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回顾性分析

2014-06-09胡宏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回顾性心率心脏

胡宏

湖南省溆浦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南 溆浦 419300

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回顾性分析

胡宏

湖南省溆浦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南 溆浦 419300

目的:总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急救的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50例患者中经抢救后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经救治后患者的心率、血压、PaO2、PaCO2、SpO2相比救治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方案,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抢救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结构出现损伤或功能发生异常造成心脏血流灌注下降而引发的一系列以心脏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表现。该病发病急骤,对患者的危害性大且预后较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否则容易造成患者昏迷、休克、甚至死亡[1]。在急救的同时需要注意抢救时间、抢救效率以及抢救方法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我院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救治的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48.7±4.9)岁;按照心脏功能标准分级:Ⅲ级27例,Ⅳ级23例。其中高血压15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11例,心内膜炎5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临床表现:50例患者均出现呼吸困难、反复性咳嗽、易出汗等症状,呼吸频率30~40次/min,心率、血压明显升高,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休克;经听诊发现患者肺部哮鸣音明显。

1.2 救治方法

①体位:救治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坐位姿势,同时使双腿保持下垂状态,以降低心脏的负荷。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是平卧位,可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减少静脉的回流量,帮助组织氧气的供应。②氧疗: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5%~98%,给予患者持续供氧治疗,帮助患者降低呼吸做功,减轻临床症状。③镇静:给予患者3~5mg的吗啡进行镇静,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率,扩张患者的静脉与动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多次注射,对于昏迷、高龄、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使用时应谨慎[2]。④利尿剂的使用:给予患者20~40mg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推注,若有需要可重复使用。利尿剂能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同时扩张静脉,降低循环血容量,提高组织的供氧。⑤血管扩张剂的使用:给予患者硝普钠或是硝酸甘油进行血管扩张,对于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硝普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硝酸甘油能有效降低左心室的负荷,帮助静脉迅速扩张。⑥正性肌力药的使用:患者若合并房颤伴心室率加快,则给予0.2~0.4mg的西地兰+5%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推注,若合并低血压,则给予多巴胺静脉推注。

1.3 观察指标

观察50例患者抢救过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同时复查患者抢救结束后的相关临床指标[3],并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用药后的15~30min内,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或略有异常;有效--患者用药后的15~30min内,各项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各项临床指标明显好准;无效--患者用药后的15~30min内,各项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无显著变化或加重;死亡--患者在用药后的1h内,抢救无效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50例患者经抢救后的疗效情况

50例患者中经抢救后显效43例(86.0%),有效6例(12.0%),无效1例(2.0%),死亡0例(0.0%),总有效率98.0%。

2.2 50例患者抢救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详见表1.

表1 50例患者抢救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X±s;次/min;mmHg)

2.3 50例患者抢救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详见表2.

表2 50例患者抢救前后血流动力学障碍情况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X±s;mmHg;%)

3.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明显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日益上升。在临床急诊中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急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左心衰竭,大部分左心衰竭患者均为本身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一旦发生左心衰竭,左心室的心排出量就会下降,造成左心排出受阻,肺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的压力随之升高,而血管会释放大量渗出液到肺泡与肺间质中[4],造成患者气体交换受阻,影响心排出血量,最终导致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时病情凶险、急骤,且变化迅速,病死率高。对于该病的救治原则是在0.5h内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应当控制在患者发病内的1h,一旦超过6h患者死亡率会明显增加[5]。另一方面,在救治急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采用静脉给药具有一定的困难度;但静脉给予利尿剂能迅速降低心脏的负荷,缓解患者的症状。所以在抢救前,应立即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方便整个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呋塞米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有效改善肺水肿与脑水肿症状;硝酸甘油能迅速扩张患者的血管,并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采用小剂量的吗啡对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仍然应当结合患者自身的病情,选取最佳的救治方案。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院内救治,50例患者中经抢救后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8.0%。所有患者经救治后心率、血压、PaO2、PaCO2、SpO2相比救治前均发生显著改善,且出现显著差异。说明,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方案,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吴新萍.36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抢救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22):144-145.

[2]黄海燕,李玉兰,李美峰,等.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23(33):23-23,24.

[3]李辉朝.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4,7(11):139.

[4]刘汉超.50例急诊抢救室急心衰患者抢救过程总结[J].医学信息,2013,19(14):571-571.

[5]吕书华,陈秋玲.急性心力衰竭120例抢救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104-105.

R541.6+1

B

1009-6019(2014)11-0136-01

猜你喜欢

回顾性心率心脏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心脏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乳腺疾病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
2010-2013年池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回顾性分析
回顾性心电编辑在心律不齐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