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4-06-09赵后武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呋塞米利尿剂小剂量

赵后武

湖南省江华县中医院 湖南 江华 425500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赵后武

湖南省江华县中医院 湖南 江华 425500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静脉注射,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BP、体重下降、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利尿剂抵抗率以及肾功能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多巴胺;呋塞米;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应用利尿剂进行治疗,但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极易合并肾功能不全,如用药不当以及病情进展,可导致肾功能恶化而影响临床预后[1]。本研究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均为Ⅲ-Ⅳ级,血压在90/60-140/90mmHg之间,除外年龄≥80岁者、右心系统疾病所致心力衰竭者以及急性泵衰竭患者。其中,男62例,女54例,年龄52-75岁,平均为(66.3±7.1)岁;基础疾病类型:48例冠心病,3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心肌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以及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多巴胺(0.5-1.0μg/(kg·min)+呋塞米(20-40mg/d)进行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仅予以呋塞米(20-40mg/d)静脉注射。两组均根据体重减轻或者负氮平衡程度调整呋塞米的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是否发生肾功能恶化以及利尿剂抵抗等问题,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重下降值以及B型脑钠肽(BNP)变化。

1.4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或者心功能改善了2级;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部分消失或者心功能改善了1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无改善或者加重甚至死亡。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DBP、HR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SBP、体重下降、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DBP(mmHg) SBP(mmHg) HR(次/min) 体重下降(kg) LVEF(%) BNP(pg/ml)观察组 58 65.1±6.7 116±14.5 68.3±9.7 6.2±1.5 48.3±16.2 690.1±30.5对照组 58 64.9±6.8 113±14.1 67.2±9.5 2.3±0.7 41.1±16.5 988.3±40.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及病死率比较

两组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利尿剂抵抗率以及肾功能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及病死率比较[n(%)]

3.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体液潴留症状,极易导致外周水肿或者肺淤血等,故早期积极减少体液潴留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2]。利尿剂是目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其可促进尿钠排泄并促进游离水的清除,且其体液潴留改善效果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但临床实践表明,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肾脏血流降低或者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等,致使体内药物转运障碍,从而影响药物对于体液潴留的改善效果,从而引发利尿剂抵抗[3]。因此,临床医疗指南建议,在治疗心力衰竭过程中,如发生利尿剂抵抗,加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可克服上述症状。

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其对于前列腺素分解酶具有活性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压力,从而清除游离水分,促进尿钠的排泄,达到改善液体潴留的效果[4]。多巴胺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排出量、正性肌力等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肾血流,从而预防肾功能受损。临床研究认为,应用小剂量的多巴胺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可行的,增强利尿剂的效果,并可与利尿剂发生疗效协同和互补作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药物副反应[2,4]。在应用利尿剂以后,由于容量降低,容易诱发低血压,而加用多巴胺可通过其正性肌力以及升压作用而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SBP、体重下降、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BNP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利尿剂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肾血流状态,预防肾功能受损。此外,观察组的肾功能恶化以及利尿剂抵抗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证实了其联合用药较单用呋塞米安全性更好。

综上所述,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增强心功能并改善肾血流,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肾功能恶化以及利尿剂抵抗等不良反应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1]胡立群,顾晔,高波等.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合并体液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J].上海医学,2010,33(7):623-625.

[2]都斌,姚雪艳.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3):163-165.

[3]张远卓,王英超.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967-2968.

[4]刘建,贾静涛.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5):83-84.

[5]苏渊红.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期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168.

R972

B

1009-6019(2014)11-0026-02

猜你喜欢

呋塞米利尿剂小剂量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