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分析

2014-06-09程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预见性消化道脑出血

程莎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建德 311600

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分析

程莎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建德 311600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少脑疝、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是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急性脑出血;预见性护理;并发症;优越性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急重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非外伤性脑实质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病情发展规律,对患者潜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从而有效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护理方法[2]。本研究以2011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4.3岁;脑干出血14例,丘脑出血10例,基底节出血8例,脑叶出血6例,小脑出血2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3.8岁;脑干出血13例,丘脑出血9例,基底节出血8例,脑叶出血7例,小脑出血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2.1 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注意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判断患者有无脑水肿或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瞳孔的变化,判断患者有无脑疝或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3]。

1.2.2 脑疝的预防和护理:患者保持绝对卧床,抬高患者头部15~30°以减少脑部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密切注意患者意识、瞳孔变化,每隔1~2h检查1次,如有异常可给予利尿剂、脱水剂治疗,例如,快速静脉滴注给予250ml 20%甘露醇治疗,同时给予10~20mg地塞米松+20~40mg呋塞米分次静脉滴注。给药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患者降压速度,避免脑供血不足从而加重脑水肿和血压波动[4]。

1.2.3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在脑出血后1周左右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呕血、黑便等症状;注意观察患者胃抽吸液色、状、量的变化,若有咖啡色或血性液体出现提示患者可能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另外,观察患者大便的性、色、量的变化,并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试验,检查患者有无潜血。对于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尽早开始鼻饲,为患者补充营养。鼻饲早期以流食为主,并酌情给予奥美拉唑等胃酸抑制剂进行胃酸预防,减轻胃酸对消化道粘膜的损伤。

1.2.4 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和避免肺部感染。保持患者病房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并定时通风和消毒,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卫生、清洁。每天评价患者的痰鸣音和呼吸音1次,并通过翻身、扣背等方法协助患者咳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痰;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另外,适时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预防和治疗[5]。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脑疝0例(0%),肺部感染2例(5.0%),消化道出血1例(2.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术后脑疝3例(7.5%),肺部感染7例(17.5%),消化道出血5例(12.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少脑疝、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是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1]徐华丽.急性脑出血106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62-63.

[2]刘银,杨艳梅.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91-92.

[3]王永芹,张春云.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9-71.

[4]刘燕娟,黄海燕,张桂霞,等.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3-155.

[5]贾锋.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发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273-274.

R473.6

B

1009-6019(2014)11-0192-02

猜你喜欢

预见性消化道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