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6-09吴海燕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射血氯吡心室

吴海燕

湖南省江华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 江华 425500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海燕

湖南省江华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 江华 425500

目的:探讨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应用阿司匹进行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把68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各为3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予以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来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射血与凝血功能评分对比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来治疗心肌梗死,所获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室射血评分以及凝血功能,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心肌梗死;氯吡格雷;患者;治疗;阿司匹林

心肌梗死为心肌灌注供给和需求失衡所引起,因长时间的缺血造成心肌细胞死亡,其死亡率比较高,影响并威胁着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需及时进行合理且科学地治疗[1]。目前在心肌梗死的临床中,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该药物可使心肌梗死死亡率得到有效地下降,经临床实践发现,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具备良好协同作用,可有效溶解血小板血栓。下面笔者就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患者为男性,28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5±8.1岁,全部患者均通过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确诊[2]。本次研究已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疾病、溶栓禁忌症、心源性休克、存在出血倾向等患者。通过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把68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病例各为34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来予以治疗,每天所服用的剂量为300mg,连续服用三天后对剂量进行调整,调整到每天100mg,治疗三个月。研究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来治疗,两种药物每天服用的剂量均为300mg,连续治疗三天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调整到氯吡格雷每天为75mg,阿司匹林每天为100mg,治疗三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实施常规治疗,即实施镇静、溶栓、镇痛、补液、硝酸酯类、吸氧等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射血情况、凝血功能以及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判标准

将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来予以评判,其评判标准主要如下:1)显效:通过治疗,患者胸闷与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且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其恢复至正常;2)有效:通过治疗,患者心肌梗死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心电图检查也相应的有所改善;3)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未发生显著的变化,或者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8.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两组治疗前后心室射血、凝血功能比较如表2所示,通过表1和表2中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室射血分数、凝血管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凝血功能分数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结果比较[n(%)]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射血、凝血功能对比(±s)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射血、凝血功能对比(±s)

组别(n=34)心室射血分数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照组治疗前32.09±5.13 11.06±2.37 33.39±8.29对照组治疗后 33.98±6.42 12.98±3.45 39.05±8.29研究组治疗前 31.45±5.43 11.24±2.56 34.15±7.65研究组治疗后48.02±7.24 13.29±3.58 40.75±8.79

3.讨论

在临床上,心肌梗死是基于冠状发生病变,造成冠脉血流量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心肌持续性缺血,造成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4]。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少不了血小板的参与,而阿司匹林经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来阻断血栓素生成,使血小板聚集得到有效地抑制,主要用于脑血栓形成、缺血性心肌梗死以及心脏病的治疗以及预防。然而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则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氯吡格雷可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血小板受体之间的结合,能阻断对二磷酸腺苷所引起的血小板扩化扩增,继而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5]。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具备良好协同作用,可有效溶解血小板血栓,相对于一般药物治疗而言,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来进行心肌梗死的治疗,所获疗效良好,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推动凝血功能恢复。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相对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而言,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所获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同时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凝血功能分数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组间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由此可见,在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来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1]唐海沁,杨维维,胡世莲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系统评价[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2):143-148.

[2]覃学美,曹保卫,覃自强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08-809.

[3]许文举,林艳足,庄丽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0,33(11):1665-1666.

[4]魏鹏,付强,宗斌等.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8):8139-8141.

[5]苏曼侠,宋玮,赵丕田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量肝素三联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效果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5(25):55-56.

R972

B

1009-6019(2014)11-0163-01

猜你喜欢

射血氯吡心室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