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4-06-09高晨明张蕊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生物性缝合线丝线

高晨明 张蕊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 天津 300192

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高晨明 张蕊△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 天津 300192

目的:对眼科手术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对切口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眼科120例使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96例普通丝线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感染、伤口恢复及瘢痕遗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具有减少伤口感染、促进组织修复且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对眼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值得进行普及推广。

眼科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伤口感染瘢痕

眼科临床手术缝合过程中,常会因传统丝线缝合不当引起感染,造成炎性反应,同时皮肤遗留瘢痕。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是一种以健康动物胶原和高分子材料为原材料的新型缝合线,随着外科缝合材质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采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在皮内缝合,这种缝合方法因损伤小,不良反应少,而且还具有吸收迅速无需拆线的特点,同时术后伤口愈合较为美观,无明显瘢痕,弥补了传统缝合的缺点。我院眼科将近1年间的216例进行皮肤缝合的手术病患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缝合线分成两组进行对比,以分析常规丝线缝线与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的差异性,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实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16例眼外伤及眼睑周围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62例,女性54例,年龄4岁-76岁,为便于对比,依伤口污染程度将伤口分为清洁伤口及污染伤口,根据是否使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将其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其中清洁伤口实验组55例,对照组38例;污染伤口实验组65例,对照组58例。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组眉弓部伤口选取5-0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然后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距离皮缘1mm,针距3mm连续缝合皮肤。眼睑伤口选取6-0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距离皮缘1mm,针距3mm皮内连续缝合皮肤。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消毒换药,污染伤口患者给予头孢羟氨苄片1g每日2次口服3天。

1.2.2对照组眉弓部伤口采用5-0普通丝线缝线进行全层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距离皮缘3mm,针距4mm。眼睑伤口根据皮肤张力大小酌情选取5-0或6-0普通丝线缝线进行全层间断缝合皮肤,距离皮缘2-3mm,针距3-4mm。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消毒换药,第7天消毒拆线,污染伤口患者给予头孢羟氨苄片1g每日2次口服3天。

本研究因限于患者术后7天内随访依从性较高,故记录患者术后第7天伤口愈合、感染及瘢痕形成情况,采用通用手术愈合分级来记录伤口愈合情况[1]:

甲级愈合,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乙级愈合,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丙级愈合,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2.结果

经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结论:较传统的丝线缝线相比,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在临床应用上更具有降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瘢痕形成的优点。具体数据见表一及表二。

表一 清洁伤口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表二 污染伤口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3.讨论

手术后皮肤留下最小的瘢痕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传统的伤口以丝线缝合,而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组织反应低,伤口愈合完整,分解代谢产物具有抑菌作用。传统丝线因其具有组织反应少、质软、不滑易于打结、不易滑脱、拉力好、价廉等优点,为临床广泛运用至今,但传统丝线采用人工机械编织,线体存在编织纹理,不易彻底消毒,且普通丝线的组织相容性较差,易引起伤口局部的免疫反应,伤口往往会留下蜈蚣样瘢痕,特别是合并切口感染时,丝线成为异物,加剧已存在的炎症,需拆线以减轻炎症反应,但过早拆线后易导致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同时,炎症反应无疑会加大伤口瘢痕。用海狸鼠尾部肌腱制作的新型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采用单股胶原,可彻底杀菌消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抗原性,植入异种动物体内炎症反应较小,对组织刺激小,无异物反应,降解速度快,降解产物具有抑菌作用,炎性反应小,容易吸收,是一种优良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2][3]。目前,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切口、会阴侧切切口、腹部切口、子宫手术切口等妇产科手术伤口缝合及乳腺手术切口缝合中,大大优化了患者手术时间和难度,患者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快,瘢痕外表美观,而且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患者更易于接受,并加快了科室病床的周转率,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优势[4][5]。而本研究表明,对于眼周疾病患者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使瘢痕不明显,而且无须拆线,避免了患者拆线带来的痛苦,对提高手术的缝合质量和促进病患的伤口愈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眼科临床上进行推广。

[1]吴在德等.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212-213

[2]刘小红,陈向标,赖明河,陈海宏.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2012,41(4):23-26.

[3]任元元,兰建武.可生物降解医用缝合线的研究进展叨.合成纤维工业。2007。30(1):47-50.

[4]于波,何玲.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4(38):7209-7210.

[5]叶永峰,郭宝玲,于松英.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缝合乳房切口的临床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196.

R779.6

B

1009-6019(2014)11-0134-02

猜你喜欢

生物性缝合线丝线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的亲生物性指标研究:基于气候响应视角
改版升级啦!红丝线栏目
试论淡水养殖常见生物性病害与防治技术
医用倒刺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石灰岩缝合线发育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绣丝线
蜘蛛
快走丝线切割机的技术改进
缝合线构造与油气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