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多排螺旋CT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6-09王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扫查泌尿系B超

王东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46

针对多排螺旋CT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东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46

目的:分析和研究多排螺旋CT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疑问泌尿结石患者中选取66例随机分成三组,即实验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非增强多排螺旋CT扫查,对照A组采用B超检查,对照B组采用KUB+IVP检查。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之后,实验组有19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经手术或治疗已得到证实;对照A组有14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1例;对照B组有12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2例。结论: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多排螺旋CT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效果显著,是现阶段诊断泌尿系结石中效果较好的诊断方法。

多排螺旋CT非增强;泌尿系结石;B超;KUB+IVP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泌尿系结石多发生在膀胱和肾脏位置,尿道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则多数是由上部尿路所导致的[1]。在结石发作的过程中,患者会有特别剧烈的疼痛感,同时还伴有血尿现象,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传统方法主要是B超、KUB以及IVP,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容易因结石较小而出现误诊或是漏诊现象[2]。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不断的进步,为泌尿系统的诊断带来了更快捷、简便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误诊和漏诊率。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疑问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选取66例,其中有43例男,23例女,年龄在15岁-83岁之间,平均为49岁,所有患者均在腰腹部有绞痛感以及血尿等症状。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实验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每组2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非增强多排螺旋CT扫查,对照A组采用B超检查,对照B组采用KUB+ IVP检查。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已被告知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而且在性别、年龄以及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方法

实验组诊断方法:对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查,其技术参数包括3毫米层厚的软组织窗,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2毫米的薄扫,像素设置为512×512。需要从患者膈肌下开始进行扫描,一直到耻骨联合上方结束[3],每次进行扫查时患者均需要屏住呼吸。运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分析和研究每位患者的CT扫查结果,测量结石的大小,并记录横向的最大直径以及结石所处的位置。CT的正常值应为90-320Hu,平均值为150Hu,准确率达100%。

对照A组诊断方法: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之前需要饮水500毫升,出现忍尿现象后再进行检查,采用西门子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患者中下腹部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5-5.0MHz,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俯卧位、仰卧位或是侧卧位,将检查部位充分的暴露出来,然后进行横切、纵切和斜切等多方位的全面扫查,之后用视频打印机将扫查图像打印出来并存底,扫查结束后即时作出诊断报告,并对临床医师的进一步处理进行追踪观察。

对照B组诊断方法:采用KUB+IVP进行检查,先进行KUB检查,需要先口服泻药或是进行灌肠,将肠气排尽,然后选取平卧位进行拍片。完成之后进行IVP的检查,对患者进行造影剂的静脉注射,造影剂通过肾脏的排泄功能随尿液排出体外,并将尿路显示出来。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泌尿系结石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非增强螺旋CT扫查的实验组患者中,有19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采用B超检查的对照A组患者中,有14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其中有1例为假阳性;采用KUB+IVP检查的对照B组患者中,有12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其中有2例为假阳性。

经过测量可以得知,所有患者的结石横径在5-22毫米之间,而且还均为输尿管结石影。三组患者检查方法相对比,实验组中非增强螺旋CT在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参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检查方法各项指标的对比(n,%)

3.讨论

泌尿系结石在泌尿外科中,是一种急性症状,当前以采用外科手术和碎石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的肾盏形态、方向以及集合系统的空间关系都因其肾脏解剖结构的个体差异性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肾脏解剖、肾脏排泄功能以及结石的位置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对能否顺利完成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采用非增强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不存在禁忌症现象,而且在检查前不需要做有关肠道的准备,此种检查方法耗费时间少,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方便,一般情况下,可以一次性完成泌尿系的检查。在本次研究中,采用B超、KUB+IVP的对照A组和B组,分别有14例和12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而采用非增强多排螺旋CT进行扫查的实验组则有19例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其确诊率要明显高于前两组。

经研究得出,以上结果是因为非增强螺旋CT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轻松的将与组织有细微差别的任何情况识别出来,即便是微小的结石也可以准确的检查出来,其CT值差别要大于100Hu,所以能够有效的区分出患者所存在的结石,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查的准确率。根据有关资料显示[4],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是在临床上对急腹症进行诊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此结论与本次研究的结论相符合。本次研究得出,在诊断输尿管壁、肾实质以及膀胱壁的病变时,采用非增强螺旋CT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输尿管结石征象主要以高密度影为具体表现,同时还伴有"边框征",这种情况在任何成分面前都保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5]。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非增强多排螺旋CT在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明显优于B超和KUB+IVP,诊断效果良好。

结语:

综上所述,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非增强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1]姚昆琛,李瑛晖.输尿管结石非增强螺旋CT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225.

[2]潘小舟,费西平,岑贤友,等.多排螺旋CT非增强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0(5):106-108.

[3]柴瑾,黄宝生,郑生喜,等.64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泌尿系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8(5):408-411.

[4]赵飞,宋志勇,王朵.非增强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4):3378-3379.

[5]余超群.非增强螺旋CT对上尿路结石成分预测价值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0.

R445.3

B

1009-6019(2014)11-0077-02

徐荣军(197909)男(汉)江西丰城学士学位主治医师放射医学。

猜你喜欢

扫查泌尿系B超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