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2014-06-09谢亚庆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低血糖规范心理健康

谢亚庆

青海省人民医院干保科 青海 西宁 810007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谢亚庆

青海省人民医院干保科 青海 西宁 810007

目的:观察规范管理及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应用糖尿病管理指南及我院的心理测定量表,通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护理措施,比较规范管理及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规范管理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时、准确地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提高了患者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焦虑、抑郁、恐惧、否认等情绪波动,可以干扰神经内分泌的功能,使血糖升高,采取各种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作为基础治疗,将成为饮食、运动疗法并重的三大基础治疗,加以科学的药物治疗,将获得满意的疗效。

老年糖尿病;规范管理;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是指老年人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等紊乱的代谢病。老年糖尿病95%以上是2型糖尿病,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已达2.85亿,且将近一半为60岁以上人群,其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多种老年病并存,易发生低血糖及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维护尤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护理单元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大于60岁,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护理人员应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我院制定的心理测定量表进行测定,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情绪变化,获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心理状定,并观察空腹及餐后血糖并填表,根据获取的信息随机分为护理前、护理后两组进行比较。

2.结果

附表1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及心理特征

附表2 规范管理及心理护理前后血糖监测值比较表

2.1 规范管理

针对患者的功能状态(包括精神和身体方面的功能)进行治疗规划,以及开展势在必行的个体化治疗,相比年轻糖尿病患者,应该对老年人进行更为频繁的评估。低血糖和足部感染应该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时主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现在[1]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包干患者后,责任护士亲自执行各项治疗工作,因此对患者病情更熟悉,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此次收治的患者中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教育和管理知识,给予心理干预措施,达到了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的目的。

2.2 焦虑和抑郁的护理

通过心理测定量表,80%患者都有焦虑及抑郁心理,原因是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疾病,加之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造成。护理人员首先要帮助患者描述他的感觉并试着确定焦虑的根源,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有针对性地解释、恰当地说明病情,以减少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抑郁的患者通常是护士关注的焦点,对此类患者要主动交流,鼓励简单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作为减轻抑郁的开端,重视患者有任何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2.3 悲观和失望的护理

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易产生悲观和失望情绪,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理解患者,用温和的语言分担患者的痛苦。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体育锻炼,帮助其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并非是不治之症,只要控制好血糖,能和健康人一样生活,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恐惧和自责的护理

对此类患者需用真诚的态度建立良好的的护患关系,予以疏导、解释、支持、安慰、鼓励等措施,让其把思想顾虑倾诉出来,减轻或消除负性心理状态,同时通过典型病例,认识到大多数患者通过努力获得正常的生活,开展丰富多样的糖友会活动。

2.5 怀疑及否认的护理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认为得了糖尿病,只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不需治疗,表现为自以为是,服从性差,不听从医护人员对其实施的治疗与护理,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要热情、真诚的与患者交流,告诉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和不重视治疗带来的危害,帮助他们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强管理重视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规范性,使之改变对疾病怀疑及不在乎的心态。

2.6 老年低血糖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已有高危心脑血管风险的老年患者,低血糖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导致死亡。此次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分组后责任护士及时给患者讲解低血糖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指导患者随身携带一张卡片,注明本人姓名、年龄、疾病名称、联系人姓名、电话、家庭住址,一旦发生低血糖昏迷便于及时抢救。通过规范管理和指导,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低血糖。

3.讨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糖尿病的高发病率,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通过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筛查来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种风险。焦虑、抑郁、恐惧、否认等情绪波动,可以干扰神经内分泌的功能,使血糖升高,采取各种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作为基础治疗,将成为饮食、运动疗法并重的三大基础治疗,加以科学的药物治疗,将获得满意的疗效。本资料研究中,对观察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健康维护,观察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执行医嘱,而且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实施良好的心理干预,维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1]王力红,杨华.责任制整体护理中护士价值的体现中国医院,2010.14(12):71-72.

R587.1

B

1009-6019(2014)11-0326-01

猜你喜欢

低血糖规范心理健康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