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市场

2014-06-19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成员国制造业电子商务

全球

世界贸易增长将提速

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年度报告中说,在许多国家经济状况持续改善的提振下,预计世界贸易2014年将会增长4.7%,2015年将增长5.3%。

报告说,这将是在过去两年全球贸易平均仅增长2.2%的基础上出现的改善,但仍低于或勉强达到20年来5.3%的平均水平。最近的数据显示,美欧的复苏速度应该会加快。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角度讲,尽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最近有些乏力,但其增速应该仍会超过发达国家。

欧债危机正在进一步消退

外媒称,欧元区近日迎来几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欧盟4月23日确认,希腊实现基本预算盈余(即支付利息和偿还债务后的盈余)。这是希腊从国际债权人那里进一步获得债务减免的重要条件。葡萄牙也于当日成功发行10年期国债。欧盟官方统计数字显示,欧元区各国的财政赤字总额已最终降至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一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水平。

电子商务发展酝酿新高度

电子商务在全球继续上演增长神话,一些国家的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13年也不例外。eMarketer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增长最快市场仍属亚洲国家。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同比增幅达到78.5%,印度尼西亚为71.3%。该公司预计,2014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2017年,将达到2.4万亿美元。引领电子商务市场增长的除亚太地区的几个国家外,还有俄罗斯、阿根廷、墨西哥、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

欧洲

欧盟发布2013年工业结构报告

欧委会于2014年2月发布了题为《在全球价值链中竞争》的2013年欧盟工业结构报告。报告认为,欧盟大部分行业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成员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复苏势头依旧微弱。在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恢复速度存在差异。波罗的海诸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迎来了强劲的复苏,这些国家的工业不仅恢复,还超过了经济危机前的水平。自危机爆发以来,必需消费品(如食品饮料、药品)行业的表现就一直优于其他行业。从整体上而言,高技术制造业也未受到如其他行业那样严重的影响。

排放下降欧盟碳价格坐上“过山车”

来自汤森路透旗下点碳公司的最新数据,2013年欧盟工业排放下降了3.1%,这刺激了碳市场的乐观情绪。当复杂的新排放数据和脆弱的市场信心相结合推动了重大的价格波动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经历了几天“过山车”行情。点碳公司欧盟碳分析经理认为,比较2012和2013年间的排放存在的困难,加剧了近期市场的波动,但碳价格的波动也是“市场紧张”的结果,市场仍旧面对着大量的过度供给。

欧盟成员国创新能力差距在缩小

欧盟每年都会发布《欧盟创新能力记分板》,对欧盟成员国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以及研究和创新体系的相对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性评估。2014年欧盟创新能力记分板显示,经济危机的影响并没有预想中那么严重。欧盟成员国开始呈现出积极的信号——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创新能力较低的国家开始努力赶超。欧盟成员国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虽然变化的速度十分缓慢,但成员国之间创新活动的融合进程受到了干扰。

北美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加强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出口国竞争力报告称,美国重又成为全球制造业“冉冉升起的明星”。

BCG称,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如今排名第二。自从1979年美国制造业就业见顶后,美国制造业职位减少了近750万个,许多制造业者将生产业务转往低成本国家。

BCG认为,推动美国制造业重新崛起的最关键因素是廉价的天然气。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天然气价格在过去10年大跌50%。

报告指出,“薪资增长稳定”也提高了美国的吸引力。所谓“薪资增长稳定”,若经通胀因素调整,则意味着与1960年代相比,虽然美国制造业工人的生产力上升了一倍,薪资反而比当时低。美国的整体成本比除中国外全球排名前10的其他商品出口国低10%~25%,与东欧相仿。

美企“渴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

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双边投资协议便是美国公司最殷切的愿望之一。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傅强恩认为,与中国的双边投资协议可以改变当前美国公司在华运作模式。美国已经与41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议,但是中国无疑将是最大的协议国。

亚洲 日本新推6个国家战略特区

3月28日,日本政府从全国240多个申报方案中,选出“环首都经济圈”“关西经济圈”、冲绳县、新泻市、兵库县养父市以及福冈市等6处作为国家战略特区。特区将在指定的行业范围内推行制度改革,通过放宽管制,让强的领域更强,以促进日本经济的整体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新推的6个“国家战略特区”中,将东京定位为“国际商业、贸易创新试点”,进一步强化了东京的首都职能,并努力维持东京作为国际中心的地位。

南美

中国将大规模进口巴西玉米

目前中国进口的玉米中超过90%来自美国,不过随着过去两年中国寻求扩大供应来源,美国玉米在中国这一全球增长最快市场的占有率已降低。中国近日表示,将允许大规模进口巴西玉米。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但并不是与中国签订这类玉米贸易协议的首个拉美国家。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阿根廷于2013年7月首次向中国大规模出口玉米,总计达到6.6万吨。

猜你喜欢

成员国制造业电子商务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