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G时代,移动互联网挑战电信运营核心价值

2014-06-09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唐浩

通信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电信业运营商传统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 | 唐浩

4G时代,移动互联网挑战电信运营核心价值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 | 唐浩

4G时代,运营商应回归到电信运营业本源,构建新型IT基础设施能力,开放并经营好“网络能力”,低成本高效率地建设下一代基础网络设施。

4G时代,移动互联网正加速渗入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传统电信业务互联网化,电信业正在经历从语音向流量经营转型,从通信信息服务向数字化服务转型。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演进趋势,有效应对异质替代,寻找新的增长来源,对运营商战略选择显得更为重要。

技术进步是双刃剑

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媒体化、多功能化、环保化是移动通信发展的新趋势,但技术进步同时也是把双刃剑,迫于市场竞争需要,运营商积极引进新技术在同业者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却丧失了产业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产业价值向马鞍形转移。移动互联网正使得运营商赖以生存的传统业务发生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高宽带。移动宽带成为宽带接入主流,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蜂窝网承载数据的能力大大提升,且单位流量的成本大幅下降。LTE朝向更多载波、更多天线方向演进。5G时代,用户将永远在线、始终在线,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保证获得100Mbit/s端到端通信速率。

现实和数字世界融合。5G可实现“人与物”及“物与物”高速连接,将是M-ICT时代最重要的基础,其发展方向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终端、无线、网络、业务等领域进一步融合及创新。同时,5G将为“人”在感知、获取、参与和控制信息的能力上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使其服务对象将由公众用户向行业用户拓展,将吸收蜂窝网和局域网的优秀特性,形成一个更智能、更友好,更广泛用途的网络。现实世界的数字映射将会实现将行业的各种功能特点更深入地集成到5G的网络中。

语音低值化,流量成为网络承载主体。电信运营业全面进入流量经营时代,正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网络优化的变革,网络层面除良好的信号覆盖外,更需要有畅通的上网通道,同时因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性,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热点小区;二是BOSS支撑更复杂,流量经营对BOSS提出更高要求,流量经营不仅仅以流量为计费指标,计费规则更复杂,按次、按月、按时间段、按流量、按内容计费及区别接入点计费;三是经营理念的变革,流量经营是对现有客户精确化二次营销经营模式,它需要强有力的经营分析系统支撑,需要慢工出细活,需要优化KPI考核导向。

“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呈几何级数规模增长,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应用,成为行业新的价值增长点。数据就是企业能挖掘出潜在价值的软资产,比固定资产更有价值。淘宝,亚马逊不仅仅是家商务公司,更是大数据公司。

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推动了泛在信息基础设施的成熟和完善。互联网时代,应用逐步向云端聚拢,云计算成为新的“核心网”,它使得IT资源如网络资源一样,可以按需调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业务和服务随时能以低廉的价格方便地获得。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将是电信业下一个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将向软件定义化、设备虚拟化、接入开放性发展。云计算服务改变了互联网产品开发的模式,按需使用的资源供应方式,使移动互联网公司可以零资产运营,移动互联网公司运营效率大幅提升,通信业进入资源和能力经营的时代。

互联网把控核心价值

互联网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战场,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不断地破坏旧有的游戏规则,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游戏规则。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逐渐成为主流,ICT业正在经历着大发展、大比拼、大厮杀、大清洗,马太效应愈加明显,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愈发强大,深度融入和改造人们生产生活,把控着互联网核心价值领域。

首先,信息与通信业务加速互联网化。互联网加速渗透、影响并改造移动通信产业,传统电信业务及增值业务互联网化趋势加快。除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外,互联网公司在音乐、阅读、电子商务、娱乐、广告等领域给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带来巨大冲击,运营商的相关收入几乎被蚕食殆尽。

其次,互联网应用社交化。互联网加速渗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网络的爆炸性发展冲击传统通信业,逐步取代传统媒体及通信方式。视频业务即时化,网络电视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电子商务O2O模式受到青睐。

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各类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严控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重点污染物排放。

再次,互联网走向智能化。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网络共享的内容和方式已从传统的以计算机为中心,向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智能化网络演进。网络的内容也逐步由连接信息向连接智能发展。同时,数据资源成为企业竞争力,企业积累的用户数据也从内部应用拓展到面向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数据挖掘应用。

最后,传统企业纷纷向互联网转型,传统行业全面互联网化,互联网的思维全面向传统思维发出挑战。互联网行业跨界与融合加剧,向金融业、物流业、商业、公共服务业等传统业态渗透和拓展,改变各行各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服务方式,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的正在走向无缝整合。

移动互联网重塑商业规则

互联网业务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在运营商所搭建的高速平台上,新技术所代表的新生产力和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生产关系终将替代原来的过路收费模式,互联商业模式正改造电信业商业模式,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创新业务体验。移动互联网产业环节包括应用平台、平台式OTT、终端、网络和计算&存储五个环节,共同构成用户体验,并在用户界面上展开争夺。用户体验的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机交互技术不断引领和创新业务体验(如图所示)。

第二,移动互联网变革了行业游戏规则。移动互联网的深刻地变革了整合行业的游戏规则,颠覆了传统的信息通信业务生产消费模式。网络运营与业务运营分离,电信业核心业务均能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提供,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

