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奢侈品消费已走入寻常百姓生活

2014-05-25

中国商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奢侈品动机身份

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这十几年中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税收扶持政策,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奢侈品逐渐被国人喜爱,中国奢侈品消费达到了在全球排第二的水平。

据国内某奢侈品交易平台网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迅速,我国奢侈品消费主要是高端的社会高层和顶级富豪,除此之外,主要消费人群为家庭年收入水平达到100万元人民币的非常富裕的家庭,据预测,这个消费群体的数量到明年还有可能翻番,他们倾向于购买更加昂贵、更加奢华的商品,到明年,他们对奢侈品消费的总额很可能将占到整个市场的28%。另一方面,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成为新的奢侈品买家,特别是一些年轻白领正成为未来奢侈品消费的中流砥柱。这个消费群体的家庭年收入可支配的在5万元至25万元人民币之间。虽然他们单个的消费金额远不及之前提及的富裕家庭,但他们的数量增长却十分迅速。从去年国内的奢侈品销售额增长的统计便可以看出,中产家庭的消费比重非常大,而且国内二三线城市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奢侈品消费。当然,还有一些中低端的大众奢侈品体验消费群体,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接触面广,视野更开阔,他们追求有品质的生活,虽然昂贵奢华的奢侈品暂时不会消费,但也会购买一些奢侈品牌周边的小配件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体验,用来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这也正是中国奢侈品市场潜在的巨大消费群。所以,奢侈品在中国已经不再是“贵族专用”,而是更加趋向于平民化,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十几二十年前,人们通常认为奢侈品是远离生活的东西,是那些昂贵的高档名品,通常不会出现在大众生活中,跟普通人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是距离产生美,距离感也是高档名品体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奢侈品都以贵族的身份高居在上,但随着经济发展,它已越来越接近普通消费者。那让我们来更加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奢侈品吧!

在李飞《奢侈品营销》一书中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从价值的意义上讲其价格又超出其本身固有价值许多倍,主要功能在于彰显产品本身的品质、品牌或者拥有者的品味、财富、社会地位、阶层等象征性元素的商品或服务。

作为一件奢侈品,不仅要求其质量优秀,它所使用的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都必须是优秀的。这种性质使它的价值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反而得到提升。奢侈品是一件艺术品,是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创造出来的,使顾客在使用时有美的享受。稀缺性也是奢侈品的必要条件,它可能是限量版,可能材料稀缺,可能是名设计师为数不多的作品等等,人们通常喜欢争相购买稀缺的东西,因为它持久的价值是贮藏财富的有效工具,更彰显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正因为它的优质、艺术、稀缺,所以它必定是昂贵的。而一般奢侈品公司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悠久的历史与蕴藏在这个牌子背后的故事使其区别于一般牌子,而不是价格。

在我国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人们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但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心理消费却不成熟。美国作者布鲁克·拉尔默在《国际先驱论坛报》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新贵享受花钱的欲望”的文章,称中国新贵享受疯狂消费,中国的超级富豪们对身份的追求已经扭曲。的确,传统的欧洲贵族经历了好几代人,历史很长,他们通常消费奢侈品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是理性的;而一般的中国富豪的年限比较短,通常为了表达身份消费奢侈品,将奢侈品当成其社会阶级及地位象征的有力证明,但却不懂奢侈品品牌及其历史文化韵意,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只是觉得买最贵就不会错,就不会被人笑话自己没有品位,于是盲目从众,这种“虚荣”消费心理被成倍放大甚至异化。

在西方,消费者消费奢侈品的消费动机一般是:炫耀、领先、从众、享乐、追求精致。而中国与西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差别,在奢侈品消费动机上,中国新贵具有其特殊性。中国消费者消费奢侈品的消费的动机一般是:炫耀、从众、领先、社交、身份象征。受群体的影响巨大是中国消费行为与西方相比最显著的差异,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新贵,重视自身在群体中的认可度。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日常人际交往注重的就是面子、人情与关系。“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成为当下中国奢侈品消费动机取向,这便造就出中国特殊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国新贵有时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而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他们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通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购买奢侈品来表明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为自己贴上“富贵的标志”。这便是为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奢侈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视为是身份、实力、品位的标志,人们经常会为了“面子”,为了不辜负其他人的期望,为了“不被人看不起”,中国新贵会消费所谓的与其身份相配的奢侈品。这便是从众消费。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周围人的意见对他们的消费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通常朋友的简单提及或推荐成为他们购买的原因。所以,大部分中国富豪和中国新贵更倾向于购买众所周知的知名奢侈品牌,而不是自己认可的品牌。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印象消费悖论”。

中国,自古是礼遇之邦。所以,很多奢侈品购买是为了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并不是自身的需要,送礼成为中国新贵购买奢侈品的动机之一。其主要为商务馈赠,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研分析,中国消费者商务馈赠类的奢侈品消费支出稳定在20~30%之间,其中资产1000万~1亿人民币的消费者因处于事业上升期,在奢侈品的礼品消费部分支出相对较高,达到24~26%左右。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受近年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与西方消费者相同的是中国新贵也存在享乐、追求精致和自我赠礼的个人取向消费动机。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日渐提高,面对奢侈品,请理性消费,追求有品质的生活,而不是一种为了彰显身份的高价生活。

猜你喜欢

奢侈品动机身份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最雅『鼠标垫』,你了解多少?——『文房奢侈品』臂搁欣赏
懒惰是索价极高的奢侈品
奢侈品模特为何“冰山脸”
新意格调能否兼而有之 当奢侈品开始玩跨界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