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以一节立定跳远课为例

2014-05-11邱谦浙江省泰顺县实验中学3255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收腹体操落地

邱谦 (浙江省泰顺县实验中学,325500)

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以一节立定跳远课为例

邱谦 (浙江省泰顺县实验中学,325500)

案例研析

学习者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发展各不相同,他们在学习起点、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的快慢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关注每一位学习者,在保证教育面向全体学习者的同时展开差异性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本文旨在通过一节立定跳远的具体案例来说明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差异性教学是如何展开的,以期和体育工作者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学习。

一、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原理分析

立定跳远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很多地区体育中考的测试内容。它能够发展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要求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还需要一定的灵巧性。立定跳远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等几个关键环节,要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力量是基础,起跳之前的预摆和蹬地是关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也各有差异,诸如蹬地角度小、展体不充分、收腹不够、小腿未前伸、落地不稳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去克服这些潜在的障碍,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去挑战自我。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身体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变化涉及到速度、方向、位移、运动轨迹等因素的改变,立定跳远是人体在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上进行的位移变化,需要通过蹬地的力量来提高起跳速度,还要有一定高度的腾空和有一定远度的位移。

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在对立定跳远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时,可以考虑从动作的高度、远度、准确度等方面入手。由于这些因素都是学生无法通过视觉感知到的,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课中,如果只是单纯给予学生语言提示或讲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案例借助小垫子进行练习的优点在于,通过远度、高度等的变化,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任务,不仅可以将这些因素转化为学生可以观察和理解的运动场景,而且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达成教学目标。

二、差异性教学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实施

1.起跳技术。设计意图和练习提示:部分学生在起跳动作中,容易出现蹬地不充分、起跳角度过小而导致跳不高、跳不远的问题,可以在距离起跳线0.1~0.2m处按照“前高后低”的方法,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摆放不同起跳高度和远度的垫子(见图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置标志物,让学生能够感知到具体的任务,保证在跳过垫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蹬地发力往前上方跳。在教学组织上,可以打破传统的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挑战,使学生能够进行多种不同难度的体验。通过这种潜在的差异性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男生会对任务充满新鲜感和富有自信心,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高出他们实际能力的任务;与之相反的是,多数女生起初会因为对摆放的体操垫充满恐惧感,甚至不敢跳过去而选择低于她们能力的任务。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任务的达成情况来解决。如果选择高层次的任务完成不了,就要返回到低一层次练习;若是能够连续完成自己所选层次的任务三次以上,就进入更高一层次挑战。

2.腾空技术的练习。设计意图和提示:腾空技术是整个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的关键,在这一技术的学习中,多数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做不出空中收腹的动作或是收腹不够,导致腾空高度不够、腾空时间短、落地快。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收腹举腿来增加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可以将体操垫按照“两边低中间高”的方法来摆放(见图2),可以将起跳时摆放的体操垫往前移0.2~0.3m,或者往后0.2~0.3m划一条新的起跳线;后面摆放的垫子是增加一个远度的设置,让学生在有意识地收腹之后能够积极地将腿前伸。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差、动作协调性不好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摆放不同高度的体操垫,让学生站在体操垫上往前跳下,体会腾空的感觉,在前方划几条不同远度的线,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踩线,目的是提高起跳的准确度,实现起跳和腾空的结合。具体教学组织和练习要求同前。

图1 差异性教学的起跳示例

图2 差异性教学腾空示例

3.落地技术的练习。准确的落地技术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落地时双腿要积极前伸,以增加跳的远度,双脚要同时落地,脚后跟先着地,过渡到脚掌的同时屈膝缓冲,一方面可以保护身体免受伤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身体因重心不稳而后倒的情况。在这一技术环节中,学生容易出现往前伸腿不充分、脚掌先着地、双脚不是同时着地、身体重心不稳等错误动作,采用“前低后高”的方法摆放体操垫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见图3)。将体操垫的高度控制在0.2~0.4m,远度可以视练习情况来进行调整,教学组织同前。对于身体素质相对男生差、胆子也比较小的女生来说,可以采取“从低往高”跳的方法,在起跳线前方1~1.8m处,摆放折叠起来的不同高度或远度的体操垫,要求起跳后双脚要准确地落在体操垫上,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体会落地动作的同时还能提高落地的准确度。组织方式同前。

4.完整动作的挑战。在上文中提到的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中,学生已经对各个环节有了一些体验和认识,可以对完整的技术动作进行学习。此外,对本节课内容的完成情况和练习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远度的测量。在这一环节,同样可以利用体操垫来设置远度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挑战(见图4),组织方法同前。相对于划有等级线的练习而言,这种情境设置的优点在于学生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完成任务,而且成就感会更高。为了避免碰到体操垫,学生们在落地之后会有意识地将身体往前;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也会增强,为了能向更高一个层次挑战,他们练习积极性很高。此外,教师也可以很容易了解到学生处在什么样的水平,以便于有针对性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教学指导,保证能够关注到每一名学生。

图3 差异性教学落地示例

图4 自我挑战情境设置

三、教学启示和反思

1.教学要立足于全体学生是教育之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课堂之基,在满足全体学生需求的前提下展开差异性教学是教育改革之需。体育工作者要敢于尝试,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确保课堂效率最大化。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各有不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体育教学中差异性的展开可以在对技术动作分析的基础上,从动作所包含的各要素出发(如远度、高度、弧度、时间、速度、准确度、力度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能够让学生感知到的运动情境,增强学生的动作体验。

3.教学情境的设置要遵循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还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式、情感体验等心理因素上的差异,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应有所不同。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24.

[2]Caple,S.Learning to Teach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Secondary School:A Companion to School Experience[M].London:Routledge,1997.

[3][美]戴安·荷克思.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修内容教师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收腹体操落地
瘦肚子的走路法
瘦肚子的走路法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使用收腹带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午后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