第三,传统电信业务也可逆袭OTT业务。OTT服务已经逐步取代短信语音,但事实上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相比OTT业务仍然具体一定的优势,运营商应在继承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拥抱互联网,把手机中原有的通话、消息、联系人这三个主要入口从运营商的层面直接与手机整合,使得用户不需要单独安装其他任何应用,就可以直接像WhatsApp、iMessage、微信等一样发送文字、图片、位置等富通信功能。

第四,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整合期。移动互联网业竞争加剧,进入整合期后市场格局呈寡头垄断,市场的赢家属于正确的时间节点进入市场的业务。互联网行业马太效应明显,Google、苹果和腾讯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开放平台,把控了绝大部分流行应用;百度控制着国内互联网入口,深度融入和改造人们生产生活,把控着互联网核心价值领域;腾讯开放了积累多年的用户身份、好友关系、Q币支付等核心能力,打造国内最大的开放平台。

第五,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随着移动宽带、云计算、智能终端技术进步,传统互联网业务将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并充分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改造实体经济,网络经济实体化和实体经济网络化相辅相成,电子商务已成为传统巨头必须直面、接受的一种销售渠道;广告业务依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基础,手机成为“第五媒体”;移动互联网社区成为使用最频繁业务,移动SNS手机社交将迅猛发展;手机游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又一重点盈利模式,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手机视频成为网络流量主体,高清视频、富媒体应用以及物联网应用在高宽带下成为可能;移动支付蕴藏巨大商机,搜索、社交、电商和位置服务的结合将创新出更多新业态,移动互联网金融正从根本上推动银行业改革。

图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图

重构电信运营核心能力

近年来,传统运营商还在不断加大收购传统运营商的步伐,希望以更大的基础网络设施和更大规模的用户群来提升竞争力,但按照现有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沦落为纯管道运营商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就电信运营业本质而言,电信业通过运营网络资产,凭借自然垄断性和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要求,积极跟进技术进步,发挥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提升用户ARPU,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长。但是,电信业的发展史就是新技术代替就技术,新的生产力代替旧的生产力,以及伴随着生产关系的替代。一般而言技术的引进是相对容易的,围绕原有的生产技术的组织体制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往往会成为新技术发展的阻碍。

其次,传统话音经营时代为“网业合一”,网络即业务,保障业务使用感知关键在网络质量;但现如今,业务和网络逐步分离,用户感知质量由业务提供者、平台经营者、网络提供者、终端厂商等共同决定。应用层和业务层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与业务的耦合性越来越小,掌握着用户界面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取得了市场价值实现的地位,掌控着价值分配的主导地位,运营商只能而且必将沦落为管道商的角色,电信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亲自操刀的任何作为都是徒劳的。

第三,对运营商而言,核心资源在于垄断网络底层、庞大的客户规模、全程全网的管道疏通能力和一致的客户体验,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求和国家政策红利;而核心能力在于重资产的运营能力和全网一致的新型IT基础设施资源和能力。因此,电信业的未来应定位于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连接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按照前向服务模式,按需收费,分层分级服务;创新合作方式,以投资入股方式介入应用层,按照后向付费模式加入ICT社会化整合的趋势中。

第四,新技术、全IP网络、网业分离、高带宽、高品质、网络软件定义决定了电信业务完全可被更高效更低成本的互联网技术所替代,基于后向模式的类通信业务将蚕食并逐步替代运营商的核心收入区。电信业的前向收费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在互联网业社会化整合的背景下,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破坏传统业务的应用也可能创造新的收入,运营商应在合作中发现机会。

第五,电信业的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从市场竞争力在于与网络和基础设施能力的耦合度,业务和产品对于基础设施的依赖度越高,运营商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价能力越高,从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来看,IT技术设施和能力产品和网络接入能力是未来电信业的核心产品,与底层网络较远或者对网络不可见的应用业务成为具有轻资产、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互联网公司拔得市场头筹。

可见,在目前电信产业人口红利已然释放殆尽,单用户ARPU进入稳态调整期,电信业进入缓慢增长期,通信业务全面互联网化的现今,运营商应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走向,以“去电信化”的创新思维拥抱互联网。抓住数字化服务机遇,低成本高效率的建设下一代基础网络设施,通过差异化开放电信能力培植全新产业。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变传统合作模式,采取参股而非控股的方式。电信运营商应避免在自身不擅长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亲力亲为,可以投资入股方式开展合作,实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布局。参股而非控股的形式是运营商更稳健的投资方式,既可以快速获取互联网优质资源,也可以分摊投资风险,避免因全资收购而带来的运营和文化冲突。

二是回归到电信业本源——网络运营。开放并经营好“网络能力”。利用SDN和NFV等虚拟化技术提升网络效率并降低未来网络成本。

三是抓住大数据商业机会。电信运营商可依托用户订购和交费大数据,提供信用服务;依托用户地理位置和信号质量大数据,改善网络服务;依托长期积累的用户移动轨迹、社交等海量信息,开展精准营销;推进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抓住数字化服务机遇,发挥通信业对传统产业价值的二次提升,并产生新的价值。

猜你喜欢

电信业运营商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绩效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创新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电信业新变局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中国电信业增长质量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