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制造卷土重来

2014-06-19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企业

人力成本及物流成本的上升降低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相对廉价的美国国内资源却使美国制造更具有吸引力。从世界一流的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它们都已经开始重新从东方世界夺回制造业务。Eleanor Wragg 报道。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当很多美国企业考虑在何处建立制造企业时,中国都成为默认选项。中国看似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估值偏低的货币,以及当地政府以税收优惠刺激外来投资的态度,都使得中国这个亚洲巨人快速成为世界工厂,这种趋势使中国在2001年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那时候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汽车工业上的技术进步,美国制造业的劳动力几乎缩减了1/3,对于美国GDP的贡献率比2012年骤降了12%,差不多是1970年的23%。

然而,最近几年,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反潮流为之。这些企业并不把制造工厂设在亚洲,而是相反,它们把制造基地重新搬回美国。随着卡特彼勒重新将挖掘机的装配工厂放在德克萨斯、玩具制造商WHAM-O将其半数的飞盘制造放在加利福尼亚和密歇根州,更多企业发现美国正在重新成为制造基地。甚至中国企业也开始搬到美国来建厂,如电子巨头联想,上年已经在北加利福尼亚建立了其第一家PC工厂,为当地增加了100多个制造业就业岗位。但是,这种制造中心向美国的转移仅是一种炒作,还是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呢?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使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然而,到2010年为止,这种趋势正在缩减。在中国,年工资和津贴已经上涨了20%,这使得中国工厂的获利缩减。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报告,中国制造业基地,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的长三角地带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将使得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在2015年超过美国“阳光地带”的劳动力成本。不仅如此,正在中国运营的企业还感觉到物流成本正在大幅提高。另外,知识产权的风险也相当重要。

与此同时,在美国设立制造基地,却可以充分运动当地不断降低的能源、教育水平较低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能力, 以及美国国内相对巨大的市场。

“制造业形势变化极快,”沃尔玛CEO Bill Simon在2013年底美国零售业联合会年会上说,“在过去几十年里,投资主要流向了亚洲,在那里,工人工资比较低,原油价格也比较低,新的工厂层出不穷。但是现在,有些投资已经接近其生命周期的尾声,制造商们也在掂量下一步将何去何从。”他补充说,亚洲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及能源成本的上升正在变得愈加难以预测,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制造商已经达到了其可以承受的极限。

“总体上说,美国正在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花旗银行全球贸易及财政解决方案总监John Ahearn说,“如果你衡量供应链成本,全球物流的成本正在变得更加复杂,人们正在试图实现无库存方案。但是,当你在较长的运输期限内将货物从全球的一个地方运送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异常复杂。如果人力成本比较稳定,那么生产和装配线就可以更贴近终端用户,这一点对于收益非常有意义,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他对GTR这样说。

对于融资渠道——一个衡量在何处设厂最重要的因素来说,在美国设厂也变得更加容易。“随着全球经济持续紧张,出口融资不仅得到商业银行的帮助,资本市场对其也有贡献,这是种令人鼓舞的趋势。2013年,美国进出口银行(US Exim)用于贸易融资的美元总量比2012年降低很多。但是在同一时期,美国出口总体上却有所上升。”美国进出口银行主席Fred Hochberg这样说。

“制造业部门开始出现小规模的复苏。” 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分析家Tom Runiewicz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这一趋势将会不断加速。他说:“制造业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这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资源问题。”

由于经济形势复苏,由工业制造业带来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同时,制造商也不必将产品运送至海外的成本考虑进来,这些成本包括存货成本、供应商托运成本、知识产权风险以及成品长途运输的机会成本。

美国本土制造的普及不仅仅是美国企业的底线,这也是公众意见的表现形式。在2012年,设计师Ralph Lauren受到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打击,其原因是公众发现美国奥运会国家队的队服全部是中国制造的。这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以至于公众推动国会通过了一项法令,这项法令要求美国所有的制服都由美国企业制造。其结果是,索契冬奥会上美国队的出场制服都是由南加利福尼亚的企业手工缝制的。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1月美国西海岸的空气污染可以被追溯到中国的制造基地,而中国的这些工厂正是生产出口美国的产品的。据估计,加利福尼亚每日的硫酸盐浓度中有24%是来自于中国的制造业。环境保护主义者由此呼吁将制造业重新安置回美国。在美国,废物排放将受到严格的立法管制。

随着这些问题浮出水面,大企业正在日渐贴近其供应商和和作伙伴,由此供应链的长度将逐渐缩减。

上年,沃尔玛宣布,与现在相比,其将在今后10年内多采购500亿美元美国制造的商品。2012年1月,在美国首都举行的美国市长会议上,沃尔玛声称其将拿出1000万美元来鼓励美国制造业创新。受到沃尔玛言论的鼓励,美国新泽西的制造商Kent自行车公司——这个早在1990年就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的企业,如今声称将重新把生产线建造于南佛罗里达。根据Kent公司所言,在2016年该企业将会实现生产满负荷生产,届时将会增加175个就业岗位,年生产装配自行车能力将会达到50万辆。Kent公司希望2014年秋季开始在美国生产。

