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4-06-09许舒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雷贝拉唑多潘立酮

许舒婷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医内科 上海 200020

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许舒婷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医内科 上海 20002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比较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雷贝拉唑;多潘立酮;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s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组织损伤和(或)慢性炎症,属于多因素导致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之一。胃食管反流病是诱发及加重哮喘的常见原因,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甚至可引起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故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意义重大[1]。我院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结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比较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多潘立酮;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s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组织损伤和(或)慢性炎症,属于多因素导致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之一。胃食管反流病是诱发及加重哮喘的常见原因,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甚至可引起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故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意义重大[1]。我院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结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42.51.3)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3.21.4)年;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41.31.2)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病程(2.8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选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烧心、反酸及胸骨后疼痛等,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消化道溃疡、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者[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40916)治疗,治疗方法为10mg/次,1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mg治疗,3次/d,餐前半小时温水送服,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

根据烧心、反酸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严重程度对临床症状评分如下: 0分为无症状;1分为有轻微症状;2分为有明显症状,轻度影响生活与工作;3分为有明显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3]。结合临床症状评分对临床疗效判定如下:临床症状评分降低2-3分为显效;临床症状评分降低1分为有效;临床症状评分无变化甚至增加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按(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8例,差1例,治疗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差8例,治疗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9.4%;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37.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腹部不适;对照组出现3例腹部不适,2例头晕,未影响治疗。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胆汁或胃内容物酸反流至食管造成粘膜损伤的常见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及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管清除功能降低、胃排空障碍及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其中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是最主要原因,故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措施为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抑制胃酸分泌及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4]。

雷贝拉唑属于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阻断胃酸分泌,进而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刺激状态下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刺激胃黏膜。另外,雷贝拉唑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2C19代谢途径代谢较少,通过CYP3A4途径代谢较多,与其它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小;相比于其它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肝脏首过效应低,生物利用度高,抑酸作用起效快、时间长。多潘立酮属于抗多巴胺拮抗剂,可直接作用于外周多巴胺受体对消化道的抑制作用,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增强食管蠕动及下部括约肌张力的同时促进胃内容物排空[5]。本研究得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上述结果表明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降低复发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戚日枢,黄应春.伴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121-122.

[2]汤清波,李凤辉,游洁玉,等.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09,3(4):90-92.

[3]史素好.雷贝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61-162.

[4]朱伟东,孙华锋,王钟杰,等.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1):149-150.

[5]阮旭东.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海峡药学,2012,24(7):109-110.

R975+.2

B【文章编号】1009-6019(2014)11-0156-02

R975+.2 【文献标识码】B

1009-6019(2014)11-0156-02

许舒婷(1984-12),女,安徽省人,本科,初级,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猜你喜欢

胃食管反流病雷贝拉唑多潘立酮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
壮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30例疗效观察
活血愈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胃食管反流发病相关因素与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