保险业整体的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六个保险业发展指标中提炼出一个综合指标(InsComp),然后将该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组成二元的向量自回归系统,估计它们之间的动态决定关系。综合指标(InsComp)的构造如下:。

InComp=0.408 × InsI+0.416 × InsO+0.409× InsDen1+0.397 × InsDen2+0.401 × InsDeep1+0.418 × InsDeep2

统计分析表明,该指标可以解释保险业发展六个指标的75.8%波动性,因此可以描述保险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另外,单位根检验表明InsComp是平稳的,因此可以执行VAR估计。根据AIC信息准则,估计的VAR模型的滞后项设定为2。

我们更关注该VAR系统所生成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和方差分解图,因为它们可以形象地描绘全要素生产率与保险业总体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因此我们略去了VAR(2)的参数估计表。

图7的是该VAR(2)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也是本文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用的是年度数据,因此图中的一期表示一年。右上方的子图显示:在短期的1-3期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冲击对保险业发展是负向的,即技术生产率的改进反而降低了保险业的增长;而在5期之后的长期,其效果转为正;历经8-9期之后,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冲击才逐渐减弱,接近于零。为什么在短期和长期会呈现完全相反的效果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短期内,全社会技术生产率的改进,会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技术提升最快的行业,而保险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技术效率的提升相对缓慢,从而资金和人力会流出,造成短期内保险业的发展呈现滞后。但是经过几年调整后,整体经济的繁荣会带动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会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7 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7的左下方的子图给出了保险业发展的正向冲击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动态影响。与前面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类似,该响应函数一直位于零轴附近,波动性很小,这表明保险业发展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没有太大帮助。来自保险产业的冲击更多地是影响了自身的波动,参见左上图。响应函数的分析表明:保险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而技术生产率的提高在长期对保险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图8 方差分解

为了进一步分析两种冲击对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图8给出了对应的方差分解图。方差分解图可以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从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从图8的左图中可以看出,经过5期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冲击对保险业的贡献度达到16.7%,而与之对应的保险业的冲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仅为7.01%,这再次表明,保险业发展的溢出效应不显著。

难道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对生产率的改善没有明显效果吗?从估计结果来看,似乎只有全要素生产率对保险业发展的单向决定关系。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这与我国目前保险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与制造业相比,保险业仍是新兴和高速发展的行业。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规模仍然偏低,目前保险业深度仍不足4%,保险业密度仅千元。而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一般在10%以上。这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分散和转移风险的主要途径的保险产品还远没有覆盖更多的微观经济个体。另外,我国的金融市场上,银行业和证券市场占主导地位,这也进一步挤出了保险业在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和转移风险等的作用。这使得保险业对于促进生产率的作用大打折扣。

我国保险业市场化时间较晚,保险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保险监管的行政色彩较浓,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这些都导致保险业总体运行效率仍然不高。这些因素阻碍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从而不利于保险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观测到的结果显示保险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作用有限。最后,保险业运营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特别是寿险业行业,而我国保险市场从形成到发展还不足20年。在短时期内,可用的数据点太少,这会导致实证研究未能充分检测到保险业发展对于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五、结语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保险业增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拉升作用而保险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提升效果不显著。目前,我国保险行业尚处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型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行业销售方式单一,服务能力不强,产品结构简单与同质化严重,以及缺乏行业专业人才等诸多问题,需要在质量和层次上提升保险业的模式和价值。为进一步开发潜力巨大的保险资源,本文对我国保险业发展提出了几个建议:

1.明确保险的支柱产业地位。保险作为金融行业三驾马车之一,对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升服务业占GDP比重进而提高GDP总量,具有重要作用,也会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点和亮点。因此应明确保险作为现代社会服务行业支柱地位,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出台包括税收优惠、延后缴税等扶持政策支持保险业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转移风险、提供保障和管理社会的功能,提高保险业服务社会的能力,特别是保险保障激发企业家精神、保单贷款发展小微企业,和补偿物质和人身损失,起到稳定社会的支持作用。

2.升级保险行业增长模式。粗放经营的行业需要通过升级增长模式来扭转,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行业应构建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增长方式,鼓励支持保险企业创新。实现保险营销理念的升级,从传统的以销售为中心,转向以客户服务附加价值开发为中心,鼓励产品丰富和创新,发展长期年金类、医疗补贴类产品,逐步改善非风险类产品占行业主要份额的状况,将公司经营导向转入长期持续专业经营获得利润,提升保险公司集中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改变企业急于做大规模靠粗放经营取胜的做法。

3.多管齐下保障保险市场健康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险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但是保险业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诚信状况,也在社会上引起一些负面影响。应参考国际监管制度和经验,尽快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市场监督体系与信息披露制度,监管要保障和鼓励保险行业增长方式的创新,改变传统对保险行业规模增长的单一关注,在新的发展阶段重塑监管理念,注重发展行业自律和建设的作用,在行业形象、保险知识教育、业内数据平台建设方面提供指引和保障。同时在监管政策方面:推进第二代赔付能力建设,加强市场行为规范引导,提高失信成本,健全行业价格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逐步退出产品价格管制,培育诚信稳健的行业文化,促进市场主体的长期良性竞争,多管齐下树立保险业诚信形象,保障保险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1] Levine R.Finance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A].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Volume 1[C].North-Holland,Edition 1,2005.865-934.

[2] Damian W,Zurbruegg R.Does insurance promote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0,67(4):489-506.

[3] Marco A.Does insurance market activity promote economic growth?Country study for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06,75(4):921-946.

[4] 栾存存.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32.

[5] 黄英君,陈晔婷.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2(1):36-41.

[6] Acemoglu D.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 growth[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7] 赵尚梅,李勇,庞玉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保险研究,2009(1):51-56.

[8] 凤兰,包双宝,李晓林.保险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个文献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1(12):12-14.

[9] 朱航.中国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数研究[J].保险研究,2013(6):35-42.

[10] 邵全权.保险业结构、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3,11(2):635-674.

[11] 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3-15.

[12] 任燕燕,徐晓艳.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8(1):91-96.

猜你喜欢

保险业生产率增长率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