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有机互动发展

2014-05-25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姚战琪

中国商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生产性竞争力服务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姚战琪

进入新世纪,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但是服务贸易逆差呈逐年扩大趋势。同时,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逐渐回升,表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但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同时,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大大小于制造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推动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有机结合及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总体目标为:以不断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动发展为核心,以大力推动中国货物贸易随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升级和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国际贸易的引领作用为两大车轮,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

服务贸易概述及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迅猛。2014年1月9日,商务部认为未来10~20年是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有机结合及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978年以后,中国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但是自1992年后中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并且服务贸易逆差绝对额不断扩大,在2012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逆差最大值,服务贸易逆差额为896亿美元,为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逆差国,旅游、运输、特许权转让和专利等技术交易三项为主要服务贸易逆差行业。与此不同,改革开放后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当前中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除了1978~1981年、1984~1989年及1993年以外,在其他年份中国货物贸易保持顺差,并且逐年增加,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额由1982年的30.3亿美元增长为2013年的2303.1亿美元。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模急剧下降,但货物贸易仍保持顺差,同时从2013年开始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快速上升,而服务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08~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分别达115亿美元、295.07亿美元、220亿美元、545亿美元、896亿美元(见图1)。

图1 中国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差额(单位:亿美元)

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从1992年开始,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为负,同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多数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也为负,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始终较弱。1978年以后,中国货物贸易快速增长,从1990年开始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远大于服务业,同时我国制造业的大多数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也为正,这表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较强(见图2)。根据笔者的一项研究,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02左右,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平均值(0.009)远远小于制造业,这与我国制造业已深入地参与全球分工以及制造业已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发展事实完全相符。由此可见,虽然中国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但服务贸易全球化指数较低。

图2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及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

笔者计算了1982~2012年中国服务业和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值(即RCA指数,RCAij=(Xij /Xtj)÷(XiW / XtW ),其中,Xij表示中国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j表示中国总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总出口值),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整体的RCA指数为0.52,制造业RCA指数为1.11,这表明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同时通过国际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在金砖四国中最低,而印度最高,其次为巴西与俄罗斯,因此中国服务贸易在金砖四国中处于比较劣势,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最弱。同时可看出,中国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逐年增长(见图3),这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逐渐回升,因此中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而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均处于比较劣势,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图3 中国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中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改革开放后我国货物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当前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互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中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小于其他国家,这是因为:

(1)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较弱。虽然广告宣传、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等四大项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与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相关性较高,但是中国货物贸易与金融、通讯、广告等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的关联度不显著,其他项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货物贸易相关性较弱。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较低,尤其是金融、通信、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较低,不能为货物贸易提供优良服务,尤其是为货物生产过程提供优良服务,从而使我国金融、通信、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较弱。

(2)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对我国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影响程度截然不同:改革开放后货物贸易的增长和发展会使收入差距先减少后扩大,而服务贸易的增长会使收入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尤其是1992 年之后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状况。鉴于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较小,服务贸易发展缓慢,服务贸易规模仅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左右,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给予服务贸易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把服务贸易摆在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

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完善服务贸易和吸引外资扶持政策及措施。因此,应以外贸结构转换为出发点,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不断发挥服务贸易高附加值优势,逐渐提高我国货物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延长货物贸易价值链,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

(3)我国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不同,制造业对外投资是促进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对外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带动程度较弱。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货物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虽然货物出口贸易不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动的Granger(格兰杰)因,但是对外直接投资是货物出口贸易增长的Granger(格兰杰)因,即制造业对外投资是促进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重要推动因素,而服务贸易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与此不同,服务业对外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较弱。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逐年增加,近年来,迅速增长的服务业对外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

从2005年开始,服务业对外投资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但是从按行业分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角度看,服务业对外投资仍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带动程度较弱。

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目标及对策

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总体目标为:以不断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动发展为核心,以大力推动中国货物贸易随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升级和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国际贸易的引领作用为两大车轮,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在当前对外开放背景下,为了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国应采取适当的对外开放和贸易战略

目前我国政府在制定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发展战略时,不仅仅要看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要注意到我国货物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福利损失,应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逐步开放和参与的战略,推动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相促进、互动发展。考虑到通信、建筑和咨询这三类服务业的净出口对提高我国货物出口产品的生产率具有正向作用,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电影音像的净出口对我国货物贸易条件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应优先发展通信、建筑、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电影音像等五大类服务出口贸易,制定鼓励措施优先促进此类服务贸易出口,积极发挥其对改善我国货物贸易条件的促进作用。

(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的国际贸易,推动外贸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货物贸易的互动发展

当前重要任务是推动目前仍处于低端的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优先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动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贸易;中央和各级政府应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选择重点服务领域进行出口促销,根据不同部门情况对相关企业及业务予以税收优惠,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进入;考虑到改革开放后生产性服务进口比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可加大生产性服务进口,充分发挥进口的竞争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进而提升整个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高端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在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知识服务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鼓励外商扩大在中国的技术扩散,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加强其与国内供销商和下游企业的产业关联。第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计、物流、研发、营销等生产环节的服务业,提高这些领域的服务水平,为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创造条件。第三,扩大我国高技术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支持承接境外高端服务业转移,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引导外商投资我国高技术服务业。

(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首先,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制定政策鼓励外资积极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技术研发、物流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其次,为了防止服务业外商投资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低端化锁定,因此要鼓励外资企业与国内购买方和服务供应商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要间接地扩大制造业整体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范围,要不断提高本土生产性服务业为外商制造业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能力;最后,要正确认识当前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仅限于计算机和电子等领域、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缺点,要通过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广泛开展,积极联动,发展面向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

(五)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

在进行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时应重视我国在运输、建筑、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行业方面处于劣势的实情,应制定较为严格的准入机制和保护期,应相应提高韩日等国运输、通讯、建筑、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行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同时在保险和特许权使用、许可以及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收入等中国处于劣势的行业应高度重视,维护中国比较利益。

(六)正确认识当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等传统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紧密相关的互动关系,而新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动还不够紧密的事实

重点推动中国新兴服务贸易参与度,大幅提升其影响程度。当前应加快制定针对新兴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政策,发挥其高附加值的带动作用,促进我国货物贸易结构升级。

链接:什么是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根据WTO关于服务贸易项目的解释,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贸易口径相同,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1.运输:指与运输有关的服务收支。包括海、陆、空运输,太空和管道运输等。

2.旅游:指对在我国境内的外国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包括因公、因私)提供货物和服务获得的收入以及我国居民出国旅行(因公、因私)的支出。

3.通讯服务:包括:(1)电讯,指电话、电传、电报、电缆、广播、卫星、电子邮件等;(2)邮政和邮递服务。

4.建筑服务:指我国企业在经济领土之外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以及非居民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土之内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

5.保险服务:包括各种保险服务的收支,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

6.金融服务:包括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收支。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包括计算机数据和与信息、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收支。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包括使用无形资产的专有权、特许权等发生的收支。

9.咨询:包括法律、会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收支。

10.广告、宣传:包括广告设计、创作和推销,媒介版面推销,在国外推销产品,市场调研等的收支。

11.电影、音像:包括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的服务以及有关租用费用收支。

12.其他商业服务:指以上未提及的各类服务交易的收支,驻华机构办公经费(不含使领馆)也在此项下。

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前面分类没有包括的各种政府服务交易,包括大使馆等国家政府机构的所有涉外交易。

猜你喜欢

生产性竞争力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