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保障,强化体能—由案例谈技能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体能

2014-05-11穆乃国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球跳绳篮球

有效保障,强化体能—由案例谈技能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体能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体育名师团队

主持人:姜建明 吕兵文 毕建强

成 员:徐晓东 吕晓鹏 王方超 姜洪良 刘 萍研讨话题:技能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练习

研讨网址:

http://bbs.sports.edu.cn/viewthread.php?tid=6325& extra=page%3D1草根争鸣

技能学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技能教学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学生练习密度低、运动负荷小的情况,影响学生体能的发展,如何在技能教学中强化学生体能,笔者结合案例谈几点见解。

一、内容保障—上下衔接

案例:教师A在篮球运球课上,在学生掌握技术后,安排了“耐久跑”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掌握高低运球技术后,把篮球回收入筐,让学生沿着球场上的“线”进行8~10分钟的定时跑。

分析:从案例中体能练习内容的选择来看,是想加强学生的耐力素质。耐力素质也是学习与运用篮球运球所需要的体能。但笔者认为,在本节课体能练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出现了与主教材“脱节”的现象,主教材是“篮球运球”,但体能练习却是“定时跑”,这造成课堂内容上下“脱节”、衔接不紧密的状况。

对策:每一个教材的体能练习都包含很多内容,教师首先要梳理出教材可能包含的体能练习,然后择优选取,使所选内容既能促进、完善、提高已学技能,又能以增强体质的目的。

如上述案例中,在学生掌握了运球技术后,再进行8~10分钟定时跑时,假如让学生进行篮球运球接力赛等,既改进和提高所学技能,又发展了耐力素质,同时也使课堂各个环节体现了环环紧扣的原则,效果会更好。

二、时间保障—促技增体

案例:教师B在立定跳远教学中,体能练习内容为“单、双足跳跃接力”。目的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教师组织学生分成4组,首先利用场地的小体操垫、藤圈、接力棒、跳绳等器材,各组自行设计游戏,接下来进行4种器材组合的障碍跳跃竞赛。从整个场面来看,课堂讨论气氛活跃,每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设计出了很多新颖、可用的游戏,但在真正进行实践时,时间已经不多,只快速进行了1次练习就结束了。

分析:要强化学生体能,关键要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否则,很难达到健身的目的。从案例来看,教师B采用了游戏教学,这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有积极作用,但问题是,学生在研究、讨论、布置场地等方面用时过多,真正参与实践的时间却少之又少,试想只有理论,没有亲身实践的活动,怎能有效强化学生的体能?

对策:在技能学习后,强化体能练习时间有限,一般为5~10分钟。因此,要提高练习效率、强化学生体能,必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练习时间。

上述案例中,假如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进行一些单足、双足跳接力;利用学生手中的跳绳进行计时跳绳、跳绳跑、跳绳接力;利用小体操垫进行横放、竖放、折叠等跳跃接力,这样既做到了一物多用,又能提升学生的下肢力量,强化了体能,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三、方法保障—遵循规律

案例:教师C在篮球运球第一次课上,体能练习内容为“运球接力游戏”。目的是巩固技术,发展速度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但笔者观察到,在游戏过程中,因学生刚刚学习运球技术,对技术还不能熟练运用,由此出现了学生丢球、抱球跑等动作不规范的现象。

分析:在此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主教材的专项游戏,期望通过游戏达到激发兴趣、巩固技术和发展速度能力的目的。从设计来看,教师的初衷值得借鉴,但学生的运球技术尚处于粗略掌握阶段,对运球技术还达不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此时,进行运球接力游戏,大多数学生为了求快、求胜,出现了种种犯规动作,破坏了刚学过的运球技术,对技术的提升出现了抑制作用。

对策:从案例分析来看,在学生对某项技术动作处于初步掌握阶段时,急于采用分组比赛游戏,不但起不到巩固、提高所学技术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出现过多错误动作。因此,在强化学生体能时,要依据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情况而设定和选择内容。1.在技术熟练运用后,可采用专项游戏强化体能;2.技术未掌握,不能熟练运用时,尽量少采用专项游戏、少采用竞赛的形式,避免出现只注重体能强化,却抹杀技术掌握的现象。

如案例中,在强化体能方面,教师可安排以下练习内容:行进间运球走直线或曲线、行进间运球打点等。

——穆乃国(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徐家庄中心学校,256116)整理

猜你喜欢

运球跳绳篮球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快乐篮球进山乡
学跳绳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跳绳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NO.10 跳绳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