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舒适护理

2014-06-09苏美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肺病体位阻塞性

苏美平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山西 大同 037009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舒适护理

苏美平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山西 大同 03700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舒适护理措施,并研究这些措施对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3月这段时期内接收诊断、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家属或本人抽取后,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归为实验组,均是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通畅气道、合理氧疗、预防感染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护理。然后收集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0.8)d,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3.7±1.1)d少,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应该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适护理;呼吸系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老年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呼吸困难等,该病的诱发原因多种多样,造成的后果也是人为所无法估计的,已经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1]。所以如何提高治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临床上采取相应正确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重点[2]。我院自施行舒适护理以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为了分析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部上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3月内科收治的100例经确诊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对其中的50例施行了舒适护理措施,收集了相关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56-84岁,平均年龄为(67.4±4.8)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55-84岁,平均年龄为(64.6±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口腔护理、化痰治疗等,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通畅气道、合理氧疗、预防感染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促进病情康复。患者因缺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所以,在治疗前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和恐惧心理状况,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做针对性的介绍,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可防可控性,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2.2 体位护理:结合患者病情状况,调节适合患者头部的高度,在其背后放置软垫,保证患者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坐位时,患者的双腿可以自由活动,家属可以协助其进行体位变换。

1.2.3 通畅气道:患者治疗时间比较长,加之老年人本身机能比较差,经常出现痰液黏在咽部咳嗽不出的现象。所以在患者进行氧疗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口咽部清理,及时将痰液、呕吐物和胃反流物清除干净,避免出现分泌物阻碍患者呼吸的情况。适当指导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可以采取多孔导管进行口咽部异物的引流。

1.2.4 合理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易出现氧分压低、二氧化碳潴留的现象,进而引发通气不足。合理氧疗可以保证养分压回归正常范围,有效控制了氧流量的浓度和速度,不会使得患者出现二氧化碳的麻醉状态,进而保证氧气供给正常。

1.2.5 预防感染: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的特殊性,需要卧床一段时间,因此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是必要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最好实现无菌操作,同时做好患者口腔、肺部的护理,对病室进行消毒,以防感染的发生,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1.2.6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呼吸存在困难,需要消耗体力,其体内的热量和体能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饮食方面,我们要求患者摄入维生素、低脂、盐分少的食物,每日可以分为3至6次进食,可以依据其喜好安排进食。

1.3 观察项目(1)住院时间: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时间越短表示治疗效果越好;(2)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具体为:①显效:咳嗽、喘气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痰量有效减少,肺部基本无啰音;②有效:咳嗽、喘气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痰量较之前有减少,肺部啰音仍存在;③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0.8)d,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3.7± 1.1)d少,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内容比较

3.讨论

如今经济、科技、医学体制不断转变,舒适护理的运用已经日趋广泛,也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舒适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它的研究也是不断深入。因为患者的每一阶段治疗都会涉及到舒适护理,这就增加了治疗的成功率[3]。本次研究我们对实验组50例患者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通畅气道、合理氧疗、饮食护理以及预防感染等方面实施了舒适护理,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通过表1,我们可以知道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3.7±1.1)d,明显比对照组少,且治疗有效率也比对照组高,提示舒适护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治愈率。

舒适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可以极大程度的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保证患者从内心服从治疗,进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体位护理和通畅气道则有效指导了患者正确的体位,保证了鼻内空气的流通,帮助药物进入鼻内,使得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其效用[4];合理氧疗减少了因二氧化碳导致的麻醉,保证了患者的安全;饮食护理从饮食角度指导患者摄入高维生素、低脂食物,保障营养的供给充足;预防感染则是从防止并发症角度出发,避免了感染对最终治疗效果的影响[5,6]。

综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该推广。

[1]杨红琼.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2):98-99.

[2]罗元洪,仇金云,罗细玲.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与康复训练[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3(8):39-40.

[3]王静.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3,35(4):622.

[4]徐敏.雾化吸入疗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6):106-107.

[5]杨翊.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3(5):21-23.

[6]罗荣华,冯翠连.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90-91.

R473.5

B

1009-6019(2014)11-0273-02

猜你喜欢

肺病体位阻塞性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