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比较分析

2014-06-09任毅龙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术式结节出血量

任毅龙

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肿瘤胸泌外科 山西 高平 048400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比较分析

任毅龙

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肿瘤胸泌外科 山西 高平 048400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甲状腺良性结节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可达到美容的效果,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优越。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为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女性多发为特点,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1],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放式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的颈部切口愈合后多会留有疤痕,从而影响美观[2],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尤其是女性患者更是心有芥蒂,本项研究在通过小切口治疗甲状腺结节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达到了美观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甲状腺良性结节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入选患者均经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单发或多发良性结节,结节最大直径≤3厘米,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并除外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或其他恶性肿瘤,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即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组,40例,男3例,女37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8.2±5.7)岁,结节最大直径平均(2.04±0.46)厘米;对照组即传统甲状腺手术组58例,男4例,女54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9.1±4.2)岁,结节最大直径平均(2.12±0.54)厘米,两组患者大多以单侧发病为主,双侧较少。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常规术前准备,全身麻醉,平卧,头稍微后仰,使手术区完全暴露,在胸骨切迹上约1厘米沿皮纹方向切开皮肤,长约3-4厘米,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在切口内游离皮瓣,向上至环状软骨水平,下到胸骨上凹,并上下缝吊切口皮肤,使呈纵行切口,拉开颈前肌群,完全暴露甲状腺,根据情况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最后引流并逐层缝合。

1.2.2 对照组 术前准备、麻醉、体位同观察组,胸骨切迹以上2厘米横向切口,长约6-7厘米[3],逐层切开颈阔肌、颈深筋膜,分离甲状腺外科被膜,根据情况行部分或次全切,最后引流、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手术全部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3.讨论

甲状腺结节为普外多发病,多为单侧良性结节,女性发病为主,主要以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等为主,其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为甲状腺解剖结构尤其特殊性:临近气管、食管,后侧有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本身血运极其丰富,手术中容易出现不良情况,轻则出血形成血肿、重则压迫气管造成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甲状旁腺如被误切则会导致低血钙而引起抽搐等症状[4]。

目前,临床上还多采取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结节,该术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完全暴露甲状腺,方便手术操作,提升安全系数,但是该术式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且皮下游离范围较广,如手术切口较大,颈前肌群被横断,术后会出现肌肉与皮肤粘连,会出现吞咽不适等症状,并且术后患者颈前会留有疤痕而影响美观[5]。因此,临床上对传统手术进行了改进,以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达到美观的效果,其中以低位小切口手术方式最受欢迎[6],但也有文献报道,由于其手术切口较小,手术视野受限,影响手术操作,从而影响手术的成功率。

在本项研究中,小切口手术为微创手术,术中不暴露食管、气管,也就不会损伤喉返神经,杜绝了术后声音嘶哑的并发症,同时该术式保留了甲状腺的后叶,不会损伤甲状旁腺。我们对低体位小切口术式进行了临床观察,其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稍有延长,但两者差异甚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小于对照组,这也说明其创伤较传统手术明显减轻,患者恢复快,拔管时间进而缩短,患者总的住院时间也明显减少(P<0.05)。另外,小手术切口无中转开放术式的病例,其暴露手术视野完全满足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的需要[7-8],随着今后低体位小切口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其手术效果将会更为优越。最后低位切口对女性患者有更高的生活价值,甲状腺结节又以女性为主,因此该术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综上所述,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可达到美容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常东民,张 勇,陈德强,等.超低位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476-477.

[2]周亮.黄金分割律在微创甲状腺手术切口设计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171-171.

[3]苏汝平.小切口与大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105-106.

[4]李辉.低位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181-182.

[5]武建.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09-110.

[6]林荣繁.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9):3587-3588.

[7]常东民,张勇,陈德强,等.超低位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3):476-477.

[8]袁焕柯,吴朝阳,蒙天明,等.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9):4530-4531.

R581

B

1009-6019(2014)11-0097-01

猜你喜欢

术式结节出血量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