事实上,并不仅仅只有Kent自行车公司觉得在美国重新设厂有意义。在沃尔玛众多的供应商的民意表决中,有72%的供应商认为在4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美国制造的成本将会大大缩减。

美国制造款款而来

美国政府希望这种趋势能够持续下去。在2012年美国国会上,奥巴马总统声称美国制造商应该得到税收优惠。他又补充说:“如果你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我们会对你的产品实行双倍的税收递减。如果你想要打算在一个社区建造工厂,但是这个社区强烈反对你建厂于此,那么你将会在金融、设备或者员工培训方面得到帮助。”出于政治资本的需要,奥巴马声称在第二任期内,他将优先考虑“使美国成为一个吸引新的就业机会和制造业的磁石”。

与此同时,美国进出口银行正在努力创造条件,使得美国中小企业能够与东方企业匹敌。上年,美国进出口银行向超过3400家小企业授权了信贷,占其交易总量的近90%,为近80年来支持小企业交易的最高值。“美国进出口银行一直在国际市场支持美国出口,并且提升了美国制造的层次。” Hochberg说。

重返美国的企业正在争取先发优势,力争在竞争对手贴近目标市场之前争取到优先地位。他们这么做也是在为自己和顾客节省资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正在重新从中国把混合水加热器的生产线搬到美国,这么做不仅能使产品在美国更具有竞争优势,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先进的专利和专有技术,使得产品“性能提升,更加节能,表现更优,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实惠”。

根据普华永道的消息,美国页岩气正在逐渐繁荣,天然气的价格已经下降至欧洲的1/3、亚洲的1/5。到2025年,这将会为美国带来100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并且会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

“目前美国制造或者重回美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消费品。”IHS调查机构的Runiewicz说:“这些产品包括钢铁制品、有色金属和金属组装件,与非熟练劳动力相比,这些产业往往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因而需要更多工程师。”他指出,在交通运输,尤其在汽车制造业,“丰田、本田、宝马等企业在美国都有装配工厂。”

与此同时,法国空客公司目前在阿拉巴马州建立装配工厂,将于2015年下半年投产。“我们看到很多国外公司也到美国建厂,希望到美国生产和投资。”

将制造业放在家门口

根据波士顿资讯公司的调研,有超过一半的美国制造企业高管正在将制造基地从中国重新搬回美国,或者正在积极考虑这么行动,这些企业的年销售额往往高达10亿美元。这项调研称,目前有54%的高管正在考虑重回美国建立制造厂,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仅仅是37%。这其中的三大驱动因素是人力成本、贴近客户、产品质量,相对而言,熟练劳动力、运输成本、交付周期和商业便利程度排在其后。

重回美国的制造部门趋向于大型、具有复杂固定设备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系统性的生产和装配流程,这意味着运输成本更为重要。

然而,一旦涉及产量巨大、劳动密集、低熟练和低成本的产业,例如纺织品制造业,美国并不是总是具有比较优势。在任何时候,这些产业都不太可能重回美国。尽管中国失去了锋芒,但制造商正在寻找新的生产替代地。

将制造业重新搬回美国并非一帆风顺。从前的制造业离开美国,导致了一代人失去了有关制造业的技术和知识,要重新得到这些技术和知识并非易事。根据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创新论坛的调查,将制造业搬回家来仍会遇到不少壁垒,公司税减免、税收抵免和研发激励仍然被广泛需要。尽管如此,还是有1/3的调查对象正在考虑将生产重新放置到美国来。

由于亚洲与美国之间工资差别巨大,并不是只有将制造业重新搬回美国才有意义。花旗银行的一项内部分析指出,这家银行将在印度设立分支机构的运营成本同将分支机构设在美国老工业城市的成本进行了对比。“美国坦帕市同印度之间的套汇成本已经非常接近。” Ahearn说,“花旗在纽约水牛城同样有大的运营机构……与印度的孟买和金奈相比,在美国的运营机构更有效率。这两者的成本已经非常接近,并且我们发现两个地方的人才库也基本持平。”他指出,员工的流失率也是一个因素。“我们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印度的员工经常会因为每周增加20美元的工资而选择新的雇主。在纽约水牛城,我们不会遇到此类问题。”

美国制造业的回潮不仅仅是一个传说。“由于许多大买家正在从美国供应商那里采购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也有所提升。” Ahearn说。

猜你喜欢

制造业成本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