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2014-06-09尹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血管性我院康复

尹辉

内蒙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10010

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尹辉

内蒙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1001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CDR、WMS-RC、FMA、ADL、FAQ等指标测评方面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测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康复护理;血管性痴呆;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患者易引发血管性痴呆。该种病症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1]。目前,临床上对于血管性痴呆并无系统性的治疗方法,只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病症。因此,护理方法是否适用、是否具有针对性,将对患者的病症缓解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将探讨康复护理法对改善患者病症的具体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痴呆性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55~72岁,平均年龄为(63.4±2.5)岁;包括轻度痴呆患者22例、中度痴呆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53~73岁,平均年龄为(64.6±2.6)岁;包括轻度痴呆患者20例、中度痴呆患者10例。所有患者符合临床上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及病症,且在治疗前CDR、WMS-RC、FMA、ADL、FAQ等指标及其他一般性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具体情况如下:(1)心理护理。血管性痴呆患者甚至不能对自我情绪进行良好的控制,常常表现出强迫性的哭、笑或多疑等情绪,久之,可使得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因此,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注意自身的语气态度,不能出现歧视心理,能够换位思考,多给予患者关心与包容。通过逐步的引导、询问,让患者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鼓励患者能够表露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向他人传递自我内心的感受,不会经常性的压抑自己。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也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患者家属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比护理人员久,因此能够更轻易的读懂患者的想法,因此患者家属应多陪伴患者,对患者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解读,让患者不会出现自卑、急躁心理,能够正向的看待自己的疾病[2]。(2)智能训练。对患者进行智能训练课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退化的情况,智能训练包括对逻辑思维训练、计算能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对于记忆力退化的患者,可通过向患者展示一系列的图片,而后向患者进行提问,某张图片上面描述的是什么,或者指导患者,将每日所发生的内容进行回忆性的记录、总结。帮助患者对事物进行记忆。同时,可通过让患者进行积木搭建帮助患者训练对物体结构的认知能力;通过让患者辨别颜色鲜艳的物体来刺激患者的视觉;通过让患者拿取远端、侧端的物体来锻炼患者的肢体控制能力。(3)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首先判断其语言障碍类型,若患者为命名性失语。护理人员则需通过对某件物品的名称进行反复的讲述形成患者的记忆,并鼓励患者说出;若患者为运动性失语,护理人员则需教导患者注意说话时的嘴型,鼓励患者进行模仿、发声。除此以外,还需加强对患者行为能力的锻炼,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患者进行自我刷牙、洗脸、穿衣、脱衣就等日常简单的行为,并通过多次重复性的训练,帮助患者逐渐熟悉掌握此类行为,锻炼患者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CDR、WMS-RC、FMA、ADL、FAQ等指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进行比较,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4周后,我院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测评。并由测评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能力的改善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

3.讨论

康复护理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该种护理模式从患者的心理、智能、机体功能三方面入手,帮助患者避免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改善患者对事物的记忆、认知能力,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因痴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可见,康复护理是具有积极正向作用的。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血管性痴呆患者得到改善。

[1]胡秀英.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90-2292.

[2]杨丽红.综合康复护理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49-150.

R473.71

B

1009-6019(2014)11-0283-01

猜你喜欢

血管性我院康复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