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6-09姜方亮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磺脲类药物胰岛素

姜方亮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宁波 315175

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姜方亮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宁波 315175

目的:分析对比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型糖尿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结果:实验组FPG及2hFP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结论: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磺脲类药物;胰岛素;二甲双胍;Ⅱ型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目前,Ⅱ型糖尿病尚无治愈的特效方法,仅依靠控制血糖来降低糖尿病所致的并发症,减缓疾病进展。然而,我国Ⅱ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对于初发患者,如何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其血糖给予长期、稳定的控制,已成为临床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完善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我社区医院对90例患者分别应用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以及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方案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社区医院治疗的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Ⅱ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给予确诊,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1.5±4.6)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一般情况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饮食,并于餐后进行合理的运动。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由诺和诺德公司提供,国药准字:J20100088)+二甲双胍胶囊(由北京圣永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58567)治疗,其中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起始应用剂量为10U,空腹血糖(FBG)水平在5.5~6.7mmol/L增加剂量0~2U,6.7~7.8mmol/L增加剂量2U,7.8~10mmol/L增加剂量4U,超过10mmol/L增加剂量6U,若发生低血糖可降低2~6U,皮下注射,2次/d,每3天调整1次用量;二甲双胍500mg,3次/d。对照组应用格列美脲(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100182)+二甲双胍治疗,其中格列美脲起始应用剂量为2mg/d,FBG超过6.1mmol/L增加剂量1mg,若FBG低于3.9mmol/L则减少1~2mg,晨起空腹口服,每周调整1次用量;二甲双胍应用方案与实验组相同。

1.3 观察方法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1.4 数据统计学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及2hFPG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后,实验组FPG及2hFP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mmol/L,)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治疗期间发生周围神经病变1例,低血糖2例,占6.67%;对照组发生周围神经病变3例,低血糖10例,占28.8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Ⅱ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有资料显示,Ⅱ型糖尿病不仅存在胰岛素分泌缺失,同时也伴有胰岛素抵抗作用,患者由于持续的胰岛素低抗而使胰岛β细胞功能呈现出进行性减退变化[1]。初发Ⅱ型糖尿病的胰岛功能仅为正常人的50%,此类患者若能够及时通过外源性胰岛素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葡萄糖毒性,强化胰岛β细胞功能,使血糖更为稳定[2];此外,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可以逆转或保护患者仅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继而稳定血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目前,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立即服用降糖药物治疗,然而随着病程的增加,其胰岛功能也逐渐衰减,往往造成口服降糖药物失效,而转为行胰岛素治疗。而在口服用药治疗期间,患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对其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影响。我社区医院根据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对9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以及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提示两组方案均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者血糖水平控制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果可见,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概率,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李君.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325.

[2]李洪萍.磺脲类继发治疗失效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11-412.

R587.1

B

1009-6019(2014)11-0161-01

猜你喜欢

磺脲类药物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2型糖尿病应用磺脲类药物的脑血管风险研究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