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6-09王维静史秀燕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血液病静脉炎化疗

王维静 史秀燕

山西省肿瘤医院干部保健科 山西 太原 030013

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维静 史秀燕(通讯作者)

山西省肿瘤医院干部保健科 山西 太原 030013

目的:对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最佳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发生静脉炎症状的血液病病人32例,在对其引发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护理对策。结果:经护理后,所有病人的静脉炎症状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涉及各个方面,这就需要临床医师与护理深入研究各种引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最大限度提升其治疗效果。

血液病化疗;静脉炎;原因;护理对策

本院于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了由化疗所致静脉炎的血液病病人32例,对其引发原因进行分析之后,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发生静脉炎症状的32例血液病病人,男女比例为19:13,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5)岁。所有病例经化疗后,都出现了静脉炎症状。

1.2 方法

给予所有病人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静脉通道的护理

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为血管条件,因此在选择静脉时,应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主要选择。若病人需要采取外周血管的穿刺方式,则需合理应用静脉,以防静脉炎的形成。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血液病病人的血管相对脆弱,价值血红蛋白普遍偏低,以至于血管的整体充盈度较差,当血小板出现异常情况后,就容易引起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以防重复穿刺损伤血管。

1.2.2 无菌操作护理措施

静脉穿刺环节,护理人员需对病人皮肤进行严格消毒,将其穿刺位置固定好之后,严密观察输液位置是否出现渗漏情况。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一旦发现出血问题,必须及时对贴膜进行更换,确保无菌贴膜和皮肤之间的紧合度。待输液完成之后,予以封管处理。

1.2.3 健康宣教的护理内容

护理人员需给予病人家属健康宣教,使之认识到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性护理常识,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支持。

1.2.4 药物护理

在静脉输注化疗类药物之前,若因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需涂抹一层美宝,并避免使用该血管,涂抹时间为1次/1h。。若因中心静脉导管所致静脉炎,需涂抹一层喜疗妥,要严格控制药物涂抹的距离,以离穿刺位置5cm左右为最佳,涂抹时间为药物使用前10分钟左右,1次/1h。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静脉炎症状已基本改善;有效:静脉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x± 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X2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经各种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所有病人的静脉炎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护理前后病人静脉炎的改善情况对比具有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静脉炎的改善情况对比(n%)

3.讨论

对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其引发因素十分复杂,临床上主要认为包括物理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血管因素等[1]。第一,物理因素所致静脉炎。受血管因素或者是经济条件的影响,许多病人不能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取而代之的是对其外周血管进行静脉穿刺,并配合应用相关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采取这样的方式,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使用留置针,加之药物的长期刺激与影响,会导致病人局部的血小板迅速聚集,并且释放出大量的前列腺素,以至于静脉通透性被迫增强,且白细胞也会因此而浸润,进而引起炎性症状。

第二,药物因素所致静脉炎。若长时间输注化疗药物,就会对病人的血管造成一种刺激感[2]。当药物成功进入至病人血管之后,其血液无法完全稀释药物,而血管本身所具备的应激功能也无法有效消化药物,以至于柔红霉素、长春新碱以及顺铂等药物长期堆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受到严重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血管坏死症状的发生。

第三,血管因素所致静脉炎。化疗类药物会对血管里的上皮细胞产生作用,使细胞的常规代谢周期受到影响。当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之后,在药物反复刺激以及多次静脉穿刺的影响下,血管内膜会受到一定的损害,且血管的内膜壁会不断变薄,在增加了脆性的同时,弹性却会明显下降,而静脉萎缩也会变细,从而引发静脉炎[3]。

经研究表明,静脉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物理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血管因素,针对这些引发因素,要求医护人员予以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还需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预防该病症发生的同时,有效控制静脉炎症状,对于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廖云,王远丽,金秋,刘珊珊,唐王芳,宋海燕,朱红倩.品管圈在化疗患者PICC护理改进中的初步研究[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01(01):46-48.

[2]屈春晓,王一玲,曲晓雪.血液病化疗患者应用PICC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4):704-705.

[3]吴秋萍,余菊,张燕,解艳.PICC静脉炎常见原因及预防[J].哈尔滨医药,2013,33(06):502-503.

[4]柏翠,王晓艳,吕志芳.血液病患儿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新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42-43.

[5]徐殿芳,徐殿霞,巴亚辉.血液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2(8):1264-1265.

[6]舒英,毛淑芬,俞筱兰,杜蓓莉.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时机与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1(11):52-53.

R473

B

1009-6019(2014)11-0275-02

猜你喜欢

血液病静脉炎化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