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4-05-11刘军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杨维洪秀全教案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有感而发之二十九:参赛教师刘军(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236600)

安徽刘军

2006年笔者曾经参加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举办的“全国优秀体育教学课时计划评比”,两篇教案均获三等奖,当时对于这个结果很是不服气,于是不放过刊登的每一篇优秀教案和每一篇评委撰写的参评感想,认真研读并从中寻找答案,从开始的口服、心服到最终的佩服,感想颇多,自我感觉也正是那次参赛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的新赛道!

2013年看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组织“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的消息时,恰逢那段时间忙于主持申报省级课题,于是就又犯了一个惯性思维的错误,瞟了一眼没加思考当即复印了十多份,鼓励课题组的同事们参赛,把“教学案例”想当然地认为是时隔八年又一次的“课时计划(教案)”评比,结果可想而知!事后,懊悔之余又一次从头再来,和六年前一样,笔者决定认真地看刊登在“一线话题”栏目上的每一篇获奖案例和对应的点评,果然收获多多。此次经历又给笔者补上了深刻、生动的一课,也最终让笔者厘清了教案、案例的区别和概念界定。

有幸提前看到了杨维山老师《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关怀》案例,一口气读完后,一句歌词即刻闪现在眼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杨老师的耐心、细心、爱心,为人师的责任心深深感动了我。“平凡的才最让人感动!”杨老师和吴洪秀全的故事触动了笔者心底最柔然的神经。所谓教学相长,可能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影响和教育着我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或多或少遇到过类似的学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是处理过就算了,没有对学生进行后续的跟踪、守护,没有对此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总结继而最终形成文字,让自己失去了一次次绝好的剖析、提炼、提升的机会,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一线教师来说恰恰是最有新意、最有价值的微课题!

反复拜读了杨老师的案例和反思,心从不知不觉为吴洪秀全揪着到慢慢放下来,能感受到杨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手段以及内心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在对待吴洪秀全的问题上,杨老师的处理方式从停止阻拦——狠狠批评——不管不顾(放弃)——继续上课——主动找班主任交流——家访,全面了解吴洪秀全成长的环境和背景,方知吴洪秀全一次次地举起拳头对准自己的同学是对简单粗暴的家教发出的无声抗议,以这个年龄少有的这种极端的方式试图唤醒教师和亲人对他的注意和爱护。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问题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时间不断反复的过程,有好转后一旦放松不管不顾,定会反弹,所以,吴洪秀全始终没出杨老师的视线,“爱如空谷回声!”杨老师换位思考,不断检讨、反思自己,最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放大优点,赏识鼓励,以自己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方式促进着彼此成长!

吴洪秀全是幸运的,遇到了杨维山老师,“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都是希望!”杨老师看似无意实则有意让吴洪秀全担当自己的教学助手,帮助领、送器材,帮其他学生捡实心球、收发跳绳、整理体操垫.....小心呵护着孩子的内心世界;吴洪秀全也在慢慢地、一点一滴地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从一次次对其他学生举起拳头到帮助教师、同伴完成教学任务,还在家里养起了小宠物,在这一收一发的过程中,在师生一来一往的“过招”中,吴洪秀全也在“华丽蜕变”,遵守纪律了,成绩提高了,更加阳光、健康、开朗、帅气了!

吴洪秀全是幸运的,杨老师是幸福的!愿更多的吴洪秀全能遇到像杨维山一样的教师!

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愿每一片树叶在师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杨维洪秀全教案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洪秀全为何承认“下凡”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近代早期先进人士的复兴中国梦之路
An Exploration of Self—Concept, Parent Education, Parent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 Study Habits and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由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资政新篇》评价内容引发的思考
洪秀全宗教思想对太平天国的影响
An Exploration of Self—Concept, Parent Education, Parent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 Study Habits and Achievement of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