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肌钙蛋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14-06-09程敏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实验者肌钙蛋白出血量

程敏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四川 绵阳 621900

血清肌钙蛋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程敏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四川 绵阳 621900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者血清肌钙蛋白含量差异。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血清肌钙蛋白含量<1.0mg/L者14例(14%)、1.0~1.5mg/L者68例(68%)、>1.5mg/L者18例(18%),与对照组42例(84%)、8例(16%)、0(0)相比较,差异显著,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含量随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者出血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血清肌钙蛋白;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不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临床治疗难度。因此,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是否发生以及病变情况成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某院通过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含量,较为准确的揭示了患者病症情况,临床诊断效果瞩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同期50例正常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5例、女性55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5±5.5)岁。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原因为:消化性溃疡52例、急性胃粘膜损害2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5例、胃癌5例。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正常体检者)与研究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两组实验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检查,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Latex enhanced turbidimetric method)来测试体内血清肌钙蛋白含量,试剂由山西太原川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分析仪器为OL YM PU 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抽取所有实验者外周静脉血并在2h有效时间内分析完毕。

1.3 临床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血清肌钙蛋白标准为<1.0mg/L,1.5mg/L为临界值,1.0~1.5mg/L表明患者体内存在出血症状;>1.5mg/L说明患者体内出血量较大,病症十分严重,需要及时采取临床治疗措施来进行止血以挽救患者生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实验者体内血清肌钙蛋白严重超标,>1.0mg/L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86%,明显高于对照组16%,差异显著。具体比对情况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实验者血清肌钙蛋白含量比对结果[n(%)]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并且出血量在短时期内就超过1000ml或者循环血容量的20%,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急重症疾病,我国每年由此引发的死亡率高达14%,并且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不仅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临床治疗难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2]。

一旦患者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其临床表现为:

(1)呕血或黑粪。此种表现是目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位于幽门以下且出血量较大时,通常会由于病变部位导致血液出现反流,从而造成胃部大量积血,引发呕血。病症较轻的患者则可能仅表现为黑粪。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超过400ml以上时,经常会出现头晕、口渴、软弱无力、贫血或进行性贫血等症状,一旦出血量占到了全身血量的30%~50%即可产生休克,此时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躁动、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危及生命[3]。

(3)血象变化。患者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可能不会发生明显异常,只有当患者出血时间超过3.5h之后才会有所体现。白细胞计数则会立即升高,止血后3d方可降回正常水平。

目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胃镜观察来进行判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成因复杂,经常出现误诊错诊现象,医患纠纷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临床工作进一步发展。

血清肌钙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并且随着血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即:当患者大出血时,由于血清肌钙蛋白游离出血液,从而导致其含量明显升高。同时血清肌钙蛋白对出血敏感性较高,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中能够真实反映患者病症发展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患者不宜采用此种诊断方法:①具有溶血性疾病者;②严重骨骼肌损伤者。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来进行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含量<1.0mg/L者14例(14%)、1.0~1.5mg/L者68例(68%)、>1.5mg/L者18例(18%),与对照组42例(84%)、8例(16%)、0(0)相比较,差异显著,真实反映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1]张广超,康丽丽,唐艳萍,等.不同年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2(1):11-14.

[2]孙晓莉,王淑艳,陈春玲.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及临床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4):105-106.

[3]段成勇.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32):34-36.

R446.1

B

1009-6019(2014)11-0055-01

猜你喜欢

实验者肌钙蛋白出血量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及对应的措施
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效果的分析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学不会珍惜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